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降准來了,買房有望了?

昨天A股還是大跌的狀態,今天好消息來了,A股出現反彈,政策定向降準來了!

定向降準來了,買房有望了?

6月20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持續推動實體經濟降成本;會議指出,要堅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金融穩定運行,加強政策統籌協調,鞏固經濟穩中向好態勢,增強市場信心,促進比較充分就業,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會議確定了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措施:

一是增加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再貸款、再貼現額度,下調支小再貸款利率。完善考核機制,實現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增速,有貸款餘額戶數高於上年同期水平。二是從今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將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利息收入免徵增值稅單戶授信額度上限,由1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擔保金額佔比不低於80%,其中支持單戶授信500萬元及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及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的擔保金額佔比不低於50%。三是禁止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貸款收取承諾費、資金管理費,減少融資附加費用。四是支持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運用定向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增強小微信貸供給能力,加快已簽約債轉股項目落地。鼓勵未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的銀行增設社區、小微支行。五是將單戶授信5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納入中期借貸便利合格抵押品範圍。儘管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定向降準是為了緩解小微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但在當前股市較為敏感的時間點宣佈這一釋放流動過的消息,無疑對股市來說也是一大利好。

上市公司護盤行動積極進行中和部分中報業績預告預增公司股價大幅拉昇甚至直接漲停,這些原因都是促進A股上漲的原因吧,而這次股市的“震盪”和房地產之間又存在什麼樣的影響?房地產融資困難是否還需要降價銷售?

01 房地產企業多方融資渠道受阻

由於目前房地產企業的IPO基本已經被停止,即使是上市房企想通過增發的方式融資也十分不易。為此,債券融資就成了房企的主要融資來源之一。如今債券融資又出現不暢通,對房企來說必然會使資金壓力增加。

此外,銀行對房地產企業的融資也在趨緊,一方面是銀行本身資金相對緊張,另一方面也是為符合去槓桿的要求。自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家銀行因違規將貸款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而遭到處罰,這也讓銀行對房地產的融資變得更加謹慎。銀行融資渠道的趨緊,對房產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02 房地產企業面臨融資困難,會不會為儘快回籠資金而降價銷售?

從理論上來說,房地產企業在出現融資困難之下,獲取資金的最好辦法就是儘快把手上的房子賣掉以回籠資金。而要想把房子儘快賣掉,那最好的辦法就是降價銷售。但這種可能性大嗎?就希財君看來,可能並不是很大,因為就算融資受阻,降價銷售也不一定是唯一或者最好的辦法,還有其他一些因素能影響房價。

首先,目前的房子並不愁賣。最近一段時間,有不少城市的樓市都出現庫存告急現象,多個城市甚至上演“搶樓大戰”!而從全國範圍來看,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房的庫存量同比下跌8.2%,回落至六年前水平。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庫存下降速度較快,去庫存的週期已創下9年來新低。由此來看,目前的房子不但不愁賣,反倒十分緊俏,這讓房產企業有什麼必要去降價銷售?

其次,房地產企業就算是想降價可能也不能降。一方面,高昂的土地成本、資金成本等不斷推高房地產的開發成本,壓縮房產企業的利潤空間,令房價本身就沒有太大下降空間。另一方面,如果一家或幾家房企進行降價銷售,就有可能被其他房企效仿,一旦演變成價格戰,到最後可能會造成兩敗俱傷的結局。

再次,目前房地產的資源正在向大企業集中。而大企業就算暫時融不到資,也能利用手上的大把資源度過難關。不到逼不得已之下,不太可能通過降價這種“損人不利己”的方式進行銷售。

雖說房地產企業出現融資困難並不太可能令房價下跌,但對於遏制房價的上漲倒是有利。因為房產企業融不到資,就會在拿地上不敢再大手大腳,完全不計成本。這就有助於地價迴歸到合理水平,只要限制了地價的上漲,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房價的上漲。所以,房地產企業融資困難,對買房者來說,倒未必是件壞事。

有人說這次的降準利於房地產市場,也有人說是利於股市,總而言之,不管是房地產還是股市,這次降準整體是緩解風險,不管樓市還是股市都可以有個穩定發展吧。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希財、信安商業保理等綜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