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葫蘆島興城海濱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興城海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她與美國的西雅圖和我國的青島極為相似。海濱浴場綿延十四公里,由興海灣、港口灣、邴家灣、老龍灣四個海濱浴場,即第一、二、三四海濱浴場組成,是我國北方最大的天然浴場。海濱浴場內無暗礁,岸邊沙灘細軟潔白,晶瑩如玉,海水深淺適宜,水穩波清,清澈見底,海岸地勢開闊,綠樹掩映,是大海送給人間的一片天然樂園。興城海濱是迷人的,尤其是海濱第一浴場即興海灣更加靚麗多姿。當您步入海濱第一浴場,興目望去,是一座四柱三門二樓單簷廡殿門式正門,牌坊上邊是茂名書畫家範曾題寫的“洪波湧起”和“古城在望”八個大字。超過此坊,便走進如詩如畫的興海灣。興海灣入口處一尊用花崗岩雕琢的的高大的菊花女塑像正頜首相迎。菊花女就是“菊花殺惡龍”傳說中的菊花姑娘,她是美麗、善良、勇敢、智慧和自我犧牲精神的化身,是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興海灣南端有“三礁攬勝”,在起伏綿亙的三座盤踞海中的明礁上,建有一座造型幽雅的觀海亭,一曰“雪浪亭”,一曰“迎霞亭”,亭名由著名書法家王堃騁所書。各亭之間棧橋相連,真可謂是“三礁石戀大麴橋,百皺巖戲千重浪”。橋上游人來往不絕,或登亭觀潮聽浪,或依亭背海攝影,或蹲礁靜心垂釣,真可謂各得其所,各離其樂。倘若趕上落潮,“三礁攬勝”裡側的海水退卻海灘半隱半露,還可拾貝、捉蟹,更是樂趣橫生。

海濱風景區有多處景觀,其主要有:正門牌坊當您走近“興海灣”浴場門前,映入眼簾的是宏偉壯觀的牌坊。牌坊正面面向大海,鐫有楹聯“擊水滄波問君誰是釣鯨客,飛觴天外與我暫成乘鶴仙”,橫批是“洪波湧起”;背面遙對古城,鐫有楹聯“畫角映霞暉將軍意氣回山谷,崇坊迷霧影戰馬嘶鳴伴浪濤”,橫批是“古城在望”。皆為國家著名書畫家範曾撰書。菊花女雕像進入興海灣浴場,菊花女正莞爾相迎。菊花女源自民間美麗的傳說,她是美麗、善良、智慧和自我犧牲精神的化身,如今已是興城喜迎八方賓客的形象大使。興海公園有異於海邊喧囂躁動景象,展示著城市公園恬靜的格調。從正面拾級而上,便是寬闊的平臺,經與風吹浪打的拼搏,再享受閒庭信步的愉悅。公園左側,迴廊木橋下,一池碧水輕泛漣漪,池畔絲絲垂柳,搖曳生風。右側是茂密的黑松林,濃廕庇日,林蔭小路,曲徑通幽。興海公園是遊人消暑納涼、野餐小憩的絕佳去處。三礁攬勝在興海灣浴場南端礁石群上依勢而建。蜿蜒起伏、棧橋相連。在景觀兩門門額正背面有興城籍國家著名書法家魏哲題書“煙波霞起”、“信步驚濤”、“三礁攬勝”、“碧波飛虹”,三大礁石群上分別建有“觀海亭”、“雪浪亭”、“迎霞亭”,亭亭玉立,造型各異。整個景觀秀美壯觀,是遊人漫步留連、坐礁親水佳處。興海棧道北起龍回頭,南至海濱邴家灣浴場。走勢起伏,曲折蜿蜒,林木茂盛,溝壑相間。本著自然生態的理念,因地就勢,依次佈景。其中,木棧道一座,名曰七星繞月。飛索橋兩座,一曰觀日,一曰攬月。聽海亭、清風亭、吟詩亭,亭亭相應;瞰海臺、觀海臺、望月臺,臺臺相望。觀潮廣場、幽蘭谷、閱海長廊,景緻各異,石階小徑直通海灘,可玩沙嬉水,濯足漫步。

葫蘆島九門口長城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在綏中縣西南境內有一段長44公里,保存基本完好的明長城。綏中境內長城原為兩段,一段位於李家、永安、加碑巖三鄉的西南界,全長31公里,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為徐達所建,屬明萬里長城的主幹線薊遼長成。另一段是明萬里長城的支線遼東長城,從錐子山向東南到金牛洞,全長13公里,建於明萬曆五年(1577年)。長城以條石為基礎,外包磚牆,寬5米,高10米,頂外側有垛口,裡側有女牆,每250米至500米建有敵臺,每500米至1,000米築有敵樓,每遇山口、峽谷設關口。 九門口一帶軍事防禦設施密集、完備。兩敵樓之間相距僅七八十米,在2公里範圍內,有敵樓12座,哨樓4座,戰臺1座,烽火臺1座,城堡1座,佈局嚴密,異常堅固。九門口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明末的李自成大順軍與清軍在這裡有過"一片石大戰"。

葫蘆島靈山寺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靈山寺景區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山神廟子鄉涼水井子村西南,距離葫蘆島市區48公里。靈山寺核心景區佔地12平方公里,除自成體系的寺院建築群外,還有100多處景點。現在,靈山寺景區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葫蘆島市連山區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所在的森林公園是遼寧省省級森林公園,並於2009年被評為遼寧省"十佳"森林公園。靈山寺建於清嘉慶十一年(1807年)。該寺分為上下兩院。共建有八角亭、慈航樓、玉皇殿、重樓、無底洞、都天殿等樓亭殿閣29座,是一處規模宏大的道、佛兩教的古建築群。現存的下院仍保留有天齊廟、鐘鼓樓、太陽樓、太陰樓、天君樓、金剛樓、慈航樓、萬佛樓等。天齊廟自成一個院落,正殿楹聯是"爵施天齊主,功司地藏王"。門外一對石旗杆、中段灰塑"金龍盤玉柱",龍鱗凸起圓目大口,鋼絲龍鬚微微顫動,形象逼真。出廟門踏上石板橋,通往各個佛殿,交叉處有十字亭。太陽樓和太陰樓的外壁,畫有二十四孝圖,各樓都是歇山式兩層帶前廊,門邊都有灰塑楹聯,可謂是上乘書法薈萃之地。最高的建築是慈航樓,在天橋的中西,底層在橋下,是十二面體的實心臺,外壁塑成龍和祥雲,那莊嚴神聖的氣勢,令人敬而生畏。慈航樓是靈山寺主要建築,共三層,一層在天橋下,為十二面磚砌實心柱體,外有浮雕彩龍和瑞雲,形態逼真,令人敬而生畏。二層為青磚砌六面體形樓閣,每面各開一圓券門大小不同。三層供奉慈航道人(觀音菩薩),兩側站立龍女和善財童子,佛臺下站立兩位高大威武護法神。樓頂雕有灰塑大鵬,口銜佛珠,振翼俯視,栩栩如生。慈航樓的方向是按八卦佈置,八門正居八方,門楣上各塑四字短語,正是該方位的卦位名:東門"震化天堂"、西門"兌澤西極"、南門"離居五佛"、北門"坎映曲江"、東北門"艮向仙府"、西北門"乾逢龍虎"、東南門"巽會天門"、西南門"坤臨岐山"。這些八卦短語引起了眾多術士學者的關注,目前還沒有人做出合理解釋,成為玄妙之迷。

上院一帶地勢險要,其中間有一天然的大石棚,棚頂怪石嶙峋。上院的寺廟建築被保留下來的不多,一些巖洞天長地久,它們被稱為冰榴洞、大價洞等,最深的叫無極洞裡面能容千人-,頂上巖縫常滴泉水。掛在山腰間的洞口叫南天門,遠望像敞開的大門,陽光穿透門洞,則洞內呈現紅暈紫氣,愈發顯得幽深莫測。

下院門前地面突兀而起的四層樓高的兩處大砬子,頂上有露天的空洞,如同兩位天神擁抱,鎮守靈山仙境入口。也像一對夫妻擁抱相視,形像逼真。被人稱為""夫妻石",石上刻有八個大字,"相依為命、巋然屹立",是誰的筆跡,年代不詳。巨石下有一泉眼,清澈甘甜的泉水經年不息,傳說是靈山的神水,來此的遊客都會喝上幾口。

菊花島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在遼西走廊上,有一座美麗的海濱歷史文化名城——興城,它以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築,能“消災滅病”的溫泉和可闢為“第二個北戴河”的海濱沙灘而聞名遐邇,成為我國北方海濱的一處風景名勝地。在離興城縣城東南約10餘公里的海面上,出露著一個秀麗的小島,這就是菊花島。菊花島,又稱大海山,唐時稱桃花浦或桃花島,明清又稱覺華島。傳說在200多年之前的戰國時燕太子丹,曾避秦禍於桃花島。後來有個叫覺華的山家和尚在此處修身養性、專心佛道研究,故此島又得名為覺華島。數百年後,因島上菊花遍地盛開,故又易名菊花島,便一直延續至今。

遼寧省沿海的島嶼主要集中在遼東半島的東部海域,而遼東半島以西,即遼東灣內島嶼甚少,菊花島便是遼東灣內的第一大島了。菊花島在平面上呈葫蘆形,全島面積達40平方公里。在菊花島的南北兩端有幾個小島嶼分佈在附近海域。南側海中有兩個,一曰張山島,一曰閻山島。張山島離菊花島較近,閻山島離菊花島稍遠;在菊花島的北端還有一個小島,名叫磨盤山。張山島、閻山島和磨盤山三個小島與菊花島一起,宛若一個大哥哥攜帶著一個0和兩個小妹妹,共同戲嬉在遼東灣內,十分生動。

菊花島地勢,有著南高峻而北低平的趨勢,最高峰海拔243米,大致與遼東半島南端的老鐵山頂高度相當。從整體上看,菊花島上的山峰峻峭挺拔,峰巒疊起,山景優美,與周圍的海景組成一幅十分和諧秀美的圖畫。菊花島北部山地較少,地勢低平,土地肥沃,適宜農耕,也宜漁業,故菊花島可算是一個風景優美、土地肥沃的海中仙島了。

菊花島基本由花崗岩組成。我們知道,花崗岩主要由石英、長石和雲母等組成,在海浪的長期衝擊拍打和浪花的溶蝕風化作用下,長石和雲母極易隨水波沖走,因為其質地軟弱,而留下的則是比較堅硬的石英,眾多的石英砂便組成了沙灘的主要物質來源。而花崗岩的球狀風化特性,又為各種形態的海濱石山景觀的形成提供了條件。因此,菊花島不僅具有良好的海灘,也擁有奇特的石景。由於此處海浪的動能較大,沖走海灘上的細小砂粒,留下較大的卵石,形成卵石海灘。這種卵石海灘上,卵石光滑圓潤,大大小小,頗具特色。在菊花島的南端便有一處這樣的卵石海灘,遊人至此,無不讚嘆一番,赤腳行走在卵石之上,樂趣無窮。

過了卵石海灘,還可看到各種奇形怪狀的海蝕基岩地貌景觀。有的花崗岩被海浪衝蝕成熊貓的形態,有的被沖蝕成雄獅的模樣,還有像海豚、大象……其中有一塊奇石名曰:“過海石舫”,宛若是一艘精雕細刻的畫舫,面向著遼闊的滄海,正欲起錨揚帆,駛向遠方呢。另有一處名曰“黛石浪雕”,此處所有岩石均呈黑色,酷似黛玉。岩石開頭也是千姿百態,有的像萬卷藏書,有的像百寶入匣,有的像妖魔鏡,還有的像梳妝檯、八卦圖等等。

除海灘和山石以外,菊花島還有許多古蹟名勝。旅遊者登島觀賞,可遊覽唐王洞、八寶琉璃井、聖水盆、石佛寺、大悲閣等古蹟。相傳唐王洞曾是“唐太宗徵東時,築以避暑的”,它是一個由石塊砌成的洞穴。在遼代曾建有海雲寺、龍宮寺,但時至今日,已蕩然無存。只留下一個依希可辨的龍宮寺遺址,其具體位置在菊花島的東端,規模宏大,人稱大龍宮寺。

環遊菊花島,令人感到山美海闊,風景旖旎。登上菊花島的最高峰,環視四周,滄海浩淼,漁帆點點,碼頭機鳴,村落歡歌,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令人留連忘返。海上蓬萊仙島,想來也不過如此吧。有位古人作詩讚此島,真實地寫出菊花島的無限風光。詩曰:

城外青青大海流,

望中島嶼隔蘇洲。

兩峰蹴浪寒煙繞,

一水平空冷翠浮。

據說在菊共島南面的小島——磨盤山上,還另有一番別緻情趣。那裡的螃蟹極多,可謂“蟹島”。只要遊人有興趣親自動手去捕捉一番,一定可有不少收穫。若捕來就地煮吃,其味更為鮮美,相信定會給遊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現在,興城縣政府已計劃開發菊花島豐實的旅遊資源:修復已毀的名勝古蹟;新建海濱浴場、海島公園和遊濱度假村以及賓館、別墅等;開闢狩獵場、賽馬場等;生產和養殖各種海鮮以及設遊船環遊島和附近小島,等等。總之,在不久的將來,可望將菊花島開闢成為一個遊人嚮往的海上游覽勝地。

興城古城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是五百年前留下來的-遺產,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興城古城始建於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

古城略呈正方形,城未牆周長3274米,高8.88米,底寬6.5米,頂寬5米。牆頂外沿築垛口,內修女兒牆。城牆四面正中各有城門一座,東曰春和門,南為延輝門、西名永寧門、北稱威遠門。各城門上修築高聳的箭樓,各門內側沿城牆修有蹬道。四角高築炮臺,突出於城角,用以架設紅夷大炮。當年明清寧遠之役,清太祖努爾哈赤就是被紅夷大炮擊中,身負重傷,回盛京不久身亡。

古城的正中心,有一座雄偉壯觀的鐘鼓樓,它凌空飛架,氣勢巍峨,遊人莫不爭相登樓眺望全城風光。鼓樓為古代戰爭時擊鼓進軍、平時報更用。樓高17.2米,分為三層。內部為興城出土文物陳列館。有“紅山文化”時期(約五、六千年前)以及春秋時期的珍貴出土文物,還有一架國內罕見的由整張牛皮繃制的直徑2.25米的巨型大鼓。

城牆東南角有一座魁星樓。樓兩層,八面八角,建築精良,內有魁星像一尊,頭部像鬼,青臉紅髮,一腳向後翹起,一手捧鬥,一手執筆,猶如用筆點中應試人的姓名,就是古書中說的“魁星點狀元”。

古城內南、北、東、西四條大街十字相交。南街中段聳立著祖氏石坊,南街是古蹟保存最多的街。

葫蘆山莊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遼寧葫蘆島市旅遊景區集錦

介紹: 宏業集團所屬葫蘆山莊酒店座落在秀美的海濱,佔地213畝,目前擁有生態餐廳和豪華別墅消費區, 尤其生態餐廳是本市第一家純生態餐廳。鳥語花香,四季如春的就餐環境??宏業集團所屬葫蘆山莊酒店座落在秀美的海濱,佔地213畝,目前擁有生態餐廳和豪華別墅消費區, 尤其生態餐廳是本市第一家純生態餐廳。鳥語花香,四季如春的就餐環境使您留連忘返,樂此忘彼。 渺渺的炊煙,靜靜的樹林,錯落的農家小院兒,構成了眼前的景色。竹籬笆、木柵欄、黃苞米、紅辣椒,形態各異的葫蘆充滿了鄉野風情。低吟的海浪、晃動的漁船、翻飛的海鷗在不遠處向你招手…… 住鄉村小院、看田園美景、食漁家美味、享農舍風情。坐火坑,吃綠色果蔬、喝一壺燙酒,嘮閒嗑兒,這裡是家人團聚的港灣,這裡是老友敘舊的樂園,這裡是休閒度假最佳的選擇! 菜品以東北菜為主,並輔以高檔粵菜和口味純正的川菜,具有特色的東北大嫂料理,更增添了家的溫暖和情趣,在您吃著自己採摘的蔬菜,目睹“笨驢拉磨”的有趣場面,品嚐著東北最溥的幹豆腐和水豆腐,欣賞東北特有的大秧歌和二人轉表演會讓您捧腹大笑,大開眼界。 觀光園內共有五個園區,其中趣味瓜果園以各種奇特瓜果為主,有佛手瓜、飛碟瓜、黃皮黃瓤西瓜、迷你型無刺小黃瓜。葫蘆園收集葫蘆品種十餘個,有蟲具、青光、亞腰大葫蘆、小葫蘆,形狀各異。蔬菜園種植各種稀有蔬菜,棗園、葡萄園內早晚熟品種齊全。使您留連忘返,樂此忘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