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案|青島市原市長助理:借地生財,爲情所困,忘記初心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私自轉載或篡改造成的一切後果由轉載人自行承擔,特此聲明。)

作者 | 陳名海

原青島市市長助理王雁才華出眾、精明強幹,歷任青島市貿促會會長、青島市嶗山區副區長、區長、區委書記等要職。從普通幹部到副廳級領導,對於無背景無後臺的平民子弟來說,堪稱火箭速度,仕途奇蹟。王雁在擔任青島市貿促會會長期間,為該市引進了若干外企和數以億計的外資,榮獲多項榮譽。這樣一個政壇耀眼明星,卻坐了過山車,妻子和他離婚,其本人因受賄罪被判處死緩。“政壇明星”王雁為什麼大熱大冷,驟然間從高官淪落到重刑罪犯?一言以蔽之:忘記初心,不得善終。

舊案|青島市原市長助理:借地生財,為情所困,忘記初心

青島原市長助理王雁在庭審中

“過度表現”妻心冷

1977年,王雁離開軍營,轉業到青島市一家銀行工作。小夥子帥氣俊朗,待人熱情,不久就和單位一位美麗的女同事姜如潔結婚,一起經營幸福的小天地。開始時,夫妻恩愛,相敬如賓。

1985年,30歲的王雁調到青島市外經貿委,擔任外國管理處處長,開始了十幾年的政治騰飛生涯。但隱患開始埋下——已是青島市某大銀行中層幹部的妻子姜如潔也調到外經貿行業——青島進出口公司。

夫妻倆在一個系統,另一方又擔任領導職務,這會帶來很多尷尬。按照規定,涉及另一方提拔重用時,必須執行迴避制度。王雁此時嚴格要求自己,從來沒有特別關照妻子。妻子不僅沒沾上光,還因迴避制度而影響了升遷。妻子開始時還能忍耐,時間長了,心生不滿。

2001年10月,剛進入中年的王雁晉升為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委書記。王雁對工作全身心投入,卻總是不顧及自身條件,忽略家庭經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讓房。

王雁前些年非常清廉,再加上妻子從事外貿工作常駐海外,王雁也就一直沒考慮買房,一家三口擠住在姜如潔母親的小房內。女兒逐漸大了,竟然還要和姥姥居住在一起。姜如潔對丈夫怨言很大。她天天盼望丈夫單位分房,望穿秋水。這一天終於等到了,但王雁竟然把房子讓給別人了。

妻子非常失望,要求帶著女兒移居美國。這像串鋼針,深深地刺痛了王雁的心,使這位一向很少考慮家庭的“超級模範”開始反思了。

送妻鉅款補虧欠

王雁逐漸地大權在握,擔任青島市嶗山區區委書記兼區長、青島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委書記、青島市高科技工業園管委會主任兼黨委書記、嶗山風景區管委會主任、嶗山區武裝部政委,被稱為“七個一把手”。身兼這麼多要職,在監督機制不健全的環境中,想以權謀私可謂易如反掌,用他的話講,撈一個億也很容易。

有一天,山東省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老李找到王雁,想拿下一塊土地。王雁和老李是多年的好朋友,他輕描淡寫地說了句話,李董事長就順利地取得了土地使用權。同年11月的一天,老李給王雁送來50萬元鉅款。王雁感到自己這麼多年對妻子和愛女很少盡到責任,現在有條件了,那就多給她們些錢,讓她們過上好日子。這50萬元王雁全部交給了妻子,妻子欣喜收下,心安理得。

王雁想撈錢,只有通過給人辦事得好處。他收取的絕大部分賄金,都與他利用職權為房地產商在土地出讓審批過程中謀求利益有關。如某個房地產商給王雁在美國讀書的女兒寄去了40萬美元。王雁投桃報李,讓這商人非法得到土地,獲得數千萬元的暴利。

國家嚴格禁止非法徵用土地和違規佔用耕地,但王雁卻公然違反土地管理的有關規定,把嶗山區土地審批權牢牢地握在自己手裡,大肆批地斂財。王雁外經貿知識淵博,但法律知識空白。他認為只要不是勒索,只要沒有具體事由的約定和承諾,就應該算是朋友間的人情往來。

做了一段時間“清官”的王雁,一旦打開貪慾之門,比別的貪官還要瘋狂,對錢物有種飢不擇食感覺。他不僅收錢,對電子產品也照收不誤,筆記本電腦、打印機,來者不拒。

黨和人民早就給了王雁悔過自新的機會。他被舉報後,被迫將所受賄賂1萬美元退回。但他並沒有以此為戒,而是風聲一過,濤聲依舊,我行我素。

檢察機關查明,短短2年時間,王雁收受13個房地產商的賄賂,共計人民幣496萬元。所有這些錢,王雁全都分文不少地交給了妻子,甚至在歸案後,他的個人存摺裡只有2.2萬元存款。

畸戀導致夫妻散

2001年年初,青島市舉辦了一場招商會。氣質不凡的王雁引起了一位風姿綽約的香港女商人李斯絹的關注。一個三十歲出頭的香港女富商,一個四十多歲的山東副廳級領導幹部,就這樣奇妙地雙雙落入情海,卻未認識到這是一份不正當的畸形情愛。

如果說王雁第一次收受鉅額賄賂是為了責任感而彌補妻子和女兒的話,那麼當他背叛了妻子後,愧疚感和憐憫感就進一步加深了。他想到妻子一個人在異國他鄉的孤苦伶仃,想到妻子情感上的需求和渴望。他越想越覺得對不起妻女,他想用更多的金錢來向妻子贖罪。在這種愧疚感的驅動下,王雁加快了以權換錢的步伐。

王雁妻子得知此事,心也徹底冷了,不想再維持這天涯海角、貌合神離的婚姻。二人協議離婚,妻子帶著女兒,幾乎席捲所有的財產,外加王雁送的鉅額贓款,飛往美國,開始了新的生活。她到底帶走了多少錢,至今還是個謎。

為1萬美元而翻船

山東省青島市高科園位於嶗山區內,依山傍海,被當地人稱為"黃金海岸",自然受到開發商的青睞。大批房地產開發商蜂擁而至,他們攻關的主要目標正是區委主要領導王雁。

一名實力較弱的外商在青島高科園買下一塊地,王雁承諾協調解決開發小區配套設施問題,收受了1萬美元。據王雁說,他在臺灣辦事時,這位外商哭著喊著非要送給他錢,說權當借給他。他被糾纏不過,只好先收下,打算回來歸還。但據外商說,王雁向他索賄,而且口氣生硬:“他問我,他要的錢有沒有帶來?我說帶來了。他接過以後,連聲謝謝都沒有,好像是欠他似的。”兩相比較,外商所言真實性更高。

但這外商後來因資金週轉困難,沒有很好開發,這塊土地一直閒置。按照相關規定,土地閒置超過2年,政府可以無償收回。據王雁供述,該外商竟然異想天開地希望政府回購,但被王雁拒絕。王雁親自協調,把這塊土地協議出讓給了另一家與之關係密切的開發公司。

己身不正,授人以柄。一封反映王雁收受賄賂1萬美元、為房地產開發商低價出讓土地提供幫助的舉報信飛往中央相關部門。國土資源部十分重視,很快就將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違法批租地事件,列為全國五大土地案之首,進行秘密偵查。

最高人民檢察院也關注到這起事件。2003年10月8日,山東省人民檢察院接到最高檢轉來的舉報信,檢察長高度重視,責成分管反貪的副檢察長馬上組織精幹力量查辦。

但奇怪的是,檢察官們幾次奔赴青島,舉報人都避而不見,而且調查到的該市官員和百姓都強烈反映王雁清正廉潔!檢察官們凍結了王雁的銀行存款,但其賬戶上只有2.2萬餘元。

檢察官傳訊王雁,對他宣講法規政策。王雁面帶微笑,解釋說自己在嶗山區主政期間,得罪了一批人。某些房地產商對他恨之入骨,不惜編造犯罪事實,羅織罪名,妄圖對他打擊報復。至於那1萬美元,確實某外商送過,但被他嚴厲拒絕。

眼看偵查陷入僵局,關鍵時刻檢察官們向舉報人亮明身份,講清利害關係,舉報人終於同意見面。

舉報人提供了重要證據。原來那1萬美元是王雁得知自己被調查後退回的,這已經構成犯罪。拿到第一手證據後,山東省人民檢察院以受賄罪對王雁立案偵查並刑事拘留。

出爾反爾玩翻供

被刑拘的王雁仍然很傲慢,全盤否認曾受賄,堅稱自己受到誣陷。

這時,另一個辦案組傳來好消息,已經落馬的某相關部門負責人供認,王雁接受過房地產商的鉅額賄賂。山東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高度重視這一線索,成立了王雁專案組。檢察官們從青島奔赴全國各地,尋找失蹤的房地產商。很快,相關房地產商紛紛向檢察機關交代或舉報,王雁受賄事實被檢察官們掌握了。

專案組在公安機關配合下,不辭辛苦,天南地北四處奔波,先後抓獲了向王雁行賄的幾個房地產商人以及干擾辦案者。

當得知很多行賄者已經被抓獲,王雁頓時失去底氣,情緒開始低落,不像開始時大談自己的豐功偉績,而是變得沉默不語。

經過反貪幹警的思想工作和心理戰,2003年10月22日上午,酷愛書法和詩詞創作的王雁開始了人生中別樣的寫作,反思過去,以求得到最後的寬恕。他連想帶寫,整整一天。到了深夜,房間裡的燈還亮著。

世上的事情很少直線型發展,常常一波三折。春節前夕,檢察官再次提審王雁,希望他說服前妻退回贓款。但王雁卻全盤推翻了以前的供述,說那些話是為了爭取從寬處理而誇大其詞的,現在要換個說法了。春節後,檢察官們再次提審,王雁對以前的供述更是一推六二五,又變得頑固不化起來。

顯而易見,有人幫他串供,使之心存僥倖,鐵了心翻供。

舊案|青島市原市長助理:借地生財,為情所困,忘記初心

畸形的愛讓他加速滑向深淵

幫王雁翻供的是個女人,她就是和王雁一見鍾情的女港商——李斯絹。

2004年春節前夕,多方打聽的李斯絹終於得知王雁被關押在某看守所。又喜又悲的她,一邊哭一邊寫信,詢問他到底幹什麼了,並表示無論結果怎樣,都會等他。

農曆臘月十三,李斯絹趕回青島,得到有人帶來的王雁字條,裡面詳細說明了收受賄賂的幾筆主要事實。李斯絹此時才明白原來傳聞都是真的。李斯絹聽人指點,說王雁希望她先設法籌款退贓。這位痴情女子毫不吝嗇地決定,盡最大努力籌資。

她和王雁的母親都寫信給王雁的前妻,希望她能配合退出贓款,卻遭到了拒絕。

得知王雁最大的一筆受賄款就是收受某房地產商40萬美元,李斯絹馬上飛回香港,把旗下很多物業登報拍賣,兌換了40萬美元存在賬戶上,希望儘快還給那商人。但是,世上的事情不是有錢就可以擺平的,那行賄的商人始終不願見李斯絹。如她馬上把退賠鉅款全上繳檢察機關,毫無疑問會幫助未婚夫大幅度地減刑,但她沒有那麼做。

她分兩次送了5萬元給有關人員,得以傳遞紙條,互通信息。然後,她又和聘請的幾位律師反覆商討,研究對策。她自以為得計,卻不知越辦越糟糕。

專案組很快發現有人洩露秘密信息,遂果斷決定,將王雁異地關押,同時展開為什麼能串供的調查。

李斯絹再也打聽不到王雁的消息,一籌莫展。此時有個號稱神通廣大的人士出現了,聲稱能“撈出”王雁,但需要錢打點。病急亂投醫,王雁老母親毫不猶豫地拿出全部積蓄30多萬元交給此人。結果杳無音信,此人突然“蒸發”了。

事實證明,李斯絹的“撈人”行動不僅於事無補,反而把已經掉進深淵的王雁又狠踹了一腳!她既然有經濟實力,完全應該代替王雁前妻還上全部贓款,但必須上繳給司法機關。如果她這樣做了,王雁就會得到從寬處理。

同是因受賄而落馬,很多貪官能夠積極認罪悔罪,全部坦白,積極退贓,檢舉揭發他人罪行,所以,即使他們受賄數額遠遠高於王雁,但仍然能減輕處罰。例如,在王雁之後落馬的原山東省委副書記、青島市委書記杜世成,受賄財物摺合人民幣626萬餘元,被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現在王雁出爾反爾,缺乏足夠的認罪誠意,自然難以得到從寬處理。

舊案|青島市原市長助理:借地生財,為情所困,忘記初心

鐵窗懺悔為時晚

在檢察官們的幫教下,自作聰明的王雁終於徹底醒悟,整日傷心流淚。

王雁擔心母親和女友的結局。2004年2月13日,他給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寫了一封信,請求對她們從寬處理:“我的母親和未婚妻,是當前支撐我堅持生存下去最重要的兩個親人,這次因為我的事而四處奔波,如果再受到新的刺激和打擊而遭遇不測,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我是可以想見的……寫到這兒我已是淚流滿面。”

王雁在法庭上也是追悔莫及,話語凝噎,幾度中斷。但國法無情,悔之已晚。

2005年1月11日,王雁因受賄496萬餘元,被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王雁沒有上訴。他在獄中深刻反省,寫下大量凝聚淚水的心得。

王雁醒悟到,自己插手批租土地除了經濟原因之外,追求政績也是一個原因。作為地方領導,要想在任期內幹出“看得見”的業績,抓城市改造、房地產開發是最快捷的,當地政府稱之為“經營城市”。以地生財,城市美了,個人也能在政治和經濟上得到雙重實惠。

王雁終於認清商人本質:“回頭看,作為領導幹部應有清醒的政治和法律頭腦。因為以成本核算為天性的開發商,即使是朋友,也絕不會把錢往水裡扔。如果我不是手握審批大權的領導,相信最親近的朋友也不會送錢送物。”

王雁承認,一些地方領導在政績、人情和謀利心態的驅動下,很容易被“俘獲”,與開發商結成利益集團。開發商向官員“攻關”有一個突出特點,即先是託人牽線,請你吃飯,交朋友,鋪路子,“很少有領導幹部不熟悉就與開發商直接權錢交易的”。

他回憶起,曾有個開發商,聽說他的孩子考上中學後,要就近送一套房子給他,他拒絕了,最終是將“房改房”與其作了置換。接著,開發商又要送給他幾十萬元“裝修費”,遭拒絕後,又送來液晶電視等家居用品,並稱“再推辭就做不了朋友了”,他最終半推半就地收下。

王雁說:“這是一種漸進式的‘攻關’軌跡:由陌生變熟人,最後成為過從甚密、失去原則辦事的朋友。”他哀嘆,房地產商的“土地公關”防不勝防。

讓前途遠大的廳級領導“千里大堤”崩潰的“蟻穴”是什麼呢?答案是:高於一切的親情。親情人人都有,特別是父母與子女之情,顯得尤為重要。但前提是,維繫親情必須有底線,絕對不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而政壇明星王雁恰恰是踐踏了這個底線,一再地觸犯法律,鋌而走險地為妻子和女兒撈錢。親情壓倒了良知和法律,最終只能付出巨大代價。

(文中主人公的前妻和新女友為化名,某些信息做了技術處理)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私自轉載或篡改造成的一切後果由轉載人自行承擔,特此聲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