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炒股修煉祕籍,你值得擁有,看懂的請轉給下一個人!

能賺能守,才是贏家。底部讓一點,頭部讓一點,中間多吃一點,操作就是這樣。 做股票:一、工具要單純;二、想法要單純。短線操作靠等待,長線佈局靠忍耐。

買進的方式有兩種,逢低接,轉強買,本人操作法屬於後者。

股票到了高檔,不知道要跑,到最後肯定是白忙一場,紙上富貴而已。會買是徒弟,會賣才是師父。回檔就是找買點。多空一線間,上漲就是看支撐。 進入這個市場,就一定要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上漲找支撐,下跌找壓力,不要弄錯這個趨勢操作的大原則,操作功力肯定可以大幅提升。每個人都要有一套自己心中的操作法,不要人云亦云。怎樣獲利了結?當你滿意的時候就可以走了。以操作來說,個人有個人的操作機制,很難說出好壞。只要合於你的操作循環和個性即可。簡單的方式是:你用什麼方法進,就用什麼方法出,當你買進的理由消失時,就是很好的出場時機。

瞄準勝率大於70%的時機,有時候一個月出手一次也很夠了。獵人不會看到飛鳥就舉槍射擊,他會把有限的子彈慢慢瞄準,然後,一槍命中。

股票漲跌的浪是主力造的,沒有主力就沒有大的漲跌, 沒有主力,再好的題材,再好的概念,再多的理由,一樣是一潭死水。前進股市第一個思路,就是要知道無風不起浪,浪是莊家主力造的,沒有當莊的主力就不容易有波動,你要想在股市獲利,就要與莊家共舞與主力同進退。思路理清了嗎?多頭的浪?空頭的浪?與大勢同步的莊就是好莊。多頭的浪:一高高過一高,低點不破前低。空頭的浪:一低低於一低,高點不過前高。跌深會反彈,漲多會回檔,這是股價的慣性,整理有時間整理和空間整理

帶頭的浪先行跟隨的浪後至。看盤要先看大盤,再看板塊,最後才挑個股

知道如何等待,才是股市成功的秘訣,“未贏先想輸”是我們祖先留下的高度智能,看得懂的時候就進場,看不懂的時候就觀望,觀望也是一種策略

還沒有一套讓你有信心的操作模式,你預設了太多的立場,阻礙了在買點出現時沒有勇氣進場,賣點出現時也沒有勇氣出場,錯過好的買賣點後心理掙扎,要不要進出場,這兩點其實是散戶之所以為散戶的通病,改善之道唯有定法、定心而已,定法,為自己找到一種固定的執行方法;定心,看到方法中的買賣點出現,立刻閉著眼睛執行。操作股票不必預設立場,也不要自認非凡能預知高低點,完全依法定法定點操作,就是贏家。

光會看如何是買點、如何是賣點還是不夠的,心態的鍛鍊才是散戶投資人最欠缺的,散戶欠缺的是殺手的本質,心性不夠殘忍,該買時不敢買,該殺的時候又遲疑,該抱的時候也沒有堅持。

貪做、貪短、兵家所忌。

能掌握一天行情就可成為贏家,掌握三天行情即可致富看好後買進,買進後就休息,等待賣點,賣出後又休息,等待買點。多頭時做多,空頭時做空,箱型整理時,可以少量高出低進,短線應對。 “不看盤的人賺最多”

k線的浪頭是轉折的起點,每天選五檔浪做預備,符合切入標準就勇敢進場,進場三天內,你可以知道莊家要不要造浪,有沒有出現莊家都守不住的點,出現了,你就趕快跑,沒出現就是續抱,如果一直都不動,也不必和他耗,反正隨時有預備的股票可以替入。

其實,談的最多的就是均線,也就是控盤線,操作上主要的依據也是控盤線,如果你想在市場上輕鬆操作,均線是你必須用心去挖掘鑽研的一門功課

簡單的使用“市場動力哲學”規則,等待價格突破前一天的高點,在這種有利的情況之下才會下單,因為這是最省時間的下單選擇方式,也是最可能買在發動點的方式。開盤價突破昨日高點,可能暗示當天或以後數天交易的動向, 尤其以在利多或利空消息報導後為然。

成功的操盤手能夠在買賣中把握當下,不受情緒影響。

記住,如果你的股票已出現,或早已出現了空頭的浪頭,要快刀斬亂麻,先走再說,留著青山在,永遠有材燒。所見聽消息作股票的剛開始或許會有點甜頭,但最後也都死於消息,短線的操作者最後也都死於短線,真正在股票上賺得到大錢,大半是依技術面波段操作

浪頭抓到了,也快速的脫離了成本區,接著就是線不轉單不轉的輕鬆控盤。操作與分析的基本素養中最重要的兩句話,就是“利潤的創造,在於行情的掌握;風險的規避,在於概率的分析。”

錢,是往上推的力量;股票,是往下壓的力量。

紅K線是用銀子畫出來的,黑K線是用股票打下來的。(注意:亞洲股市紅綠之意與美股相反!)一般來說,可以介入的時機點有兩種:一是賣力竭盡之時--低接,一是買力展現之時--追進。起浪的源頭是一根紅k,紅k的高點要比前一天高,低點要比前一天低,這是搶浪頭的基本本領。

量、價、指針、型態、類股強弱、盤中走勢,都是我選股考慮的要件。

股話有云:漲三不追,已經漲了四天的盤,你想還有多少空間?有多少力道?有規劃,但不預期,這是操盤原則。先要會看浪才能乘風踏浪,逍遙自在。 要看多,過近期高給我看,浪翻多,我一定踏浪而行,絕不和莊家對做。你可以去預測將會翻多,但我卻要看到他“真正”的翻多,第一浪沒乘上也死不了人,因為有第一浪必然會再掀起千層浪,而且浪會愈來愈兇,愈來愈猛,那才能享受真正踏浪了的快感。每一條均線為一匹馬,如果往上跑的馬多,馬力自然大,跑起來快又穩。

定心、定法、依法,自然操作無礙。定法,簡單的說,你學了很多方式之後,想辦法把它融合為一種簡單,而且合於你操作週期的公式。包括,如何切入?如何抱著不動?停損點?獲利點?定心,簡單的說,就是隻注意自己的股票有沒有買賣點,然後,依法執行,不理其它。操盤手最重要的是盤中的應變能力,而不是行情的預測。

利用時間,花點精神學習一套操作方法,將是一生中受用無窮的技能。有一套符合自己的操作模式之後,你將會發現,原來你擁有一口會自動出泉的井,那將是人生一大樂事。看得懂的時候就進場,看不懂的時候就觀望,觀望也是一種策略。


最難的功夫——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成功的交易者總是張著兩隻眼,一隻望著市場,一隻永遠望著自己。任何時候,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校正自己,永遠比觀察市場重要。向控制自己下功夫!心理控制、行為控制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只要能過這一關,就成功一半了,這點做不到,其他部分做的再好都沒用。要成功首先要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為。做不到這一點,無人能幫你。也不可能邁出這最後半步。知和行的問題。我話說重一點:實際上還是一知半解的原因。無知,無謂行;一知半解,難行;真知(跟市場儘量融為一體,以自己的視角讀懂市場),易行。

拿不住單,從市場的角度看,是對市場趨勢的發展過程細節波動理解不深刻造成的。如果中間趨勢的發展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中,那還有什麼拿不牢的?在市場有利的時候,你必須學會習慣於獲利,這是區別交易者是否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假設你的成本是8元,市場價格現在是80元,但是仍然低於其本身的價值,你是否會堅定地持有?很多的交易者在獲利的時候惴惴不安,而虧損的時候卻心安理得,這樣如何能夠長期穩定的獲利?向控制自己下功夫!對賠錢的恐慌常使人違背原則,具體表現是經常止損割肉,頻繁交易。

追求做得正確比老想著賺錢賠錢更重要!長線交易完全不同,如果說短線交易者是藝術家,則長線交易者就是工程師。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充滿興奮和激.情,而工程師進行工程卻充滿艱辛和挑戰,因為工程需要長期努力,中途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長線交易更注重理性,而不是激情。長線交易理論上更適合廣大投資者,因為他注重理性,但也正是因為他太理性和客觀,就會失去每日交易的興奮,形成一種孤獨和更需要忍耐力的交易行為,有點象苦行僧,這種清苦讓很多人重新加入到短線交易行列中去。長線交易追逐趨勢,認為趨勢是自己唯一的真正的朋友,是自己利潤的來源,他不重視價格的日內波動,認為價格的日內波動幾乎和自己沒有關係,這也會讓人覺得你麻木不仁,甚至象個傻子,他也不重視第二天行情會怎麼走,他只重視趨勢是否結束。長線交易者持倉的忍耐力絕非一般投資者所能理解,也非一般投資者所能承受。市場有一種誤解,認為長線交易者之所以能夠長期持倉是因為他能預測到市場的趨勢和終點所以才能放心長期持有!這真是一個天大的誤解!其實長線交易者跟你一樣不知道市場的未來走勢,他只是遵守紀律跟蹤趨勢。守紀律長期持倉要忍受常人不好理解的痛苦,可以說長線獲利就是漫長的市場折磨所換來的!

痛苦1:市場的大幅波動可以輕鬆地吃掉原有持倉的大部分利潤,最難以忍受的是這種回折往往還是你認為確實要發生的,也就是說你眼睜睜地看到利潤回去,這就如有人在你有準備的情況下搶走你的錢一樣,這種痛苦你理解嗎?你能接受嗎?

痛苦2:長線交易者要放棄很多認為必然有把握的獲利機會而換取長期利潤。

痛苦3:長線交易的機會較少,市場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震盪,震盪之中長線交易者有時一直在虧損,並且往往都是在持倉獲利的情況下轉為虧損的,這種折磨足以擊跨任何人!這些情況說起來容易真做起來會超出你想象的難!

痛苦4:長線交易最重要的是保持客觀和遵守紀律,在很多情況下要放棄你自己鮮活的思想和判斷,但結束一次成功的長線頭寸卻可以獲取令人羨慕的回報,這也是長線之所以令人嚮往的原因。

長線交易有一個最大的特點:虧小贏大,他不重視盈虧的次數比例,而重視盈虧的質量,這是他與短線交易的最本質區別。要做藝術家還是做工程師?要做長線還是做短線?這個選擇應該不是很難。想在股票市場賺大錢,持有股票的本領要下苦功去學,不管你是否有水平研究指數,是否有水平選擇股票,真正能使你賺到錢的真功夫就是如何持股。你在心靈和精神上似乎有很多負擔,對股票短期的漲跌過於敏感。其實是你的腦子裡有很多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實踐證明的就已經接受下來的主觀成見。長線持股的關鍵是誠實面對自己,努力消除心靈深處的那些交易障礙,最終開放自己,解放自己。你的心理障礙有哪些?很多人不重視或不好理解:美國交易鉅子查理·丹尼斯每年95%的利潤來自5%的交易次數!如何解釋一下這樣的操作理念與結果?——其實,炒股,只是等待的藝術。"日勤用腦、貼心市場、手則少動"的藝術。不比別的,只比這個。


炒股其實也是一種修行!

人生苦在哪裡?不是苦在無錢,而是苦在妄心。炒股苦在哪裡?不是苦在虧錢,而是苦在不安心。想悟出股市之道,必須歷練心態。也即是修行.因為散戶的心態就是影響你盈利的大敵,或者說是心魔.這個心魔存在於每個股民的心中,那就是貪婪與恐懼,散戶總是在應當貪婪的時候恐懼,而在應該恐懼的時候貪婪,多數主力則恰恰相反,因為他正是抓住散戶的這些弱點來賺錢的。因此你要在股市中歷練你的心,要從主力的角度去看待股價的漲跌,怎麼來歷練呢,就是要做到錢在股市之中,心在股市之外,這不是說你買完股票就不管了,前提是你要選對了好股,看對了趨勢,那麼每日的漲跌,暫時的盈虧,就是對你的歷煉,當你知道你帳戶上暫時的虧損就是主力的洗盤時,你還會恐懼急於割肉嗎?當你知道你的帳戶上的盈利達到最高的時候是主力在出貨時,你還會狂喜捂股嗎?所以說炒股就是煉心,煉心怎麼來煉,就是要把心態煉成主力的心態,當你的心態平和了,不會因股價的暫時的漲跌而影響你的心態的時候,能讓貪婪與恐懼成為你的朋友在恰當的時候出現的時候。你就到了另一個境界:漲固欣然跌亦喜,心是活潑的,自在光明的。不會因為一時的漲跌而心動,因為你知道這個股價漲跌的背後意味著什麼。你也就會從容的作出正確的選擇。佛法佛理的教誨使許多投資者在股票投資中深受其益,其中自己感受特別深的又有這樣三點。

其一:平常心是道。做股票其實也是應該持平常心,不要刻意去追求,遵循股市的規律,遵照自己摸索出來的適合自己性情的運作習慣,不要去打探傳聞,不要去尋找包賺不賠或百戰百勝的技巧和手段,或者去借錢炒股,放大信用炒股,痴想幾天就抱個金娃娃。平常心就是隨喜隨緣隨心,高了就拋,低了就買,有賺就賺,看不清就不買不賺;不羨慕別人的好運好彩,四處抓黑馬,結果使自己東買西拋,追高殺低,進退失據;不要把炒股當職業,不與別人比,不與過去比,不與高點比,不與曾經有過的輝煌比,平平常常,安安逸逸,輕輕鬆鬆。卻在平常之中看到行情的變化,在無慾之中對待漲跌贏虧。

其二,熄滅貪目真痴。佛教有詩偈,貪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股票市場尤需戒貪目真等妄想之心。許多人炒股票叫心煩,叫意亂,又愛又恨,說炒股票苦,苦在哪裡?就是苦在有心魔,苦在貪瞋二字。貪即貪戀,漲了還想漲,賺了還想賺,名曰拼搏,實為不知足。從8元漲到14元,拋了,又看漲到18元,追進去,40元拋出,60元又追,80元也追,120元還追,指望到200元,大家都知道這是隻什麼股票。回過頭想想,也覺得奇怪,自己迷失了根本,讓氣氛衝昏頭腦,讓貪戀迷糊心竅。這就是貪,過分追求。瞋,就是目真恚。一遇逆境或不如己意,就發怒、發恨、抱怨,不反省自己。拋了見漲,心裡不舒服,買了就套,心裡更不舒服,執著、堅持,卻不分析、不研究、不安心,任憑自己的思路去一意孤行,或者走極端,走向反面,去信傳聞、信專家、信玄學、信莊家、信一些深奧的分析方法、信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分析工具。結果是亂了自己的心境,迷失了自己的判斷。

其三,不追求園滿完善。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世間十全十美的事少有。所以佛學中說,殘缺也是美,殘缺是生命的本質,也是世界的實相。股票投資其實也是這樣,有格言說,“八成是神仙,”“不賣最高,不買最低,”“魚頭魚尾留給別人,”說的都是不要刻意去追求一種完美。買了漲的,又想要黑馬,騎上黑馬,要跑全程,跑了全程,又不願放過階段差價,這是許多人在股市的寫照。結果大多是高位未走,又從終點回到起點,心態反而被破壞。還有一些朋友,賺了高興,虧了傷心,口裡說,只想賺一點點,實際天天都在算帳,又賺了多少,資產達到幾位數,可以買車買房買電器。許多時候,算帳之時,就是大跌之前,十有八九靈驗,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和經歷。

這份炒股修煉秘籍,你值得擁有,看懂的請轉給下一個人!


交易贏錢的奧秘就是隻做十拿九穩的事情確定性法則

有 一個令無數交易者魂牽夢繞的字眼,叫“成功”;有一個令萬千追夢人日思夜想的目標,叫“致富”;有一個令芸芸眾生汲汲以求而往往終生不可得的境界,叫“自 由”。何謂“成功”?不同行業、不同世界觀和人生觀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對於金融交易者來說,成功就等同於“致富”加“自由”大約是沒有什麼疑問的。在交 易者看來,致富可以導致財務自由,而財務自由意味著可以免除體力勞苦的自由與免除腦力勞苦的自由。雖然財務自由並不完全等同於也不必然推導出終極意義上的 精神自由,但至少可以解決我們一生之中99%的煩惱。

那麼究竟如何才能獲致成功?掌握交易技術、提高交易水平固然是題中應有之義,但是還不 夠;成功地從事交易還必須恪守交易法則、執行正確的交易策略,且需深層次的交易哲學和心理學的支持與配合。實踐證明,我們應該設法提高勝率、擴大戰果、保 住盈利,通過兢兢業業地穩步積累從而在交易市場上站穩腳跟,而不是妄想通過孤注一擲達到快速致富的目的。欲速則不達,這是萬古不易的真理;而持續穩定盈 利,則是金融交易的最高境界。

鑑於此,我結合自己的實戰經驗,總結出兩條通向成功之路的重要交易法則確定性法則與穩健性法則,作為護佑交易者達致持續穩定盈利境界的兩大法寶。

確定性法則沒有絕對把握不動手 關於“確定性法則”,我把它概括為一句易懂易記的通俗的話,叫做“永遠只做十拿九穩的事情”,或“沒有絕對把握不動手”。

“絕 對把握”究竟是多大把握因人而異,這是個容易引起誤解的字眼在交易市場上固然沒有百分百保證贏利那回事,我所說的“絕對把握”只是個人的一種感覺,這顯然 需要過硬的交易技術和長期實戰經驗的積累。不同的交易者其“絕對把握”價值不同,差異之大有如天壤之別。市場才是唯一的客觀事實,作為一名交易者對行情的 判斷必須儘量貼近這一客觀事實;兩者的吻合程度越高,交易者得到的報償就越大。顯而易見,所謂的“高手”首先是指那些判斷行情正確率較高的人。當然,判斷 正確是一回事,執行正確是另一回事,這裡我們先討論前者。

不管哪一個交易者,只要他掌握了正確的交易技術,且具備豐富的交易經驗,肯定會對 行情有一種“感覺”,有時候這種感覺非常強烈,就形成了前面所謂的“絕對把握”,而有時候這種感覺又是模糊不清的。無論是誰,只要行情的性質是無趨勢的, 他都不可能有太大作為;而一旦出現趨勢行情,高手和低手的分野立判。高手都是靠趨勢吃飯的,他對行情的感覺和判斷本質上就是對多空力量強弱對比的感覺和判 斷。

反映在K線圖上,就體現為對下一交易日、下一交易周或下一交易月的K線形態的預測或者更簡單的說,是對下一交易日、下一交易周或下一交 易月將收陽線還是將收陰線的一種“猜測”。不要對“預測”或“猜測”這樣看似不太嚴謹的字眼有排斥感,一個人,無論他宣稱自己的哲學素養多麼高深,只要他 還是人類,他就無法做到不去“預測”;趨吉避凶本來就是人類無法擺脫且事實上無害的本能之一。實踐證明,“猜中”或“大致上猜中”行情的發展雖然困難但卻 是可行的,能做到這一點的人無疑具備了一項價值連城的本領,雖然這項本領還不足以保證他成為富豪。

相信每一位交易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某一 天拿起計算器,啟用對數運算,假定自己的起始資本為1萬元,每年盈利率50%,計算者驚奇地發現,只需12年的時間,這筆錢就將變為100萬元大大短於他 原先的估計;哪怕最不濟的,每年盈利率30%,那麼也僅需18年,這筆錢就將變為100萬元。這個數字遊戲還可以更加宏偉一些:假定自己的起始資本是10 萬元,每年盈利率50%,那麼只需17年之後,這筆錢就將變為1億元!哪怕最不濟的,每年盈利率30%,那麼也只需27年之後,這筆錢就將變為1億元!而 且從我們的實戰經驗來看,每年盈利50%似乎並不困難,30%則“完全可以達到”,那麼這樣一個看起來合情合理、有著嚴謹的數學邏輯支持的“複利之夢”為 什麼從來就沒有變為現實呢?

問題的答案並不複雜:是交易的虧損,是資金的倒退,嚴重削弱了“複利”的原子彈威力,並最終把原子彈變成了一枚 “啞彈”。但凡具備十年以上交易經驗的交易者,哪個沒有一點心得?之所以還在不斷賠錢,往往恰恰就是因為違背了“確定性法則”即在不適合交易的時候管不住 自己的手,做了大量不太有把握的交易。我可以作證,只要我在實戰中違背“確定性法則”,即從事那些不太有把握的交易,我一定會發生虧損,從不例外。每一次 的虧損,都會導致資產的倒退。而倒退,恰恰就是複利的大敵。“複利增長”固然是原子彈性質的,但是虧損造成的倒退同樣是原子彈性質的。就這樣,那些看似漫 不經心、可有可無的交易最終把“複利增長”這樣一個看上去簡單的事實漸漸變為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由此可見,比較準確地“猜中”甚至“連續猜中”行情並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在不太有把握的情況下剋制住自己“強行交易”的衝動!所謂“強行交易”,就是明知道沒有絕對把握,交易時機欠佳,卻偏偏去賭一把運氣。

用 一句通俗的話說,就是“有盈利的機會要交易,沒有盈利的機會創造機會也要交易”。時間就是金錢,勤勞總能致富,作為一名交易者怎麼可以閒著?閒著怎麼能夠 盈利?這類交易者太急於致富,哪怕讓資金空閒一分鐘對他來說都會產生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家人的罪惡感。對他們來說,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就是分秒必爭,絕不 讓資金閒置,並且一定要把最後的一兵一卒都投入戰鬥,以期發揮最大功效,美其名曰:“提高資金利用效率”。這類交易者顯然沒有理解金融交易這行與其它行業 的不同之處。在這行,“勤勞”並不意味著“收穫”。“勤奮研究”可以,但那是就腦力付出而言的,絕不是指勤動手。實踐證明:動手越勤、效果越差、距離成功 的目標越遠。

作為一名交易者,一定要養成這樣的習慣:一定要在看清楚、看明白了行情的方向和節奏,就像感受到交易品種的呼吸和心跳那樣看得 清楚明白,有了“絕對把握”的感覺時才動手!永遠不為那些失去的“機會”而後悔,堅持只做高勝算的交易,決不輕易向市場低頭以委曲求全……只要你長期堅持 這樣做,其餘時間置身場外,袖手旁觀,你的交易績效一定會大為提高!當然,一直這麼做下去是枯燥的,你會因此喪失許多的交易“樂趣”。但從長期來看,賬戶 市值的變化將證明這麼做是值得的。確定性法則不只對新手有用,對減少那些“交易狂”型老手的交易次數,抑制其頻繁交易的衝動也有莫大(博客,微博)的幫 助。

決定交易成敗的細節性問題有很多,許多方面你都做好做對了,但是哪怕只有一個方面沒做好就會招致失敗,所以才有人感嘆運氣的重要性。須 知:總有一個錯誤在前邊等著你!我們無法做到不犯錯誤,只能儘量少犯錯誤,以及在錯誤發生的時候儘量把損失侷限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恪守只在市道符合自己 的進場條件時進場,是成為交易贏家至關重要的一環,這真正考驗一個人的自律功夫。

想想看,除非有絕對的把握否則堅決不動手,這需要怎樣的意 志力?從中也可以看出,金融交易事實上是一項乏味的工作。但是為了成功,你必須願意付出。堅持賺屬於自己的錢,賺自己看得懂的錢,對自己看不明白、沒有絕 對把握的機會學會放棄,或許可以在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市場裡活得長久一點。賺到財富靠個人的本事,抵制誘惑、放棄似是而非的“機會”則靠的是個人的修行。 在我看來,交易就是關於“時機”的藝術,再怎麼看好或喜歡的的品種,時機不成熟、火候不到,就要要堅決抵制住“行動”的誘惑……呵呵,話說起來斬釘截鐵, 事實上我也不能完全做到。

當對目標品種盯盤太久之後,會不自覺地降低標準、遷就市場、放棄原則,稀裡糊塗地就進行了一場“先戰後求勝”的劣 質交易。人管不住手癢是因為閒不住、怕寂寞造成的。任何時候任何人,他的交易質量必定和交易數量成反比,交易數量的上升必然導致交易質量的下降。在我看 來,交易只有確定性交易和不確定性交易之分,沒有投資和投機之分。確定性是相對的,它既存在於短線交易,也存在於中長線交易之中。

說白了, 它的本質就是短線交易中的“一擊必中”之術,和中長線交易中的“十拿九穩贏定了”的功夫。這些確定性盈利機會在市場運行過程中是大量存在的,有經驗的交易 者都不會否認這一點。但究竟何種情況下具備盈利的確定性,即便是真正的市場贏家也說不上來個所以然。不是出於保守技術秘密的需要,而是如佛家所言:一切都 是不可說、不可說;因為語言的侷限性導致它無法表達真意,說出來的都是第二性,是真理的影像而非真理本身!一切的一切都只能自己去用心領會。我相信,真正 偉大的交易技巧是無法傳授的。

在這個市場上摸爬滾打得愈久,就愈是深刻地體會到:金融交易,是世界上最艱難、最精細、最兇險的行業。如 果趕上了“好時候”,賺大錢輕而易舉;但是長期下來,多數人為什麼虧損?老手乃至高手又為什麼會死(當然新手死得更難看)?其實答案很簡單,但是很少人能 夠做到:人們閒不住,做了大量無任何意義的劣質交易!正是這種“勤勞”,這些劣質交易,不但把盈利賠光賠淨,還倒貼老本;欠債的融資透支的,甚至會陷入萬 劫不復的深淵。

永遠只做自己熟悉的、擅長的、最有把握的交易。其它時候,管住自己的手,耐得住寂寞,過濾掉那些無意義的劣質交易。

任何人,精品交易都只是少數;任何人,只要你交易的次數上升,無意義的甚至是自殺性的劣質交易,會很快佔據相當高的比例;只其中任何一樁劣質交易,就足以讓你陷入困境這和是否老手無關。交易做多了就會喪失警惕性,盈利的狀態下尤其如此人的本性如此。

這 個市場有時候看起來是朦朦朧朧、欲跌還漲、欲弱還強的,是柔弱的可愛的性感的,是可以玩弄一把的。這就是我,包括絕大多數人,如此容易虧錢的原因。在這個 市場上,沒有所謂“超絕的智慧”或“難以置信的好運”可以脫離交易法則的約束之外。市場是狡詐的,它不僅僅最可怕的對手,還是最無情的裁判。它有時候看起 來笨笨的,於是你以為它是竹籃裡任你挑逗的蛐蛐;但當你喪失警惕的時候,它會突然咬住你的手指不放;這時候你才發現,它原來是一條劇毒的眼鏡蛇,而根本不 是什麼渺小可愛的柔弱的蛐蛐。在這個市場上,“有限的接觸”可以成為鉅富;而“貪玩者”終將喪失一切!是為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