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只剩一家房企,我想會是恆大

你有多久沒聽到恆大和腰帶哥的消息了。

1

恆大距今最近的消息已有1年之久。

2017年3月,腰帶哥在恆大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中國市場很好,未來沒有境外拍地計劃。

如果中國只剩一家房企,我想會是恆大

2017年5月,腰帶哥在恆大烏蒙山扶貧出征時講話:恆大的一切都是國家和社會給的,恆大會打好脫貧攻堅戰,完成國家提出的“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

如果中國只剩一家房企,我想會是恆大

作為一家民企,擁有這樣的覺悟和價值觀,簡直比國企更央企。

相比同時期,時不時就要搞個小目標的隔壁老王,高下立現。

2017年,前首富連續“裝X”,萬達每年都固定有50-100億美元的對外投資,萬達要做全球第一個跨過院線,萬達要在海外落地兩個超過百億美元級別的項目……

如果中國只剩一家房企,我想會是恆大

2017年5月,前首富老王在政法大學演講,被問及海外投資收緊時,輕描淡寫的說:外匯管制只是暫時性的。

如果中國只剩一家房企,我想會是恆大

2017年6月,萬達股債雙殺來臨;2017年7月萬達打包出售13個文旅城;2017年9月萬達評級下調;2017年10月萬達拋售海外資產……

如果中國只剩一家房企,我想會是恆大

呵呵,前首富哥,臉疼不。

反觀咱們的腰帶哥。

主動卸下金腰帶,低頭做人,俯首做事。

同樣是搞文體。你在國外買買買,我在國內自己花錢把金牌主教“裡皮”獻給中國男足,自己花錢把金牌主教“郎平”獻給中國女排。

不過女排是牛,拿了一溜兒冠軍,男足是真水,依然沒進世界盃。

如果中國只剩一家房企,我想會是恆大

同樣是搞地產。你在國外買買買,我在國內把高價買來的萬科股份,折價賣給深地鐵,讓國家隊成為第一股東,給寶萬之爭畫上完美的句號,有人說許家印為此虧了70億。

如果中國只剩一家房企,我想會是恆大

有兩家企業。一家堅持看好中國,誓死不出國門,積極參與扶貧攻堅,貼錢助力國家隊,時不時的聲稱企業的一切屬於國家和人民;另一家剛掙了點錢就忘乎所以,動不動總想把錢撤出去,走出國門搞投資,跟主旋律唱反調。

兩個前首富。一個掙錢不忘進步,牢記接班人的光榮使命;另一個只顧掙錢忘了學習,把覺悟丟到一邊。

如果是你,你喜歡哪家?

在我們這片土地上,先死的一定是“裝X”的。笨小孩,反而更容易長治久安。

付出必有所得。

過去業內談及恆大,負債太多,短債太多,風險太大,掙得多,花的也不少,利潤率太低。

2018年3月,恆大2017年財報公佈,總資產、毛利、核心利潤、現金餘額、土地儲備等五項指標均為行業第一。

如果中國只剩一家房企,我想會是恆大

對於房企來說,最關鍵的就兩點,錢和地,有錢就不會崩,有地就有未來。

錢和地偏偏是相愛相殺的兩個反比。想要地,就得揹著高負債,想要錢,土地市場上就不敢搶。而恆大牛X的點在於——

有地又有錢。

現金餘額第一,飽受詬病的永續債全部贖回,負債率下降6成,淨負債率下降180%,與此同時,土地儲備保持第一。

腰帶哥揮舞魔法棒,到底給恆大施了什麼魔法?

2017年,恆大三輪戰略投資到位,共計1300億元。投資機構包括:中信、中融、山東高速、華信、深業集團、深圳廣田、蘇寧、正威……其中,國家隊佔比幾乎過半。

如果中國只剩一家房企,我想會是恆大

回想一下上文裡,2017年的另一個恆大:貼錢給女排和國足送教練、賠本折價把萬科股份賣給深地鐵、去貴州畢節扶貧、誓不出國門……賠了生意,掙了名份。

既然恆大屬於國家,國家隊自然也就垂青恆大。

腰帶哥施與恆大的魔法還不止如此,仙女魔法棒還有更強所在——

2010年,前史上最嚴厲調控年(已被本輪超越),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一片風聲鶴唳。而恆大早在2009年提前轉戰三線城市,9成以上項目佈局在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三線城市的商業中心和市府附近。恆大農村包圍城市,挺進500億俱樂部。

2013-2014年,恆大從農村轉戰城市,從三線轉戰一二線,在一二線大量取地。

2015-2016年,市場全面復甦,恆大超越萬科,成為宇宙第一房企。

2016-2017年,復星、萬達、碧桂園大量轉戰海外市場,恆大按兵不動,堅持看多中國。2017年上半年,復星萬達股債雙殺,恆大毫髮無損。

2016-2017年,恆大再次轉戰三四線城市,成為碧桂園之後,在三四線城市擁有土地儲備最多的房企,緊跟著三四線棚改爆發,市場逆市上揚。

每一次,恆大都能踏準節奏,都無踏空,腰帶哥真有高人。

反觀隔壁老王,在最強外匯管制來臨的前一年,竟然還在哈佛做演講:

“自己的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呵呵……還是年輕,看不清大勢。

事實告訴我們一句真理——

付出總有回報,老天愛笨小孩!

3

低調的恆大,也有高調的一面;傻傻的恆大,也有雞賊的一面。

舉個例子,同樣是搞文旅地產。

隔壁老王,動不動就要去國外花錢收購,時不時就要叫板一下,隔三差五就說要乾死這個弄死那個,還想跑到印尼和大馬搞文旅。身為一個生意人,既沒有覺悟,還丟了儒雅。

結果玩兒砸了吧。

再看看,我們的恆大腰帶哥。

文化旅遊搭臺,緊扣主旋律。

恆大童世界的目標是,以中華文化為核心,規模超過迪士尼1.5倍(迪士尼也是倒黴催的被兩任首富來回摧殘)。

這個目標看似簡單,卻緊扣兩個主題。

一個是高舉高打的“文化自信”

一個是十三五的宏偉目標“要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品質高、信譽好的品牌主題樂園”。

就衝這個目標,腰帶哥就要遠超隔壁老王;就衝這個目標,到哪都是搖旗歡迎。

產品標準化複製,用流水線思維做遊樂場。

我們去看恆大已落地或即將落地的童世界,會發現這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

恆大先是在海南海花島試水恆大童世界,確定好標準化產品後,迅速形成標準化模板,緊接著就直接像流水線一樣複製標準化的遊樂場。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快。快出形象,快出規模,既符合地方政府任期,我還沒走,你已建好,又符合資金快週轉的要求。

選址很藝術。

恆大文旅項目的選址都在二三線城市或者中部省會城市的周邊。之前的很多大型遊樂場都選址在一二線城市裡,大家普遍認為這裡消費人口多,消費能力強。

而恆大反其道而行之,幾乎都在河南開封、江蘇句容、陝西西鹹、貴陽花溪、河北張家口……

選在這裡有三個好處:第一,地價便宜,地好拿;第二,政府好談,有政策;第三,人傻錢多,抗性小。

比如說,有童世界落地的某中部城市。當地政府限籤限價,絕大多數的項目都面臨備案延遲,雙合同。但恆大作為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是唯一一個不受政策影響項目,突破限價也能正常簽約。

至於營銷,這是恆大優勢。

城市幹道上鋪滿小蜜蜂,全城小區的電梯裡鋪滿廣告,每個大商場布上展位,公交車上貼滿車貼,廣播裡插滿口播,把各大重點報紙的頭版一買。

目光所及之處,行人所到之處,都能有恆大文化旅遊城的身影。

到訪送面,認籌送油,週末送項目體驗券,售樓部外擺上自助餐,放好動畫片……

如果中國只剩一家房企,我想會是恆大

這些大招一出,基本上地市客戶已繳械投降。

比如,還是某中部城市。當地的居民為了一桶油一袋面一張遊樂體驗券,帶著孩子坐著大巴奔襲1個小時跑來排隊,莫名其妙就排了卡。

比如,我的某個同事,原本就是想帶著孩子去體驗一下臨時開放的室內項目,結果被置業顧問拉著排了個卡。

有人說,恆大這麼搞,營銷費用肯定很高。

嗯,不低。

恆大的解決方案是:有2000套房子,就排20000張卡。

這樣做的好處是,一個能營造開盤氣氛。

而另一個,就顯得極為聰明。20000張卡,每張認籌金1萬,也就是2個億,開盤後會退。2個億的資金,起碼有1個月的時間滯留在恆大資金池裡。

笨小孩,也有精明的一面。

你有多久沒聽到恆大的消息了。

摘下“首富”帽子的腰帶哥和恆大,活得越來越低調,過得越來越輕鬆。

相比首富這頂帽子,腰帶哥可能更喜歡“教授”和“政協委員”。

世界滄桑多變,一切皆是未知。

如果中國只剩一家房企,我想會是恆大。

既賊又傻,既硬又軟。該賊的時候賊,該傻的時候傻,該硬的時候硬,該軟的時候軟。

轉自:米宅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