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新政擬放寬外國人開戶限制 外資「抄底」低估值藍籌

外國人投資A股的路徑進一步拓寬。近日,證監會宣佈進一步放開外國人投資A股的限制,兩類外國人可以在中國境內開設A股證券賬戶了。國外投資人的投資偏好,可以從QFII以及北上資金歷年青睞的個股初見端倪。近一個月多來雖然指數回調之勢延續,但北上資金似乎無懼回調,繼續呈現淨買入態勢。不難發現,在行情震盪背景下,金融股和家電股龍頭等被低估的藍籌依然獲得了北上資金的階段性買入。

證監會擬新政放寬外國人開戶限制

7月8日,證監會發布消息稱,按照穩妥有序、逐步推進的對外開放工作原則,此次主要是放開以下兩類人員在境內開立A股證券賬戶:一是在中國境內工作的外國人;二是A股上市公司中在境外工作並參與股權激勵的外籍員工。為此,擬對現行有關規定作專門修改。

早在今年6月,A股將向外國人進一步開放的步伐就已經有了跡象。6月15日,國務院發佈關於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自然人投資者依法投資境內上市公司。同時表示,完善上市公司國有股權監督管理制度,進一步提高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及其國有股權流轉的公開透明程度,為符合條件的國內外投資者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提供公平機會。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此之前,其實A股也是允許三類特定的外國人進行開戶的。而7月8日證監會宣佈的消息,無疑是將這一範圍擴大了許多。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2015年中發佈的《2014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4年末持外國人就業證在中國工作的外國人共24.2萬人。而2017年度的統計公報中未有提及在中國工作的外國人人數統計結果。

有投行人士分析認為,長期來看,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之舉,這則消息肯定是一個利好。

QFII持倉青睞低估值藍籌

國外投資人的投資偏好,可以從QFII以往青睞的個股初見端倪。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若剔除因限售股解禁的北京銀行(601169.SH)、寧波銀行(002142.SZ)、南京銀行(601009.SH)等三家上市銀行的話,QFII 2018年第一季度持股市值1057.51億元,比2017年第四季度的1037.64億元增加了19.87億元,增加幅度為1.91%,為歷史最高水平。

據長期跟蹤QFII的分析人士認為,QFII大部分投資組合標的來自滬深300成份股,具體投資風格以成長價值為邏輯,在A股市場的投資特徵總體符合價值投資,即投資估值低並且盈利水平處於自身週期較低位的標的。QFII在選股過程中偏好PB和低ROE的標的,PB和ROE分位在0-20%區間出現的頻率最大。在選股後的1 年、3年和5年,PB水平並未上移,但ROE水平逐漸提高。

從QFII近年投資A股的風格來看,QFII歷來注重行業的安全性,對風險的規避意識更強。QFll重倉的行業主要集中在相對安全、受宏觀調控影響較弱的本國傳統優勢行業。2010-2015年年報顯示,QFII前五大重倉行業主要為銀行、醫藥生物、食品飲料、交通運輸、家用電器等行業,這些行業受宏觀經濟的影響較小,具有市盈率低且股息率高的特徵。

近年來, QFII的投資風格依然較為保守,繼續偏好藍籌股尤其是銀行股。QFII雖然沒有重倉傳媒、計算機等行業,錯過了2013年以來的行情,但是也規避了2015年6月以來的大跌,投資風格相對穩健。

外資流入持續 繼續做多A股

近期,北上資金一個很大特點,就是隨著A股上週盤面震盪加大,似乎正變得有些保守。不過,近一個月多來雖然指數回調之勢延續,但北上資金似乎無懼回調,繼續呈現淨買入態勢。

不難發現,在行情震盪背景下,金融股和家電股龍頭依然獲得了北上資金的青睞。從7月第一週的成交活躍股情況來看,近7天中國平安(601318)累計獲北上資金淨買入30.22億元,其中僅7月3日單日就獲淨買入10億元,創下今年以來次新高,而在6月中國平安全月獲淨買入約26億元。

另外,招商銀行(600036)、工商銀行(601398)、建設銀行(601939)等銀行股周內獲淨買入,而平安銀行被淨賣出;家電股中,美的集團(000333)累計獲北上資金淨買入超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以來無論是滬股通、深股通,還是QFII、RQFII渠道,外資在A股都呈現持續資金淨流入。截至2017年底,境外專業投資機構持股市值規模約8860億元,佔流通市值的總比重接近2%。與2016年底相比,2017年境外專業投資機構持股市值淨增長4000億元,同比增速高達83%。

“近期,國家推出的一系列擴大開放政策均表明,未來境外投資機構將持續加大對A股的配置。”申萬宏源分析師龔芳預計稱,“如果按照2017年外資流入狀態做靜態推演的話,2018年外資在A股市場的淨流入規模將達到5000-8000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