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 全面起航

開欄的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各部門把鄉村振興擺在優先位置,五級書記一起抓。鄉村振興正在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從即日起,本報開設《鄉村振興在行動》欄目,深入報道各地各部門在“五大振興”行動中的舉措和典型經驗。敬請關注。

盛夏時節,田野大地湧動著勃勃生機。

今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局之年。在習近平關於做好“三農”工作的思想指引下,全黨全社會積極行動,奮力推進鄉村振興。日前,全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議在京舉行,部署落實各項重點任務。

振興鄉村正當時。在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廣袤鄉村迸發出磅礴動能。

實招實策密集出臺——

把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化為有力行動

鄉村振興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路線圖、時間表後,各地區各部門黨政一把手親自上陣,明確任務書、作戰圖,高規格組建領導小組,密集出臺實招實策,一件事接著一件事地幹,將中央戰略部署轉化為有力行動。

鄉村振興,規劃先行。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編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從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調研,到緊鑼密鼓地編制階段性規劃,不僅明確了2020年和2022年的目標任務,而且細化實化了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為分類有序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重要依據。

作為統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部門,新組建的農業農村部準確把握使命任務,將工作目標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奏響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的主旋律;將工作領域從抓農業迅速轉變到農業農村並重上來,統籌推進農村社會事業、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牽頭組織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極推動鄉村文明建設。

當前,農業農村部正以編制村莊佈局規劃為重點,科學有序推進鄉村建設;以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為重點,加快健全現代鄉村產業體系;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重點,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田園風光;以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為重點,強化鄉村人才支撐;以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加快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以推進鄉村善治為重點,提升鄉風文明水平。

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一個很重要的標誌是看財政是否優先保障鄉村振興戰略落在實處。財政部編制的2018-2020年三年支出規劃中,特別強調要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穩定的資金保障。目前,財政部正抓緊制訂專項方案,加快健全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使用機制和政策,一方面拓寬資金籌集渠道,一方面引導撬動更多社會資金投入鄉村建設。

辦好農村的事,關鍵在黨。鄉村振興戰略部署以來,各地切實將黨管“三農”落到實處。山東成立省委書記任組長、省長任副組長、66個單位“一把手”參加的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廣東省委成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分別擔任組長和常務副組長,省委常委和副省長擔任副組長或領導小組成員;湖北省委研究出臺鄉村振興“21條”,在全省開展“大調研、大宣講、大推動”行動,聽取縣鄉幹部、村支部書記和農民群眾的意見建議,研究推進鄉村振興的辦法措施。

統籌謀劃科學推進——

推動鄉村實現全面振興

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鄉村?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20字的總要求。我們要怎樣建成這樣的鄉村?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明瞭路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系統推進。

初春三月,天氣尚寒。農業農村部120名黨員幹部分赴全國30個省區市、60個村,開展百鄉萬戶調查活動,主題只有一個——鄉村振興。一個月後,一組長達120萬字的調研成果出爐,既鮮活地刻畫出中國鄉村的真實風貌,又蘊含著對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認真思考。

沿著“五大振興”的方向,多省相繼出臺指導意見、戰略規劃、行動方案,統籌謀劃,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緊緊扭住產業振興不放鬆。山東以發展現代農業為方向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平度市的返鄉農民工創客利用現代科技,種起了四季可開放的牡丹,開起了牡丹花會,辦起了鄉村大食堂,在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路上闊步向前走。四川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為重點,狠下功夫念好優、強、特、新、綠、實的“六字經”,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如今,川酒、川菜、川茶、川豬、川藥等“川字號”特色品牌深受消費者喜愛。

始終強化人才振興硬支撐。湖北全省推進“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的“三鄉工程”,將目標鎖定在推動100萬市民下鄉,吸引10萬能人返鄉,引進1萬企業興鄉。從政策推動到鄉情感動,再到項目驅動和工程帶動,打開了各類人才流向鄉村的大通道,他們與新主體、新村民、新農人和新“城歸”這支鄉土人才的“新四軍”,共同奏響了鄉村人才振興的大合唱。

著力提升文化振興軟實力。吉林在鄉村振興中,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富民,讓文明在潛移默化中浸潤鄉土、滋養鄉情。全省9336個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新時代傳習所”。在這裡,農民不僅可以及時獲知“三農”理論政策,還可以學習種植玉米的新技術、管理合作社的新經驗……除傳習所外,在吉林,每個鄉鎮都有一個綜合文化站,每4個行政村,就有3個村建了文化小廣場,在白山黑土間搭起了一座座提振農民精氣神、孕育農村好風尚的鄉村大舞臺。

努力打造生態振興新風貌。浙江省堅持不懈以村莊整治為先手,一鼓作氣治汙水、一抓到底治垃圾、一以貫之治農廁,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如今正開展“五美聯創”,打造“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鎮一天地、一線一分光、一域一特色”的大美格局。

全面夯實組織振興促善治。在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方面,各地紛紛向貧困村、軟弱渙散村、集體經濟薄弱村選派第一書記、派駐村工作隊。廣東省今後5年每年選派不少於1000名優秀黨員幹部到鄉村振興一線幹事創業。山東建立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增長機制,確保每村每年財政補助不低於9萬元。制定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意見,力爭3年內基本消除“空殼村”。

深化改革探索創新——

為鄉村振興提供不竭動力

解決好“三農”問題,根本在於深化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通過改革解決“人、地、錢”的要素供給問題,全面釋放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當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正著手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農產品收儲制度和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各項改革工作。農業農村部正穩步推進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關乎農業農村發展的重大改革,其中,相當多領域的改革已經取得堅實成果。

培養三類人,激活三塊地,用好三個錢——四川省在激活“人、地、錢”上的改革舉措很有針對性。通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雙創”改革、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等,已累計培訓職業農民18.2萬人,在21個科研院所和62個縣開展創新創業改革試點,返鄉創業人員累計達58.7萬人,創辦企業14.2萬個。盤活農村建設用地和宅基地,放活承包地經營權,全省土地流轉率達36.7%。強化財政投入、撬動金融投入、引導社會資本投入,“三個錢”為四川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了重要支撐。

在解決“地”的問題上,山東將思路放在優化城鄉建設用地佈局上,為鄉村振興留足用地空間,同時正在研究盤活土地存量資源的辦法,建立省級土地指標交易平臺,土地指標收益全部用於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開展閒置土地整理,讓沉睡資源活起來。廣東則創新用地機制,用活用足墾造水田、耕地佔補平衡、拆舊復墾、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政策,推廣土地先整治、自願互換並地後流轉的做法,盤活農村土地資源。

在河北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老八趟玉米、紅谷小米、糜子谷……這些老品種正在偏僻深山區獲得新生,在都市市場裡暢銷走俏。“流轉土地是我們做老品種產業的起點,利益聯結是我們能一直做下去的保障。”農民致富帶頭人王明遠既是農業農村改革的受益者,也是基層創新的實踐者,正與億萬農民一道,為鄉村振興探索著、奮鬥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