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劍云:發展項目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魏劍雲:發展項目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魏劍雲:發展項目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作為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群眾的信任就是我奮鬥的動力,自己富了不算啥,能帶領鄉親們共同富裕才算本事。”這是平羅縣姚伏鎮曙光村黨支部書記魏劍雲在剛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時定下的目標。

現年44歲的魏劍雲是土生土長的曙光村人,1995年他離開家鄉去外地打工,憑藉著不斷的奮鬥和拼搏,一步步從打工仔成為企業負責人。但他不忘初心,不做老闆返鄉“創業”,2010年當選為村委會主任,2013年被選舉為村黨支部書記,成為基層致富帶頭人,肩扛起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使命,帶動鄉親共同富裕。

迎難而上砥礪奮進

俗話講,凡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魏劍雲成為曙光村“領頭羊”的那一刻,他深深地理解了這句俗語的含義。當選為該村主要負責人,本應該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但魏劍雲臉上沒有展現出喜悅,反倒是眉頭緊鎖。他深知這意味著什麼,一千多名群眾的希望和夢想全壓在他肩上,而當時的曙光村相對比較閉塞和落後,沒有村級陣地,沒有活動場所,沒有村集體收入,沒有通自來水,沒有一條像樣的路……

“當時曙光村跟其他村差距很大,怎樣能儘快改變這樣的局面?我有時一想就是一宿,最初擔任村幹部的那段時間,好多人都說我一下子老了許多。”魏劍雲說,也正是有了這樣的責任和壓力,他才能迎難而上,從零開始,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上任後,魏劍雲踏遍了村裡的每一個角落,詳細瞭解了從地理優勢到資源,到民情,到民智,集思廣益,對比優劣,揚長避短,最終把全村的發展思路敲定為依託自然資源重點發展觀光休閒生態農業和蔬菜種植產業,打造經濟引擎和亮點。

在抓好經濟發展的同時,魏劍雲將重點工作放到了整治村集體資產上,他召集全村村民將曙光村的600畝南魚湖收回,以每年2萬元的租金轉租了5年,獲得了10萬元村集體收入;將曙光村的328畝荒地收回,以36萬元的價格轉租;將已閒置的曙光小學改造為曙光村村部……

經過魏劍雲和曙光村村民的不懈努力,讓原來的“後進村”成為村集體賬戶上有了46萬元存款的“富裕村”,這體現了魏劍雲所擅長的經濟運作能力,也是曙光村村民所期待的。

申請縣交通局整治村莊路路通經費;申請市財政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36萬元;申請文化廣電局百姓大舞臺項目資金10萬元,多方共計爭取資金130萬元,全面建設村級便民服務站、黨員活動室、百姓大舞臺、幸福院……魏劍雲上任後兩年間,改變了曙光村原來的村容村貌,村裡基礎設施有了保障,經濟文化民生各項事業有了發展,該村黨支部被上級黨委多次評為先進黨支部,2014年該村被評為全國生態文明村,2016年被評為縣級文明村鎮。

項目支撐致富在望

生產組織化程度較低、思想觀念落後等一直是困擾曙光村發展的問題。對此,魏劍雲鼓勵村民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通過產業發展來增加收入。2015年,魏劍雲註冊成立了曙光綠地蔬菜合作社,種植越夏番茄、芹菜、香菜等蔬菜,他帶隊到成都、西安等地考察市場,並與當地企業簽訂了蔬菜直銷協議,解決了村民的後顧之憂。2017年,曙光村爭取到自治區壯大村集體經濟試點項目200萬元資金,該村註冊成立了農業專業合作社,以土地股份制經營模式吸收農戶入股,將土地集約化經營。該合作社集中經營種植,引導村民當股東,推行“合作社+農戶”運行模式,將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在確保農戶利益不受損失的前提下,對入股合作社的農戶實施“保底租金+二次分紅”的模式,確保農戶利益最大化。2017年,該村參與土地入股農戶有52戶,入股土地近400畝。

曙光村村民陳學禮家裡共有18畝地,他和妻子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便將土地以每畝750元的價格流轉給了村裡的農業專業合作社,每年的流轉費有13500元,他和妻子把土地流轉後選擇在農業專業合作社打工,每年有3萬多元的收入。

“現在土地流轉給合作社,比自己種強多了,我在家門口打工,收入比以前高,聽說年底還有分紅。”陳學禮說。

“通過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的實施,不僅增強了村級集體經濟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綜合實力,同時依託曙光村土地資源優勢,以發展設施蔬菜和露地蔬菜為切入點,建設永久蔬菜生產基地,採取‘產加銷’一條龍的經營模式,促進蔬菜產業向現代化、集約化、高效化方向發展。”魏劍雲對村集體經濟發展信心十足。

支部帶頭滿園春色

“一個人富了不算富,作為共產黨員,更要想方設法帶領群眾共同致富。”魏劍雲通過招商引資,2011年共計投資2000多萬元,在村裡建立了寧夏雲樂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營休閒觀光農業、休閒旅遊、經果林種植銷售、畜牧養殖、水產養殖銷售等;2014年投資200萬元改擴建5000噸有機肥生產線;2015年成立曙光綠地蔬菜合作社……這些項目每年為村裡提供就業崗位100多個。

曙光村黨支部副書記、村主任王海燕帶頭髮展養殖業,每年收入10萬餘元,同時帶領村民發展養殖業,目前全村豬存欄達2000多頭,成為該村的主導產業之一;該村組織委員李小軍帶頭開展養雞和養豬產業,目前飼養蛋雞2000餘隻、豬200多頭,全村蛋雞飼養量達2萬餘隻……

在魏劍雲和村委班子的帶動下,如今,曙光村村容村貌大為改觀,村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村裡各項產業日新月異,2017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8.4萬元,人均收入達1.4萬元,比2011年翻了一番。

魏劍雲:發展項目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