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在20歲的日子裡,把生活過成了59歲的樣子

最近看到一位日本的女明星——戶田惠梨香,在一個綜藝節目的訪談。當問起20代前半和後半的生活最大的感覺的時候,她回答,感覺身體正在衰退,早上醒了,卻不能夠很快起床,通宵已經是承受不了了,假期一般都不會出門,因為覺得很麻煩。若是真的要出門,也只是因為腰疼,所以去做一個針灸,而不是因為想要去做一個保養或者想買點衣服。因為不想出門,基本上衣服都是網購,甚至還會找專門的上門服務的洗衣店。當被建議說早上可以去試試打高爾夫球的時候,她果斷拒絕,因為早上起不來。

90後:在20歲的日子裡,把生活過成了59歲的樣子

雖然在現場的主持人們看來覺得很不可思議,主持人甚至還說“你這是59歲了吧!”我看了之後,只覺得,這簡直就是我們90後的真實寫照!更有網友說道:姐姐你簡直是世界上的另外一個我!

還記得在之前有一段時間流行的佛系青年,人人都說90後變了,從以前的非主流的大紅大紫的髮色,到現在的隨遇而安,歲月靜好的模樣。現在的90後們,常常會有這樣的習慣,手持袍有枸杞的養生茶,身邊必須要備上熱水,吃完飯後要去散散步,因為要消食,不爭不搶,早睡早起,冬天一定要穿秋褲,每天都要好好吃三餐。

90後:在20歲的日子裡,把生活過成了59歲的樣子

那個曾經夜裡放肆地藏在被子裡熬夜到4、5點,只因為要追劇或者看小說的90後,那個三餐都不吃或者只吃方便麵的90後,逐漸從我們身上褪去,現在的90後,反而變成了我們當時最不能夠理解的人。

90後好像認命了,把他們20歲的日子,過程了59歲退休的樣子,好像提前衰老了一樣。但是我卻是很喜歡這樣的日子,或許是逐漸年齡上的變化,讓我覺得,這樣的日子,卻是一種踏踏實實的味道。有一種逐漸與周圍的時世界融合一體的感覺,重新回到自我,過著自己的生活,感覺很美好。

90後的前半段時間,或許是因為生在互聯網時代,早早地便接觸到了數字化世界,而對於數字化遊戲世界的規則——需要你保持高強度的參與感以及積極的投入,90後深受影響。90後總是習慣性地保持高度的投入感,也因此損耗了大量的精力。

90後:在20歲的日子裡,把生活過成了59歲的樣子

同時,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追求快速的生活,從小就被教育,你要學得快一點,你才能比別人學得多一點,我們不斷在奔跑,不斷在加速,不停地在運作,不停地在投入精力。

因此,在這條運作的轉軸忽然間停下的時候,就連最後一批90後都上了大學後,生活的節奏,就忽然間慢了下來,90後20歲的年輕人們,終於累了,因此過上了59歲的生活,佛系青年便誕生了。

90後:在20歲的日子裡,把生活過成了59歲的樣子

其實90後的生活未必不好,生活從來都不是快速奔跑的,而是閒下來的。還記得梁實秋在《閒暇處才是生活》裡面說道——人類的最高理想應該是人人能有閒暇...人在有閒的時候才最像一個人,手腳相當有閒,頭腦才能相當地忙起來。我們並不嚮往六朝人那樣蕭然若神仙的樣子,我們卻期盼人人都能夠有閒去發展他的智慧與才能。

照我來看,只有90後的生活逐漸踏實下來,慢下來,閒下來,逐漸變得佛系,他們才能夠得到屬於90後的一個質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