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如果統一成一個國家會怎樣?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從1757年到1947年都屬於受英國殖民統治長達190年的印度。只有首先了解三國是如何分立的,才能判斷這個假設能否成立。

英屬印度的行政區劃由11個直轄省和565個相對獨立的土邦組成。在印度人民爭取民族自治和獨立的鬥爭中,有兩名領導人:甘地和真納。以印度教徒為主的“印度國民大會黨”(通稱“國大黨”)領袖甘地主張建立統一的印度,並將統一語言文字、民族感情、民族團結,視為統一印度的三個階梯。而“穆斯林聯盟”領袖真納主張建立獨立的伊斯蘭教國家“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源於波斯語,意為“聖潔的土地”或“清真之國”)。

1946年6月,印度國大黨取得了執政權,穆斯林聯盟對此極度不滿,拒絕參加政府,決意建立巴基斯坦。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隨之互相殘殺,內戰一觸即發。在這一歷史背景下,英國最後一任總督蒙巴頓到達印度,於1947年6月3日提出了“印巴分治方案”(通稱“蒙巴頓方案”):(1)英屬印度根據居民及其宗教信仰分成均作為自治領的印度斯坦和巴基斯坦國家;(2)巴基斯坦由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構成;(3)各土邦可選擇加入印、巴任何一個自治領;也可保持同英國的關係而不享有自治領地位。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宣告成立。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也宣告成立。兩國均留在英聯邦。

但是,“蒙巴頓方案”留下了一個隱患:克什米爾問題。克什米爾全稱是查謨-克什米爾,曾經是印度第二大土邦,總面積約19萬平方公里,人口約700萬,77%的居民是穆斯林,20%是印度教徒,還有少數喇嘛教徒和錫克教徒。

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大君、印度教徒哈利·辛格陷入於兩難境地:如果加入印度,穆斯林佔多數的民眾不答應,如果加入巴基斯坦,作為印度教徒,他的地位難保。因此,他選擇兩邊都不加入,繼續保持同英國的關係。但是,這一決定遭到穆斯林反對,引發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沖突。1947年10月26日,克什米爾大君決定加入印度。第二天,印度宣佈“接受克什米爾邦加入印度自治領的要求。”10月30日,巴基斯坦政府聲明,強調克什米爾邦加入印度是“基於欺騙和暴力,因此是不能承認的”,隨後進軍克什米爾,第一次印巴戰爭因此爆發。最後,在聯合國斡旋下,雙方按軍隊實際控制區域劃分,將克什米爾劃分為印度佔3/5的“印控克什米爾”和巴基斯坦佔2/5的“巴控克什米爾”。

1964年12月,印度政府決定將印控克什米爾地區作為一個邦併入印度,引起當地居民騷亂和與巴基斯坦的衝突,第二次印巴戰爭爆發。1966年1月,雙方在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簽署了《塔什干宣言》。但是,衝突並未平息。

第三次印巴戰爭發生於1971年11月至1971年12月。這場戰爭的結果是作為“東巴基斯坦”的孟加拉國宣告成立。前面談到,1947年印巴分治時,巴基斯坦由位於印度東西兩側的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構成。西巴基斯坦始終掌握中央政權並打壓東巴基斯坦政治勢力。1971年3月,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 汗宣佈取締東巴基斯坦由拉赫曼領導的人民聯盟,致使其大批成員逃亡印度,並在印度加爾各答成立了“孟加拉人民共和國政府”。1971年11月21日,印度軍隊打著“孟加拉人民解放軍”的旗號大舉入侵東巴基斯坦,引發了第三次印巴戰爭。12月16日,印度軍隊攻佔了東巴基斯坦的政治中心達卡,孟加拉國臨時政府隨後從加爾各答遷往達卡。1972年1月,孟加拉國正式宣告成立。1974年2月,巴基斯坦也宣佈承認孟加拉國。

瞭解了南亞次大陸三國的這段歷史,以及迄今克什米爾印巴仍衝突不斷的現狀,我們當不難判斷,這三個國家會不會重新“統一成一個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