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憑一部劇火過楊冪,朱一龍是怎麼做到的?

朱一龍不出意料地爆紅了。

從默默無聞的演員,到真實存在的流量,

看起來他只用了一部戲的時間,實則是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朱一龍的長相像民國時的公子哥,既溫潤又儒雅。或許是一對大雙眼皮的功勞,嘴巴薄是薄情,眉眼深卻是深情。

演《鎮魂》裡沈巍第一次見趙雲瀾的戲碼剛剛好:內心風起雲湧,表面波瀾不驚。

僅憑一部劇火過楊冪,朱一龍是怎麼做到的?

但演戲其實並不是朱一龍自己的選擇。

他從小對錶演就沒什麼過多興趣,按部就班上著普通高中,酷愛打籃球,喜歡做幾何題。

那時的他對未來的設想只是大學能學和數學或體育相關的專業就好了。

僅憑一部劇火過楊冪,朱一龍是怎麼做到的?

奈何朱一龍的媽媽有個演員夢,從小就很注重培養兒子的文藝細胞。

如果說到朱一龍兒時最痛苦的回憶,就是被媽媽逼著學鋼琴,“我年紀也小,什麼都不懂,也不願意學。”

僅憑一部劇火過楊冪,朱一龍是怎麼做到的?

高考時,依然心念念“表演夢”的媽媽給朱一龍報了北京電影學院。

考試時,與其他擅長唱歌、跳舞,或者是有過表演經驗的同學相比,朱一龍毫無特長。

臨時抱佛腳,聽了老師的建議學了兩個月的日本劍道,因為老師覺得他本人的氣質與劍道精神相當符合,但在考場上他卻兩次失手,劍落在地。

僅憑一部劇火過楊冪,朱一龍是怎麼做到的?

令人意外的是,他卻考上了,和翟天臨、彭冠英成了同班同學

他入學那一年,北電錶演班只招了19個人,他很費解為什麼自己會被選中,很久以後他的老師告訴他:

就是因為你什麼都不會,是一張白紙,才有可以教的地方。

僅憑一部劇火過楊冪,朱一龍是怎麼做到的?

“白紙”朱一龍在大學期間被老師調動起了表演的熱情和積極性。

在他最不會演的時候,老師“鼓勵”他說你很會演,年輕的朱一龍信以為真,天天鬥志昂揚的排戲,希望能走上更大的舞臺,展示自己。

按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雖然我不善交流,也比較慢熱,但男孩都是有勝負欲的。”

僅憑一部劇火過楊冪,朱一龍是怎麼做到的?

一個演員對演戲有慾望是極好的,但在演藝圈哪怕你演技卓群沒有機會也難以出名,更何況只是慾望。

朱一龍就這樣在娛樂圈十八線徘徊了數十年,一直在各種爛劇裡摸爬滾打。

然而即使這樣,朱一龍依然能神奇的做到“劇爛,戲不爛”,成了名副其實的“眼技派”。

僅憑一部劇火過楊冪,朱一龍是怎麼做到的?

不僅《鎮魂》,《新蕭十一郎》中的朱一龍,也用“眼技”塑造了號稱最符合原著形象的無垢山莊少莊主連城璧。

前部分,是斯文禮貌的世家君子,即使委屈,眼眸裡也都是單純無害。

僅憑一部劇火過楊冪,朱一龍是怎麼做到的?

黑化後,比之前更愛笑,但笑容也愈發邪肆,一顰一笑都透露著心機與陰狠,一個眼神就讓人不寒而慄。

僅憑一部劇火過楊冪,朱一龍是怎麼做到的?

再往前便是《新邊城浪子》裡的冰冷美男傅紅雪,只通過肢體、眼神和細微的表情便還原了古龍筆下那種“天是冷的,他的刀是冷的,他的劍是冷的”的肅殺氣氛。

僅憑一部劇火過楊冪,朱一龍是怎麼做到的?

當然了,朱一龍不僅戲好,敬業精神更是秒殺一眾動不動就用替身的小鮮肉,他對戲的痴迷和認真是他如今爆紅的前提。

拍攝《新邊城浪子》時,在烈日當頭的情況下被埋在沙堆中,耳朵,眼睛,嘴巴最後都是沙子,但他依舊靠自己完成了這個場景。

僅憑一部劇火過楊冪,朱一龍是怎麼做到的?

演傅紅雪的時候,為了還原原著裡清瘦復仇少年的形象,他很少喝水吃飯,讓嘴唇乾裂,臉色蒼白。

眼睛被風沙磨到發紅,卻因為覺得這個樣子更靠近這個角色,就讓眼睛一直髮炎不治療。

僅憑一部劇火過楊冪,朱一龍是怎麼做到的?

最近參與的一個大製作電視劇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其中飾演,男二號齊衡。

因為喜歡這個劇組的拍戲氛圍,7個月他什麼也沒幹,就在《知否》劇組泡著演戲,生怕少學點什麼。

僅憑一部劇火過楊冪,朱一龍是怎麼做到的?

雖然年齡比靳東、週一圍、雷佳音要稍小,但這個生在80年尾巴上的青年卻跟他的前輩們一樣,熱愛並執著於演戲。

但與前者不同的是,朱一龍的火太爆炸了,而他的粉絲群體又太複雜了

。他們中有二次元書粉、腐女粉、CP粉、顏粉、網劇粉……

正因如此,在吃瓜群眾看來朱一龍的定位更像是因為網劇走紅的流量明星。

僅憑一部劇火過楊冪,朱一龍是怎麼做到的?

而這種因一部劇爆紅,從此走上流量路線的男演員,這幾年來太多太多了。

比如出演《上癮》的黃景瑜,許魏洲,再如《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中的胡一天,以及《雙世寵妃》中的邢昭林。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在火了之後選擇了向流量靠攏,走起了偶像賣人設的路線

僅憑一部劇火過楊冪,朱一龍是怎麼做到的?

但不論是公司或是自身,都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對於流量明星的發展路線和要求都一知半解,最終導致各方面都有些後勁不足,再不復當初的熱度。

所以,朱一龍還能紅多久?似乎在他火了之後,緊接著大家想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個。

僅憑一部劇火過楊冪,朱一龍是怎麼做到的?

但在我看來,這個問題是最沒有必要討論的。

朱一龍身上就是有一種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橫臥笑談中的靜。在他不火的時候,別人為他著急,朱一龍啊,你怎麼還不火?

他說他著急,著急自己演技不夠好。

“給了你表現機會,如果不行就說明你演得不夠好”,“別人帶著粉絲濾鏡去幫你解釋,你信了只能說明你有問題”。

僅憑一部劇火過楊冪,朱一龍是怎麼做到的?

如今火了,對他來說最大的誘惑不過是劇本的選擇機會更多了。

在他默默無聞時,他出演的作品有一半在豆瓣是無人關注沒有評分的,剩下的則是評分偏低的。

僅憑一部劇火過楊冪,朱一龍是怎麼做到的?

現在,他希望能和更加優質的團隊合作更加好的作品,就像是和山影合作《知否》。

在他看來選擇拍一部戲,團隊遠遠比番位和人設更重要。

他很清楚自己不是小鮮肉,更不是明星,而是一個演員,流量對他來說只是多了一重話語權。

僅憑一部劇火過楊冪,朱一龍是怎麼做到的?

就像他針對公司解散工作室員工的回應:

千山萬重,不離不棄,為了理想。

十二個字,簡短有力。言語之間,他對演戲的熱愛和堅持是藏不住的。

身為一個演員,只有業務能力過硬,才會亙古常青。毫無疑問,這點朱老師做到了。

✪▽✪歡迎轉載,但一定要註明來源和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