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你學過很多知識,卻越學越焦慮!6步構建有用學習方法

最近身邊幾個朋友顯得越來越忙了,連最喜歡的幾支球隊,世界盃比賽都沒有時間一起看了。詢問才知道,現在面對升職,高漲房價,孩子學區房,太亞歷山大了。

白天努力在公司搬磚,為了讓自己能力可以跟上國家CPI的速度,上下班路上以及其他空閒時間,都用來購買網絡課程,參加各種培訓班了。互聯網創業課、金融課、貿易戰下的職場課.......,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課,一本一本的上課筆記密密麻麻,努力程度毫不亞於在校讀書時候的認真勁。大家真的是非常的努力。

但是,詢問大家的效果如何呢?發現,很多人是越學越焦慮,非但沒有通過上課解決升職加薪,讓家庭更幸福的問題,反而讓自己更加焦慮,感覺自己陪伴家人的時間都是在犯罪,焦慮時刻不在。

最怕你學過很多知識,卻越學越焦慮!6步構建有用學習方法

這到底是怎麼了呢?

難道我們學的還不夠,再多報一些班?估計報再多的班,只會讓自己因為學不完、學不透,更加地焦慮。

難道是自己不夠努力,再壓縮自己的已經很少的睡眠時間?估計把自己睡眠時間再壓縮,除掉影響自己的健康,和正常工作時間的狀態,沒有其他的好處。

那我們面對如此之大的壓力,變化如此之快的世界,多學習增加自己打怪升級的技能,難道是錯的嗎?

學習沒有錯,特別是對於我們這樣沒有資源、沒有後臺的人,多學習是我知道的通往成功最快的捷徑。

錯就錯在,你以為的努力學習,可以化解當下的焦慮,解決當下的問題,可能恰恰是你給自己找到的一個藉口。你不是真正的學習,你只是在假裝學習,或者說用錯了方法。這話說的有點狠,你相信我,你並不孤獨,很多人都是這樣。

用戰術的勤奮,來掩蓋戰略的懶惰。王興說這話的時候,是關於企業經營,對於個人,同樣適用。

對於出了校門的的成年人,通常大多數人都會犯兩個學習錯誤:

錯誤1:亂學一通,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

錯誤2:學習了應該學的知識,卻不知道如何使用。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犯第一種錯誤的人至少佔50%以上,看看各個付費專欄就知道了。

當你正在為升職苦惱的時候,你需要學習的是如果把本職工作做好的實際技能,而不是花掉20天的時間去學習《失控》《人類簡史》等。並不是說這兩本大牛級的書不好,只是學習他們對於你解決當下問題沒有效果。你最好是學習如何更好地帶領一支團隊方面的課程。

還有人想創業,就開始去閱讀《騰訊傳》《阿里傳》《鋼鐵俠》等,研究各個上市公司的報表,以備自己公司上市做知識儲備,實際意義不大。你需要學習的是,如何打磨你現有產品的知識,如何打造你初始班底的技能。如果你一定要以騰訊為榜樣打造自己的公司,你需要做的就是,研究騰訊剛剛起步的時候,馬化騰他們在幹什麼。分階段,分時空的和榜樣學習,才是有意義的。你非要學習他們現在管理公司的體系,來建造你剛起步的公司,失敗的概率非常大。

為了避免犯“錯誤1”,我們一定要從自己目前實際問題出發,去尋找相應的知識。而不是,被媒體、付費平臺蠱惑,去買那些對於你現階段來說,沒有任何意義的知識,除掉徒增你的焦慮和煩惱,賺了你的辛苦錢,其他的沒有任何意義。

如果說犯“錯誤1”的人群佔50%以上,那麼犯“錯誤2”的人,可能會在80%以上。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焦慮,浮躁。底層,中層,高層,集體陷入焦慮、浮躁的氛圍中。

一個人面對生活中問題的時候,去多多學習,本來是一條正確的道路,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越學越焦慮?除掉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學習之外,還有一點最致命:不知道如何把所學的知識用在現實中。

成年人世界的學習,是問題導向的。而,學生時代的學習,是考試導向的。

在學校,你只需要把上課老師講的,認知記錄,下課多做練習,基本考試就不會太差。關於是否可以把學到的東西用在生活中,從來就沒有必要,並且每道題目,都有現場的,標準的答案。

而,到了成人世界,你面臨的是一個一個具體的問題,入職、做項目、升職、結婚、買房、生孩子、孝敬父母、投資理財等。這些問題,沒有人為你提供具體的解題答案,而需要你自己去找,並且沒有標準答案。

你有沒有意願、能力去發覺答案,就決定你在成人世界過的如何。所以,成人世界中的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在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中,被慢慢的拉開了。

上面已經說明,成人世界,是需要按照問題為導向去學習,而不是按照考試為目的去學習。那麼我們現在講講如何做“問題為導向”的學習。

成人學習的步驟可以分為六部分:提問,獲取,理解,拓展,應用,反饋。

第一步,提問。

我們一定要明確自己要解決的問題。每次在解決問題前,都默默地問自己:真的需要解決這個問題嗎?

很多問題其實是偽命題,或者說根本就沒有辦法去解決。比如,面對高漲的房價,我們改如何買房?這個問題就是偽命題。房價高漲的態勢,你是沒有辦法去左右的,根本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焦慮。

如果你的預算足夠,打算買二手房就要去找中介多看房源,打算買新房就要關注新房的上市日期。如果你預算不夠,你就不應該死盯在如何買房的問題上,你就要想辦法增加你的收入,從而讓你的預算能夠儘快攢夠。

所以,對你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反覆的提問,找到你真正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假問題。

第二步,獲取。

還是按照上述的問題,如果你的預算不夠買房,你要關注的就是你的賺錢能力,如何才能通過提高你的賺錢能力,儘快賺到足夠的錢。那這個時候,你就要根據你的本職工作,去增加你的技能。如果你做銷售,你就要多見客戶,同時學習一些銷售老鳥的知識,把你的客戶量和銷售技能翻倍同步提升。如果你是一個公務員,那你看是否可以把你的技能,通過另外一種方式在市場上變現。

這個階段,實際就是我們吸收知識的階段。這個階段是決定後面所有階段的基礎。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一定要做到三點:簡化知識,大容量,快速獲取。

簡化知識的目的,是我們一定要通過各種壓縮方法,把知識壓縮成我們可以記住的知識。就比如NBA,誰都不會去記住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大容量,是讓我們根據自己的學習計劃,根據自己知識系統需要,大量的獲取知識。比如,你去談判,你只會1招,其他人卻會100招,你們在知識儲備上都不是一個量級的,怎麼打呀?快速獲取,是讓我們以最快的速度去學習,儘量要一次性學會,以後剩下的就是把學習的東西邊幹邊實踐。其他的時間,你是要去吃喝玩樂的。

我們知道了獲取知識,要做到三點,那麼我們如何記住這些信息呢?根據各類學習類書籍介紹,信息大致可以分為五類,而每一類針對的有效學習方法又是不一樣。

第三步,理解。

所謂理解,就是我們看到一個信息,看到一個知識點,要放在文章的上下文去了解他的基本意思。最好的辦法就是用自己的語言進行一次轉述,或者做一次再加工,把你看到的知識變成自己的。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真誠地和自己對話,我們真的知道了這個知識的含義了嗎?這一點很重要。很多人看一本書,或者學習一個學科知識的時候,只是簡單在書本上劃了一條線或做了一個記號,就等於告訴自己知道了這個知識點,或者告訴自己,自己知道這個知識點在哪裡了,以後需要用的時候,再來找就是了。

這是嚴重錯誤的,因為你要學習的知識是要學以致用的,如果你連知識最基本的含義都沒有深入的瞭解,那麼你如何才能使用他呢?如果你說,我知道他在哪裡了,以後等要用的時候再來找,也許未來你可能就真的忘記你曾經看過這個知識點。

第四步、拓展。

這一點是學習各個階段中最難的。你要上述三個步驟中習得的知識,結合你自己的經驗,反思自己的過去有沒有碰到類似的經驗,過去自己都是怎麼做的,哪些是需要改正的。同時,結合過去的經驗,以及目前學到的知識,準備下一步如何做,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最好是結合目前所遇到的問題,找到解決具體問題的目標,給出具體解決方案。

如果有可能,你可以進行三個維度的拓展,進一步深化你上述學到的知識:深度拓展、橫向拓展、縱向拓展。

(1)深度拓展:是對知識的背景進行探究。要知道這個知識點是從哪裡來的?他導致的結論又是什麼?

(2)橫向拓展:是發散思維想想還有什麼和這個知識點相類似的嗎?比如你學會了家庭理財,最基本的“4321”家庭理財方法,那麼你可以想想家庭理財還可以有什麼基本的方法。

(3)縱向拓展:是三個中最難的部分,因為他需要你開腦洞,也是最能體現出你與一般人不一樣的能力。這種拓展的意思是,你能否把你學到的這個知識點與另一個完成無關的領域建立起高速公路,實現創意性的解決問題。

第五步、應用

拓展階段說過,根據所學的知識,進行拓展思考過去經驗,以及未來的應用。這一步就是要給出自己詳細的使用路線圖。

通過把你學到的知識拿到現實生活中進行實踐運行,並且進行調整。如果你所學到的不符合現實世界,學再多也沒多大作用。這個部分是整體性學習的精髓,如果你學而不用,就是在浪費生命。用學習到的知識創造性的解決現實中的問題,才是學習的終極使命。

最好是根據具體的問題,進行方法的分解。

第六步、反饋

你學到的知識到底有沒有用,或者說用處到底有多大。你要根據解決問題的時間段,根據現實的情況,給自己一個反饋。反饋的目的是檢驗知識的可行性,也是檢測你學習效果最好的方法。掌握這一條,就徹底告別了,儲藏式的學習。

如果你學到的知識確實解決了你一個問題,那麼你可以問問,這個知識是否可以使用在其他的地方。如果沒有辦法解決當下的問題,那麼你要反思,是你學習方法的問題,還是這個知識根本就沒有效果。

能看到這個位置,說明你是一個尋求上進的人。總結一下,為了避免我們“越學越焦慮”,“學了也不會用”的惡性循環。我們一定要帶著問題去學習,不要為了學習而學習,也不要做儲藏式學習。

帶著問題去學習之後,要使用“提問,獲取,理解,拓展,應用,反饋”等六個步驟,把學到的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方法論,同時對當下的問題進行實踐,並且要進行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