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制裁美國,美國經濟會怎樣?

手機用戶56065945066



世界上不可能會有"絕大多數"的國家全面制裁美國經濟,因為有能力在經濟上制裁美國的國家只有幾個。主要對美國造成影響的就是歐盟、東亞、北美洲。要知道經濟制裁是相對的,制裁美國,美國也會反制裁,其中能和美國長期進行經濟制裁而抗衡一段時間的也只有中國了。原因很簡單,中美貿易量足夠大,但在各自的總額中還沒到生死存亡的程度。雙方的承受力極強,遠超世界其它國家。

與經濟制裁直接相關聯的也就是進出口貿易,美國仍然是世界進出口排世界第二、第一的國家。因此,要看經濟制裁對美國的影響,可以從進出口貿易量和產品來分析。

中國目前是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一年與美國在商品和服務方面的貿易額就可以達到6630億美元。中國2015年出口到美國的總額就可以達到近5000億美元,這一數據比其它任何國家與地區與美國貿易的數據都要高。對於中國來說,對美貿易依賴度較高的初級品製造業和機械產品出口將受美國貿易政策直接影響。

美國與加拿大的貿易額可以達到6620億美元,僅僅比中國少10億美元,但是加拿大也是美國最大的商品出口市場,每年美國近15%的商品和服務都出口到了加拿大,總額可以達到3370億美元。

墨西哥是美國第三大貿易伙伴,與美國每年的貿易額可以達到5860億美元。 官方公佈的貿易數據顯示,中國、墨西哥以及加拿大三國與美國的貿易總量目前已經達到了1.9萬億美元。美國每年全球貿易的總額為5萬億美元左右。 日本、德國、英國以及韓國與美國的貿易額排在墨西哥後面。這幾個國家與美國的貿易額加起來可以達到8840億美元,遠遠超過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額。

因此可以看到中國、墨西哥、加拿大和日德英韓七國佔到美國進出口貿易的60%,所以"絕大多數"國家是沒有能力制裁美國的。我們再看這七國。

加拿大和墨西哥出口高度依賴美國,2015年對美出口分別佔總其總出口的81.2%和76.7%。因此,如果美國對這兩國實施反制裁的話,這兩國就完了,所以他倆沒能力也不敢對美國進行制裁。

中國、德國和日本也將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它們對美國的出口依賴程度分別為18.0%、9.5%和20.2%。從這三國看,他們對美國是有制裁能力的,但因為政治原因,日本,英國和韓國可能會對美國有貿易摩擦,但不會和美國進行經濟制裁上的對抗。

只有中德兩國,有制裁美國的能力。但德國與美國的貿易量不到美國總量4%,因此她的能力很有限,又因為國土小,資源不足,更重要的是歐盟可能拖她後腿。綜合來看,德國也不具有長期對美國進行經濟制裁的能力。

最終也只有國土面積,資源和美國差不多,經濟基礎紮實的中國能美國進行長期對抗了。

下面再看貿易產品

美國主要出口商品為:化工產品、機械、汽車、飛機、電子信息設備、武器、食品、藥品、飲料等。

主要進口商品是:食品、服裝、電子器材、機械、鋼材、紡織品、石油、天然橡膠以及錫、鉻等金屬。

美國出口多為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進口多為原材料和初級加工品。這種貿易結構是最具優勢的。出口產品競爭力極強,往往無可取代,例如飛機、電子設備、機械、武器等在全世界也很少有其它國家能生產同等產品。

因此,美國的產品對許多國家是剛需,你不可能不買,除非你不想發展了。例如機械尤其是醫療器械,我國落後美國至少30年,如果沒有美國器械,我們醫療水平將大大降低,與世界發達國家越差越遠。還有信息產品,例如芯片,如果沒有美國芯片,我國怎麼可能會有高度繁榮的電腦和手機行業,我國芯片落後美國20年,難道要等芯片國產再發展嗎?

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經蓄勢待發,我國如果不能借勢而上,就仍是一個追趕者,無論美國對我國如何敵對,我國都應該盡力獲得外國先進技術,儘快推動我國科技發展與創新。實力才是硬道理,如果連制裁美國經濟的能力都沒有,如何成為世界強國呢?


要飛的電影


我是布衣閒人808。我來答。

“全球化貿易”最先是美國提出的。我印象中提的最頻繁的是2001年後,那時我國剛剛加入WTO,正式融入世界貿易體系;之後的6、7年時間我國的經濟基本上保持了10%以上的年年增長,最高的好像達到過14%多點的複合增長率;不單我國經濟發展是這樣,2001年——2007年,世界各國經濟基本都保持了增長(除了阿富汗和伊拉克),大家都有錢賺,其樂融融。正是在那幾年,全球化採購、全球化投資、全球化貿易等等,“全球化”成了一個熱門詞彙。在這個大背景下,源自華爾街的金融創新令美國的金融衍生品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金融產品看的人眼花繚亂,結構複雜,利潤可觀;與此同時,美國的製造業紛紛在東亞、東南亞、墨西哥、巴西投資建廠,利用當地資本短缺、土地人工等成本優勢擴大生產,全球採購,全球銷售。

2006年,美國製造業佔GDP比重由1960年的27%下滑到了13.8%。

2008年隨著安然公司、貝爾斯登、雷曼兄弟等公司的相繼破產,源自美國的次貸危機演變成了波及全球的金融風暴。

2009年,各主要經濟體為挽救世界經濟之前的繁華,齊心協力,紛紛扭轉之前的金融政策,相繼推出了力度很大的“量化寬鬆”政策,暫時止住了世界經濟大蕭條的發生。

之後的幾年,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又推出了多輪QE........由此也可見,源自2008年的金融風暴對美國經濟的傷害之深。

2015年,美國政府宣稱美國經濟進入“微弱復甦”,終於不再量化寬鬆,美元進入加息週期。

雖然如此,2017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世界各國對外債務排名顯示,美國的外債仍然以18萬億美元位居榜首。

2018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是警告,全球負債已經達到全球GDP的225%,超過了2008年次貸危機時的水平。

不管是誰借誰的錢,總會有債權人,總是要給人家還的。怎樣才能還錢呢?一個方法是賣農產品、資源等,但一國資源總是有限的;另外一個就是技術創新,生產工業品,創造財富。難不成又搞金融創新或印錢?

眾所周知,目前的東亞—東南亞已經是全球第一大工業品產出地,雖然自奧巴馬第二任期開始的“美國製造業迴歸”政策一直延續到特朗普政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因為全球分工、全球採購的體系已形成十來年,基數龐大的低端工業品製造及生活消耗品仍然需要東亞、東南亞、歐洲、墨西哥、巴西等國的配套供應,更何況美國也還需要世界各地資源、能源等供應。這是目前全球製造業的現狀。

更嚴重的是,GDP比重佔比高達75.3%的美國服務業也是依附於全球貿易的。沒有了與全球他國的製造業的包括金融服務在內的貿易依存,美國發達的服務業產業為誰服務?從何處產生服務附加值和利潤?美國本土高端製造的工業產品誰來配套?低端產品誰來供應?另外,美國龐大的金融資產又如何依附?怎麼解決利潤?


所以,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如果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制裁美國,斷絕與美國的經濟往來,美國經濟絕對會崩潰!

1、美國的製造業不可能獨自存活;

2、美國的服務業無處依附,GDP佔比最高的服務業首先萎縮;

3、美國龐大的金融衍生品資產也失去根基,華爾街投行也會破產;

4、美國政府和人民遠超GDP的負債將無法償還,美元信用將坍塌,美元會一文不值。

...................

連鎖反應後,美國將一地雞毛,四分五裂也會成為現實。(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告刪)

答題有點長,謝謝各位耐心的閱讀。如果喜歡,歡迎點贊。有不同意見也歡迎留言探討。


布衣閒人808


不是沒有可能,而是這種事情現在已經在發生。美國單方面挑起了與世界各主要經濟體,包括其盟友在內的貿易戰。各國都出臺了對應措施,以增加關稅限制美國商品進口。所謂的貿易戰,也可以理解為制裁與反制裁的較量。

特朗普依仗世界第一經濟,政治,貿易,軍事強國的地位,在全世界推行霸權,實現孤立的單邊主義。破壞了世界貿易規則,侵害多數國家利益,打破了現有貿易體制內的平衡。激起了大部分國家的不滿和反制,這些也可以看做是對美國的某種制裁。

特朗普推行的一系列政策,看似一切為了美國利益,也許一時會為美國爭取一些利益,但從長遠考慮,特朗普消費的是美國國家的信譽,實行的是孤立主義,在奉行多贏的國際環境下,沒有特朗普的市場。這種倒行逆施的零和思維,必然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失去了盟友,丟掉了市場。美國的經濟必然會受到大的影響。


無奈且向上


要麼崩潰、要麼衰退……還能怎樣?


看看我們隔壁就知道怎麼回事了,當然,美國的工業製造能力與內需肯定比我們隔壁強,但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各行各業實際都離不開全球經濟的影響。

美國也是如此,像汽車、飛機、船舶美國只要想都可以造,自給自足也沒問題,但這些都需要全世界各企業相互協同提供零部件與機械加工器械,說白了就是美國可以造包括飛機在內的一大堆工業產品,但是需要全世界其他國家提供零部件和加工器械,如果沒了全世界那麼多相關零件、加工企業的支持,美國就要從最基礎的地方重建,甚至連個“專用螺絲”都需要再建一個螺絲製造廠來生產,但這樣一來,最終成品的成本會高到誰都受不了。

就拿簡單的“lphone”手機來說,“天真”在以前關於“我們禁止銷售lphone”的問題中曾解釋過的,僅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就提供了lphone40%的相關配件,如果我們不和美國合作,蘋果就要找別的企業來生產代替這40%的零配件,如果全世界都不和美國合作,那蘋果就只能在美國國內自己找或者自己生產,有現成的零部件還好,要是沒有現成的零部件那就需要重新建廠、重新研發、重新培訓加工製造員工、那這個成本就是天價了。

圖注:lphoneX的零部件供應商列表。

而“美國製造業空心化”的問題也就是源於此,美國不是沒有製造工業產品的能力,只是目前把這些產品都外包給別的國家去做了,自己的製造加工企業都荒廢了,它只需要躺著收取專利費就行,就像美國的造船業一樣,二戰結束後美國的大型船舶訂單都交給國外來做了,自己就剩下六個大型船舶製造廠,而其中只有一個弗吉尼亞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能造航母,並且這六個造船廠還是指著美國軍方的訂單養活著,除了軍艦外平時就造點幾百噸的小漁船,大型民用船舶壓根就沒訂單。

圖注:現在美國能造航母的就剩一個“紐波特紐斯”了。

但是當全世界都不和美國合作的時候,那它就只能自己來做,那自己做的話就像前文說的一樣,一整套從新下來那成本就是天價了,別的不說美國國民購買同樣產品的支出就必然要上漲,這就是“通貨膨脹”,說白了就是“同樣面值的鈔票購買力下降了,錢不值錢了”。

這就要涉及到金融的問題了,而美國曆次經濟危機無外乎就那幾種情況:工業製造業的衰退、金融體系的崩潰、石油危機,而這三種情況美國都離不開國際社會的支持。

過去美圓與黃金掛鉤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為什麼會崩潰,就是歐洲各國拿著黃金擠兌美國的原因,所以後來美國用美圓與石油掛鉤,而現在要是全世界都和美國過不去,美國上哪裡弄石油去?八十年代中東油價漲了點,美國都出現經濟危機了,現在徹底離開中東都石油輸出,美國還不要翻天嗎?

所以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其實誰都離不開誰,但憑自己是玩不轉的,美國也不例外!
圖注: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說,特朗普現在的做法就是要把美國給“玩死”,就是因為地球離開誰都能轉,但是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誰真離開的話,自己和別人就鐵定都要受傷,就是看誰更能“挺住”了。


天真小科普


謝遨,全世界聯合制裁美國,美國的損失是巨大的而且有些損失很難逆轉。首先我們要弄清支撐美國強大是由哪些因素構成,很多經濟專家都認為由四大支柱組成,一高科技二軍事霸權三金融霸權也叫美元霸權四國際話語權。從這裡不難看出其它三樣霸權最都離不開美元霸權支撐沒錢一切無從談起,世界各國最恨美國是什麼?被美剪羊毛,從各國所持美債i可見一斑,更不用說金融美元石油美元,如今川普為首的美政府像瘋子一樣向全世界開火,世界各國也根據各此實情對美加徵關稅,並拋出美債,其結果是美市場物價上漲加重美民眾負擔,部分企業快速逃離美市場,其中哈雷摩把更是最明顯例子,隨著美元信用的下降美國剪全世界的羊毛日會慢慢失去而且很難逆轉,首先從石油美元開始眾所周知多國已開始拋棄美元的石油結算,相信未來美元逐步走下神臺,人民幣逐漸國際化,美向全世界開火害人更害已。


wwe258147


你想太多了,目前基本沒有可能性。首先美國是世界最大的市場,損失了對經濟損傷很大;其次美國在許多高科技成果處於壟斷地位,許多根本沒有替代產品;第三國際形勢不允許,以日本韓國為例,它不敢制裁美國;第四,軍事力量的保駕護航。如果真走到那一步,必然國際上派系對立嚴重,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如果說那天有國家超越美國成為全球霸主,那才有可能實現制裁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