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一些秘密

我们先来了解下月球,俗称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而且根据太阳系内的卫星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的质量比,月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月球的一些秘密

月球可能形成于约45亿年前,在地球形成后不久,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

1、分裂说,认为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自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质疑:地球的自转速度是无法将那样大的一块东西抛出去的,并且根据岩石样本进行化验分析,发现二者相差非常远。

2、俘获说,月球本来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有一次,因为运行到地球附近,被地球的引力所俘获,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地球。质疑:像月球这样大的星球,地球恐怕没有那么大的力量能将它俘获。

3、同源说,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阳系中浮动的星云,经过旋转和吸积,同时形成星体。在吸积过程中,地球比月球相应要快一点,成为“哥哥”。但是据岩石样本进行化验分析,月球比地球古老多。

4、撞击说,得到更多事实证据支持的说法是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忒伊亚”之间一次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碎片,在地球外围聚集而形成的“大碰撞起源说”,我前边文章写过地球与月球形成的文章,这里就不多说了。

5、太空船说,俄国科学家提出认为月球事实上不是地球的自然卫星,而是一颗经过某种智慧生物改造的星体,加以挖掘改造成太空船。这是根据月球空心说提出的假设,我们稍后解释。

月球是第一个人类曾经登陆过的地外天体。1959年前苏联和美国分别成功发射了“月球号”和“先驱者号”月球探测器。1969年16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驾驶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跨过38万公里的征程,承载着全人类的梦想踏上了月球表面,相信小时候我们都学过,这确实是一个人的小小一步,但是整个人类的伟大一步。

相继阿波罗-12、14、15、16和17号实现载人登月,一共有12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只有这12位登陆地外天体

月球的一些秘密

其中在阿波罗探险过程中,废弃的火箭第三节推进器会轰地一下撞在月球表面。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文件记载,设置在72公里外的月震仪测得月球表面的震动,这个振动持续超过15分钟,就像用锤子用力敲击大钟一样,振动持续很长时间才慢慢消失。回波与实心天体差距较大。同时根据从月球上采集到的岩石表明月球密度很大,但是却没有和高密度相匹配的高质量。根据月震和月球密度,月球空心论由此诞生。

我们知道月球总是只有一面对着地球。那么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而且月球背面到底有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

从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这是由于潮汐锁定造成的。在远古时代,月球自转比现在快,经过漫长的岁月,因为潮汐锁定月球的自转和公转给同步了。同步的结果就是,月球自转公转周期一致,称为同步自传,所以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冥王星与其卫星“冥卫”之间,相互都是同步自转。

同时由于

天秤动和视差,从地球重复的观测,仍可以看见月球总表面的大约59%。天秤动主要的成因是月球轨道的离心率造成的轨道速度变化。视差是几何学的效果:是在地球表面上相对于地月中心联线的偏移量,而因为这个关系,使月球在我们的地平线时,可以多观察到月球表面的一点边缘。

1959年10月7日,前苏联的太空船月球3号传回月球背面的第一张照片,东方海是解析出的18个地形特征之一涵盖到三分之一从地球看不到的部分。

1968年的阿波罗8号一次绕月球航行的太空任务,人类首度亲眼看见月球背面。

2010年12月21日,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器(LRO)日前拍摄了一组惊人的月球远侧照片,红色区域地势高,蓝色区域地势低,展现布满陨坑的月球表面。这些照片的清晰度是以往所拍月球远侧照片的106倍,其所呈现的细节精细程度创下历史纪录。

月球的一些秘密

不管照片还是人类看到的月球背面都是大量陨坑和崎岖不平的地形。月球背面的环形山,密密麻麻,一个挨著一个,而且月球上大多数山脉也分布在背面。月球向着地球这一面,环形山出奇的少,而且山脉也不多,几大月海占据了相当大的面积,而且月海平坦得像桌面,找不到一个环形山。环形山就是陨石下击造成的“星伤”。月球的地貌明确告诉我们:来自宇宙深处的陨石,都比较集中地击在月球的背面。

你们觉得月球还存在哪些秘密,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讨论,一起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