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一個村的改革開放「奮鬥史」,爲什麼讓費孝通都題詞點讚?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這幾天實在有點熱,不少居民拋棄空調房,青睞於這個天然納涼地——蘇州“四角山水”之一的三角嘴溼地公園。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鳥語花香作伴,在這裡健身、呼吸清新空氣、納涼、觀落日餘暉……積極、健康、歡樂、幸福是這兒的主題。

寬闊的健身步道,沒事兒走上一圈,又健身,心情還舒暢。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可你知道嗎?這個“公園裡的小確幸”此前其實是一片魚塘,經過多年的蛻變,才有瞭如今這番模樣。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原占上村魚塘,現為三角嘴溼地公園一部分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讓我們把思緒拉回若干年前——黃橋街道占上村原有耕地984畝,魚池330畝,歷代以農漁為主。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當相城還是“吳縣”的時候,鄉鎮企業曾為當地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他們率先嶄露頭角,帶著鮮明的時代印記,創造了不俗的成績。

為了重溫這段歷史並永久記錄,小編特地跟相城區檔案館的小夥伴跑了一趟黃橋街道占上村,透過檔案開啟了記憶之門:這裡的每樣“老物件”都讓人好奇不已,生怕錯過了一個細節。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為了給大家最真實的還原故事本身,小編和相城區檔案館還特地拜訪了一位改革開放浪潮的“見證者”、鄉鎮企業發展的“領軍者”——沈長生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沈長生

沈長生在1988年獲“吳縣勞動模範”稱號,1990年被評為吳縣優秀共產黨員、縣級勞動模範、蘇州市勞動模範,1991年被評為蘇州市“興吳獎”先進個人、江蘇省勞動模範。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沈長生任職占上村村支書期間,主要致力於創辦和發展集體企業。20世紀80年代初期,在他的帶領下,開辦上海無線電二廠吳縣分廠、吳縣線路板廠等企業,並且成為占上村經濟的主要產業。如今沈長生雖然已經退休,但每週二仍準時開展老書記“開診問診”活動,風雨無阻。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要拉開這扇回憶的大門了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01

萬事開頭難

萬事開頭難,鄉鎮企業發展第一步的啟動資金捉襟見肘,但這一切都不能嚇退創業者的決心。

這時候,村民們的眾志成城為難題打開了一道豁口。整整三年,三年裡,村民沒有收取一分一毫的工資,全部留作鄉鎮企業的起步資金。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1968年,該村第一家鞋墊廠正式創辦,占上村的鄉鎮企業發展之路便從這裡起步,分包到每家每戶,一切都逐漸有了起色,繼後開辦線路板廠、塑料廠、中美蠟廠。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鞋墊廠明細賬

02

步入經濟發展快車道

你知道上海無線電二廠的“紅燈牌”收音機嗎?

幾十年前,在那段電視機尚未普及,沒有遊戲機也沒有互聯網的歲月裡,只有"紅燈牌"收音機陪伴著人們度過了無數個日日夜夜——母親織著絨線聽著收音機裡的彈彈唱唱、父親泡上一杯清茶,閉目聽一段廣播書場;而孩子們一放學就圍坐在收音機周圍,聽"小喇叭"、聽"百靈鳥"。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買收音機,成了當時的一種時尚,結婚三大件,它也名列其中。紅燈牌頓時緊俏起來,要排上很長的隊伍憑票購買。

占上村自鞋墊廠以來,積累了一定的基礎和口碑,村裡尋思:要是能在“紅燈牌”收音機市場上也佔有一席之地那就好了。

上天不負有心人,村裡的實力和誠意最終促成了“上海無線電二廠吳縣分廠”的成立。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一條完整的生產流水線“搬到”了占上村,分廠生產的紅燈牌收錄機暢銷全國,甚至遠銷俄羅斯。一時發展得紅紅火火、有聲有色,最高銷售額曾突破1億元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20世紀80年代初期,上海無線電二廠吳縣分廠、吳縣線路板廠、吳縣塑料電鍍廠,成為了占上村經濟的三大主產業,經濟發展水平也走到了吳縣前列。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1986年10月9日,馬達加斯加議會代表團會長攜夫人來占上村考察。

1987年6月9日,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費孝通考察占上村辦工業,並親筆題詞:“村辦工業先鋒,集體致富榜樣”。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費孝通題詞,現掛於占上村“老書記工作室”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1987年6月9日,時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費孝通(右3),由時任蘇州市委副書記林瑞章等陪同來占上村考察。

03

迎難而上 實幹興邦

發展總不會一直順風順。在後期,羈絆重重,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鄉鎮企業的原料供給嚴重不保障,這可如何是好?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沈書記想出了一計,“冒險集齊”村裡24頭豬,變賣為豬肉後拿去上海的工廠置換原料,企業發展荊棘才得到了暫時緩解,但因此,沈書記被停職了一年。

經歷了起起落落,困難時承受非議和壓力,但占上村的鄉鎮企業總能迎難而上,以“踏遍千山萬水闖市場、吃盡千辛萬苦辦企業、歷經千難萬險謀發展”的精神,不斷創造著發展奇蹟。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04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經濟發展了,生活富裕了

房子敞亮了,道路變寬了

……

村裡居民的生活逐漸改善起來

畢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用水

打開龍頭,涓涓清水隨時可取,再也不用從旱井裡一桶一桶地提水了。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自來水是再正常、再普通不過的存在了。

可是幾十年前,養活大夥的多是“土旱井”和井臺,水質渾濁還多有異味。經濟條件好了一點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決用水問題。

占上村挖了一口100多米的深水井,再將管子鋪設到每家每戶,深井裡出來的水吃起來似乎都分外的甘甜可口。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通訊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出門前絕不能忘記帶的一樣東西變成了手機,它的普及讓彼此之間的聯繫變得隨時隨地且隨心所欲了,社會也變得越來越簡單快捷。

但是以前沒有電話的年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長。大多時候,人們還是靠捎話、書信、電報聯繫。魚雁往來,紙短情長。

後來,通信的頻率變快了,占上村決定架設電話線,接到每家每戶裡。電話在手,一切方便,生活就這樣豐富多彩起來。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交通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思路決定出路,占上村公路由窄變寬,由坎坷變平坦。

路通了,不論是孩子們外出學習,村民外出打工,還是商業雙向來往,一切都便利多了,脫貧致富的新思路也隨著這條路走進了村民心裡。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教育

當初的物質條件很苦,但生活的主題卻不能少了學業。

1977年,停止了10年的全國高考恢復,占上村也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村裡特地開辦了高中複習班,青年們可以每3個月切換一次角色,學生or上班族。其中,就有5名學生成功考取了東南大學,而他們讀大學的費用也全部是由村裡承擔。

此外,村裡開辦幼兒園和小學,村裡以及周邊村的孩子都可以來此學習;為優秀青年職工提供出國培訓的機會;免費提供去往蘇州火車站的大巴……占上村的知識分子在這裡重新感受到了曙光的照耀。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收入

收入是生存之本,是民生之源,也是百姓感受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實現公平收入分配,占上村是這麼做的:年底,村委會領導會根據個人貢獻大小決定一年的收入分配。除了將“蛋糕做大”,還要更多地分到百姓手裡、分到有貢獻的勞動者手裡,真正體現“多勞多得”。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占上村村民建造的別墅

……

從飽受爭議、頑強成長

到創造“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輝煌

占上村在發展鄉鎮企業上

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如今,整裝再出發

堅持規劃引領,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黃橋的這個村子

是不少相城鄉鎮發展的一個縮影

新時代裡,它們亦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相城一个村的改革开放“奋斗史”,为什么让费孝通都题词点赞?

資料:相城區檔案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