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角:講戶口,講家世,講學歷,就是不要講感情

最近,我在微博上看到了許多廣場相親角的視頻,在視頻裡面,我們可以看見,在廣場的相親角上,有許多的大叔大媽聚集在一處,一把把傘撐開,上面貼著的,都是自己孩子的信息。

但是無論是給自己家的兒子還是女兒徵婚,每張紙都不離:戶口、房產、學歷、家世清白等等的信息,大叔大媽們都像是在菜市場挑白菜一樣,左看看右看看,挑挑揀揀,甚至是還有人自己就來相親一角,戴著一個口罩,舉著個牌子的大有人在。我在想,這些大媽大叔的孩子,是否是知道自己的底細被如此明目張膽地展示呢?若是知道了,那會是怎樣的心情呢?

相親角:講戶口,講家世,講學歷,就是不要講感情

一個在相親角幫兒子找對象的父親的的說法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說,他自己以前也是相親認識自己的妻子,但是現在不同了,太難找了,用他的原話說便是:“講戶口,講家世,講學歷,講相貌,就是不講感情。”

的確,有經驗的媒人更是告訴視頻裡面的記者,大多都是女性多,男性少,而且有九成的女性,都會要求有房,但是九成男性卻沒有房,自然是很有看得上的。我便想起了一個說男女關係的段子:講感情你就認真了,認真你就輸了。

相親角:講戶口,講家世,講學歷,就是不要講感情

婚姻對於我們來說,似乎已經不是愛情的結合體,而只是一種利益的交換方式,你能給我戶口本房子,我能給你安定。在外國,更有些人結婚也只是為了稅收優惠,相互拼湊在一起,相互之間沒有任何感情。在聊到婚姻的時候,我們變得利益化了,只談房子戶口學歷家世這種所謂的身外之物,而不談我們心靈的交流,我們之間的感情,婚姻變得無關愛情。有的人便說:現在的人都是膚淺的,只看重這些和婚姻無所關係的身外之物。

但是,恰恰相反,我反而不認同這類說法。我的理解是,當我們有物質基礎的前提上,我們能更好地培養一段感情,反而我覺得這樣的做法更加地理智,用小說《小時代》顧裡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沒有物質的愛情就是一盤沙,走走就散了。在物質的前提下,我們能夠更加投入地進入一段感情之內。這是一段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後代負責的感情,那麼,為什麼不談這些身外之物呢?

相親角:講戶口,講家世,講學歷,就是不要講感情

我其實特別欣賞一位在相親角里面自己為自己相親的一個月薪幾乎兩萬的男子,說起自己的要求,他說:“不要愛情!絕對不要愛情!愛情太傷人了!”已經看過太多的因為愛情而在一起閃婚的人,剛開始轟轟烈烈,非你不嫁,非我不娶,到最後孩子都已經有了,卻是因為一些家庭瑣事,比如婆媳關係,經濟上的空缺而匆匆離婚。橫亙在婚姻面前的,並不是只有你們是否相愛,而是,你們兩個的經濟條件,是否足以給你們後代一個安穩的未來,步入婚姻之後,你們是否會因為沒有安身之所而流離失所,為了能讓自己活得好一點,為什麼不考慮清楚這些所謂的身外之物呢?

相親角:講戶口,講家世,講學歷,就是不要講感情

照我來說,婚姻是互補,不是單純只是心靈上的互補,而是我缺的,你能給我,你缺的,我也能給你,是一種交換關係,我們因為這種互補關係而互補。不是說不想要有愛情的婚姻,而是若是沒有愛情,卻能夠給你你想要的物質補足,另外培養出另外一種不是愛情的感情,或者說是親情,也並不是一件壞事。

何必嘴上說著愛情,將戶口本家世學歷當做自己的假想敵。

或許有人說,那麼你肯定找不到對象,因為從來沒有完全能符合你要求的人。我的回答是,若是我能夠接受一輩子孤獨終老的後果,那麼,結不結婚對於我們來說,其實也並不是無關緊要的事情,深諳得來不易,得之我所求,不得也是我所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