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茶葉店或菸酒店沒什麼客人

菸酒不分家,喝酒的人多都有抽菸的習慣,而抽菸的也每每與酒為伴,可是,酒席上,飯桌上都有茶的影子。不喝酒的人往往會說“以茶代酒”,人們的潛意識裡,茶也可以解酒,這樣,菸酒茶成了離不開的仨兄弟,也可成了當下無論農村還是城市最大的消費市場。煙店專賣店、茶葉專賣店開了一家又一家,看似客流很少,可關門停業的卻不多。

為什麼茶葉店或菸酒店沒什麼客人

網友王新勇河北錦策創始人:

本人做過酒的經銷商,告訴大家真實情況。

第一:真想掙錢,從銷售模式上說靠零售只能維持生計,必須靠團購,而且生意越好的店面背後的團購越牛X。你想想團購的人有幾個去店裡買的,一個電話直接送貨上門,早放後備箱或者直接送到酒店了。所以很多店沒啥客人但是生意很好,我們原來有個經銷商就是所有飯口零售最旺的時候都不開門,不想費那個勁掙那小錢。一年光靠團購做個幾百萬沒問題,所有飯口都去公關了,你懂的。

第二:所有產品按照單品利潤看茶>酒>煙,但是酒最掙錢,為啥?因為量大,尤其是團購和婚宴,而且單瓶利潤高。所以賣好酒才能真正掙到錢。茶雖然利潤率好,但是總歸消費頻率沒有菸酒大,但是利潤率真的很高很高,門道也最多,商業機密不便透露,不過這也是中國茶葉沒能成長出象立頓這樣世界級品牌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第三:消費模式上說菸酒茶不分家呀,團購客戶都有需求。尤其菸酒不分家,喝酒的人幾乎都抽菸反之亦然。團購和婚宴都是一起拿呀,而且量很大喲,頻率也很高,大企業招待需求那是很大的,有幾個大單位和婚宴總管的客源,店就養住了,很滋潤。

第四:從產品上說,煙是流量產品,單品利潤低但是沒有不行沒沒客源了,煙是產生進店頻率最高的商品,你沒見老闆和收銀基本是和煙在一起。但是煙的量上去了,維持日常費用基本不大,量和現金流還是很大的喲,一個月上千條煙的店比比皆是,你不抽菸可能體會不到。酒是利潤大戶,不僅是銷售利潤,最重要的是還有返利和陳列費。好點的店單單陳列費養店就沒問題,一個月一個品牌一個陳列面上千的費用,大部分可達到陳列產品1:1的比例返陳列費。關鍵是你要有團購客戶量衝上去廠家才願意投,量越大談判能力越強。

第五:菸酒茶是節日消費最強的產品,一年裡就主要靠中秋和春節,告訴你酒的兩節消費能佔到全年的60%以上。所以平常沒啥人很正常,老百姓們消費集中在兩節,你春節再去看看。還有一點說下買中高端酒一般不要去超市和酒店,就去菸酒店,真心便宜些,別問我為啥,這也是商業機密範疇的。

第六:茶的話核心利潤不在銷售,和菸酒一樣靠團購和送禮。還有就是茶室的體驗消費和商務需求,有幾個賣茶的沒茶室,不明白自己去體驗下。還有喝茶的一般是喝完酒之後,這個時候你要麼在上班要麼後半夜已經睡了。另外茶室的作用是在做客情,溝通感情用嗒。沒事了邀請大客戶去喝喝茶打打牌。

總之菸酒茶掙錢靠團購而非零售,主要不靠掙老百姓那點小錢重點是政商大客戶招待及各種宴會辦事的大錢!當然在中國很重要的一塊消費是送禮呀!重點也不是咱老百姓節日走親訪友那點,否則茅臺五糧液和上千元一條的煙都賣哪裡去了,你懂的。至於有些店賣點假煙假酒,回收購物卡及名煙名酒發點”橫財”,可以無視。這種旁門左道不入流,做不大,不是主流菸酒店乾的事情,正事兒都幹不過來呢。

你看菸酒店人不多,不等於人家沒幹活,不掙錢,那些平常沒啥人,有時還總是不開門的,可就是不倒閉的,都是大商戶。現在懂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