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測您得大腸癌的風險有多高?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一直覺得古代人的生活節奏很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從不熬夜,沒有交通工具,出門全靠腿;純天然無公害的粗茶淡飯,喝井水,吃自己種的蔬菜

測測您得大腸癌的風險有多高?


有時在想如果現代人還能遵從古代人的生活習慣,患大腸癌的風險是不是會降低很多,為什麼這麼說呢?

測測您得大腸癌的風險有多高?


大腸癌的誘發因素主要有四點

1.飲食不均衡,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

2.運動少,肥胖

3.抽菸

4.工作壓力大,長期久坐,長期久坐的人最容易得腸癌

而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恰好避開了這些高危因素

一組數據:目前我國新發結腸癌患者超過25萬例,到2035年,這個數字將會超過48萬例

測測您得大腸癌的風險有多高?​​


預防大腸癌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1.改變不良生活方式,也就是上文中所提到的大腸癌的誘發因素

2. 一定要重視大腸癌篩查,簡單地說就是40歲以後經常體檢看看大便有沒有血,血裡的CEA(癌胚抗原)有沒有升高。還有就是大腸癌60%是直腸癌,一般會發生在直腸的中下段,做個指檢、腸鏡就能知道個八九不離十。腸癌最大的特點就是便血,還有排便習慣的改變,也是癌症的早期表現,比如原來大便一天一次,而現在一天3~5次,老想上廁所,又老解不出來

測測您得大腸癌的風險有多高?


有時候長了痔瘡也會便血,那麼這兩者怎麼區別呢?

其實很簡單:痔瘡便血是新鮮的血,而且是大便完後滴血,血和大便不混在一起;而腸癌便血是紅色的,血和大便混在一起,像果醬一樣

除了便血,腸癌還有一些表現可以自我判斷:消瘦、乏力、貧血、肚子疼、體重減輕

關於大腸癌,預防最重要,請轉發給更多的人,讓醫學變得簡單......

測測您得大腸癌的風險有多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