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被小蟲叮咬,兩人送命 夏季帶孩子外出要小心這些「怪物」

江蘇盱眙的宋先生一家,今年可謂禍不單行。

5月底6月初,小舅子和岳母先後被蜱蟲咬傷,因在當地醫院遲遲未能確診,最終因多器官衰竭而病重不治身亡。

6月9日在為岳母辦喪事的過程中,宋先生的右小臂也被蟲叮咬,留下一個小傷口,他到當地衛生所簡單處理了下。三天後,宋先生身體開始出現異樣。神志不清楚,而且還有咳血、嘔血的情況。在醫護人員半個多月的全力搶救和精心護理下,宋先生才脫離了危險。

三人被小蟲叮咬,兩人送命 夏季帶孩子外出要小心這些“怪物”

暑假到了,帶孩子們外出旅遊成了大多數家庭的共同選擇。

因為去海邊或者在城市都很熱,容易曬傷皮膚或中暑,於是一些父母會選擇到孩子去涼爽的地方,比如叢林。

而這些地方就是蜱蟲等“怪物”經常出沒的地方,所以帶孩子出去一定要格外注意!

三人被小蟲叮咬,兩人送命 夏季帶孩子外出要小心這些“怪物”

1、蜱蟲

蜱,是一種吸血節肢動物,有硬蜱軟蜱之分。常見的硬蜱呈灰色,大約半粒芝麻大小,吸血後身體慢慢變大,顏色變成暗紅。

一般來說,在叮咬後24小時至48小時,症狀較輕的可能只有叮咬痕跡,重的可能會有水泡,傷口附近的淋巴結會腫大。

人體遭到蜱蟲叮咬後,如果沒有得到有效處理,一旦引發蜱蟲病,將會導致嚴重後果。蜱蟲病是被蜱蟲咬傷後,一種較為嚴重的併發症,死亡率高達20%到30%。

蜱蟲對動物的體味比較敏感,在草地遊玩的人群尤其是兒童容易成為“目標”。

三人被小蟲叮咬,兩人送命 夏季帶孩子外出要小心這些“怪物”

2、蜈蚣

合肥一男童樂樂和小夥伴在小區裡玩耍時,在草坪上不慎被一條蜈蚣咬傷左腳大拇指,當時樂樂就被疼得淚流滿面。後輾轉好幾家醫院才得以控制。醫生說:像樂樂一樣被蜈蚣咬傷的病人並不少,曾有過一晚就接診了22個被蜈蚣咬傷的病人的記錄。

夏季是蜈蚣出沒的季節,蜈蚣白天隱藏在暗處,晚上出來活動,一般喜歡在草叢中或是潮溼的地方。

被蜈蚣咬傷後,其主要表現為局部的急性炎症,如紅腫、痛癢,嚴重的可致頭痛、眩暈、抽搐等。

三人被小蟲叮咬,兩人送命 夏季帶孩子外出要小心這些“怪物”

3、蛇

蛇也是夏季很容易出現的動物,特別是現在雨量大,氣候潮溼溫熱,蛇的出沒就會更加頻繁。

事實上,蛇類不僅出現在郊區、農田和森林,市區內一些老舊的小區、甚至是獨立的綠化帶都會有蛇出現。

所以帶孩子在小區綠化帶玩耍或是戶外遊玩時,一定要格外注意。

一旦被蛇咬傷後,應立即將傷口中的血液擠出並沖洗,然後及時打電話就醫。如果在家中發現蛇類,則可以撥打報警電話進行應急處置。

三人被小蟲叮咬,兩人送命 夏季帶孩子外出要小心這些“怪物”

4、蚊子

每到夏日, 蚊子成為許多人的"心頭大患"。 蚊子除了"嗡嗡嗡"地 在你耳邊吵個不停 一不留神還給你送幾個“大紅包”。

尤其是孩子,似乎總是格外招蚊子的喜愛,出去一趟,身上都要多好幾個包。

蚊子不僅會咬傷人,讓皮膚出現腫、癢,還可能引發細菌的傳播,所以夏季防蚊不可忽視。

三人被小蟲叮咬,兩人送命 夏季帶孩子外出要小心這些“怪物”

面對這些“無處不在的危險”,我們帶孩子外出的時候又該採取哪些必要措施呢?

其實,上面所說的幾種動物是有共性的:都喜歡在草叢出現,都喜歡陰暗潮溼的環境。

所以我們可以對應這些特點採取防護措施:

1、儘量不要帶孩子去草叢密集的地方玩耍!如果一定要去,一定要給孩子穿上防蚊褲,不要讓腿露在外面!

三人被小蟲叮咬,兩人送命 夏季帶孩子外出要小心這些“怪物”

2、保持家裡乾燥,做好室內防潮工作,搞好房屋周圍及室內衛生,保持清潔乾燥,避免堆積物品!

3、帶孩子出去旅遊時,一定要備好花露水、防蚊液等,還要準備藥膏,防止孩子被咬到後能及時處理!

4、孩子被上述動物咬傷後,一定要沉著冷靜,要請教有經驗的人幫助處理,不可因為自己的魯莽耽誤孩子的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