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4.5萬億的大題材,即將引爆A股!

一個4.5萬億的大題材,即將引爆A股!

你看到地鐵口的智能掃地機廣告了嗎?如果看到,你會發現智能家居的風口嗎?

你看到董小姐要搞智能家電了嗎?如果看到,對於投資難道毫無感觸嗎?

你看到永和智控九天翻倍了嗎?如果看到,你知道這背後對股市炒作的後續意義嗎?

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結合三個生活中的小細節,是否有一個大的風口即將起航?沒錯,它就是信息消費升級。下面我們將從國家政策到行業發展給大家做出一步步的邏輯推演。

一、宏觀最新變化在擴內需

4月23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注重引導預期,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保持宏觀經濟平穩運行”。這是2013年12月以來,中央層面的會議中再次強調“擴大內需”的表述。

我們來思考下,為啥政府要重提擴內需?其背景,一是由於外部環境變化,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與中美貿易摩擦可能會使出口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二是由於國內經濟仍面臨較大壓力,特別是隨著金融條件的收緊,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增速都有可能出現放緩。

在這樣的背景下,擴內需就成為了國家應對基建投資有效下滑和中美貿易擾動的核心手段,這應該就是現階段的核心矛盾。

二、信息消費是擴內需的核心

既然擴大內需是宏觀核心矛盾,那我們就要對擴內需的內涵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首先,“擴大內需”並不是“擴大總需求”,這意味著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基調不會發生根本改變。

其次,中央強調擴大內需應同調整結構相結合,這就決定了不會走依靠房地產和基建投資拉動的老路。

再次,從多個部門獲悉,我國將在年內製定和出臺旨在進一步擴大消費的一系列新政。這些新政將以培育和壯大消費增長點為目標,擴大信息消費、推廣高技術產品應用將成為兩大關鍵的政策發力點。

最後,工信部信軟司副司長安筱鵬稱,工信部下階段的四大工作:

一是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深入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完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

二是加快製造強國建設,提升信息技術產業支撐能力;

三是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產業新生態;

四是促進數字經濟繁榮,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打造信息消費升級版。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信息消費升級是工信部的下階段重點工作。也就是說,擴大內需核心在於擴大信息消費,這一點也可以從近半個月以來相關部委和地方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得到驗證,比如福建、雲南、河北、廣東、河南等地都出臺了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的實施方案:

1)福建:力爭2020年信息消費規模超6600億;

2)江蘇:打造信息消費升級版——5G網絡率先商用,4G網絡城鄉全覆蓋;

3)河北:到2020年全省信息消費市場規模年均增長25%以上,相關領域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

……

三、信息消費是什麼呢?

信息消費是一種直接或間接以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為消費對象的經濟活動。其中,信息產品包括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數字家庭等各類聯網產品;信息服務包括通信服務、互聯網信息服務、軟件應用服務等。

進入21世紀,全球範圍內,信息消費每增加100億元,能帶動國民經濟增長300多億元;在美國、日本的人均信息消費支出分別為3400美元和2400美元,而我國僅為631美元,我國的信息消費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2016年中國信息消費規模達到3.9萬億元,對GDP增長直接貢獻0.26個百分點。2017年中國信息消費規模達到4.5萬億元,同比增長15.38%,佔最終消費支出比重達到10%。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形式多樣的信息產品廣泛進入到百姓家中,信息消費逐漸顯現出帶動經濟發展的作用。

四、信息消費的炒作落腳點

我們認為,從信息消費的炒作路線上,依次有三個層次:

1智能家居和可穿戴

我們認為智能家居和可穿戴是本次消費升級的第一邏輯層次,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邏輯層次。

我國將在年內出臺的進一步擴大消費的一系列新政,兩大政策發力點分別是擴大信息消費、推廣高技術產品應用。

這裡結合國家相關文件的指導,所謂的信息消費將主要落腳在以下維度:

1)推動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虛擬現實、區塊鏈等熱點產品及服務創新研發;

2)加快消費電子智能化轉型;

3)實施超高清視頻產業創新工程,帶動超高清視頻產業整體升級;

4)拓展電子產品在交通、海洋、醫療等領域的新型示範應用。

而所謂的高技術產品,主要包括這幾個方面:

1)發展面向定製化應用場景的智能家居“產品+服務”模式,推廣智能電視、智能音響、智能安防等新型數字家庭產品;

2)加強“互聯網+”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及平臺開發,推動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產品研發及產業化;

3)支持可穿戴設備、消費級無人機、智能服務機器人等產品創新和產業化升級等。

這兩塊一交叉,我們的重點佈局方向就是:智能家居與可穿戴。

我們事後想想,也覺得在情理之中,只有撬動了家庭消費為核心的智能家居消費需求,這個體量才能夠支撐中國繼續向前;而其他領域的體量目前都還不夠。

2集成電路

物聯網建設需要依賴集成電路為基礎保障。國家支持發展信息消費產業的擴張,對作為基礎設施的集成電路產業而言,也是有著正面積極的作用。

從具體業務產品層面看,包括智能網聯汽車、農業物聯網、物聯網基礎設施部署、健康管理類可穿戴產品等板塊,均依賴集成電路,對其在微控制器、低功耗管理、無線通信等芯片領域內均提出了新的需求增長點。

結合我們國家近期持續鼓勵的芯片層面的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需求,國內半導體尤其是集成電路產業,大概率也會被本次信息消費題材所帶動。

3信息安全

無論是積極推進智能家庭、智能穿戴等領域,還是在互聯網+、電子支付、電子商務等應用領域,消費者和政府對於信息安全的態度都是一致的。

作為人機交互中的安全管理方式,生物識別技術將會獲得有效的需求增加;而在物聯網機機交互中,軟硬件的加密技術需求也將獲得長遠的發展,成為消費升級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五、信息消費是否曾被炒作?

從歷史情況來看,信息消費題材曾經得到了有效炒作。

17年8月24日,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 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整體發展目標為到2020年,信息消費規模預計達到6萬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

隨後信息消費概念股開啟了一波主升浪:半導體板塊指數上漲20%,智能可穿戴指數上漲10%,智能家居板塊指數上漲5%。彈性依次是半導體 > 智能穿戴 > 智能家居。

六、投資結論

綜上所述,如果要找下一個可能牽動整個盤面的大題材,我們覺得信息消費具備這個潛力。

伴隨著國家調結構、擴內需,圍繞信息消費的需求端做大消費升級,剛好能夠解決掉目前大幹快上的半導體的庫存和供給問題,這是國家宏觀戰略的閉環。

隨著後期我國制訂發佈信息消費發展指南,深化國家信息消費試點示範城市創建,信息消費題材定會再次迎來爆發行情。

一個4.5萬億的大題材,即將引爆A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