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在一線」讓香山村香飄四海——發改委幫扶板橋鎮香山村小記

「脱贫攻坚在一线」让香山村香飘四海——发改委帮扶板桥镇香山村小记

韓城傳媒網

民生/社會/時訊/熱點

「脱贫攻坚在一线」让香山村香飘四海——发改委帮扶板桥镇香山村小记

讓香山村香飄四海

——發改委幫扶板橋鎮香山村小記

花椒成熟在即,往年這時,程歲芳早急得團團轉,別人找椒客,她卻急著找“水客”,提前把溝裡的泉水拉上來,將水窖蓄滿,不然到了花椒採銷旺季,她就得把嘴“掛”起來。“多虧有了自來水,再不用為吃水頭疼了。”程歲芳說。

程歲芳是板橋鎮香山村馬山組村民,住在山樑上,從前要到幾公里外的溝里拉泉水吃。為方便拉水,大部分村民買了小型拉水車,可程歲芳不會開車,只好央求別人幫自己拉水,平時村民不忙時還好說,可到了花椒採摘期,家家戶戶忙著摘椒,她家吃水就成了老大難。

“涺峰組吃水最困難,村民要到三公里外的東澤、共裕村去拉水,拉一次40元錢,三四口人只能用10來天。因此,村民就收集雨水洗衣服、洗涮鍋碗。”村黨支部書記薛印平說。

2016年脫貧攻堅工作全面開展後,負責包聯香山村的市發改委實地走訪瞭解到村民吃水困難,便將全村安全飲水項目作為首要幫扶任務,與水務部門積極銜接,爭取支持,當年即引水上塬,建立蓄水池,裝上自來水,解決了涺峰組、鷂子組、後塔組飲水問題,並計劃從2017年至2018年,解決剩餘10個組的飲水問題。

“山區村民受地勢限制居住分散,飲水工程由水務部門專業人員根據村民居住情況和用水量,建起20餘個大小不同的蓄水池。現在,自來水進門入戶,村民再不用為吃水發愁了。”薛印平說,“除了吃水問題,發改委還解決了困擾村民的出行難題。”

香山村有4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289戶近千名村民,居住在長20公里、寬13公里的西部山區山樑上或山溝裡。除過通村路是水泥路,各組間的30餘公里全是狹窄的土路,僅能通過一輛農用三輪車。香山村位於西部淺山區,是花椒優生地,全村年產花椒25萬餘斤。每年花椒採銷期恰逢雨季,一下雨,採摘的新鮮花椒就不能及時拉運回家,花椒商販也不願到香山村收購。村民說,村裡花椒品質非常好,但因交通問題,同品質的花椒一斤總少賣幾毛錢。

瞭解這一情況後,發改委又爭取道路建設項目,從2016年至今,已完成20公里通組路硬化工程,計劃年底所有通組路全部硬化完工。村民樊保倉家是村裡的花椒大戶,年採摘花椒6000餘斤,看著寬闊的路面,他高興地說:“路修好了,我家花椒今年能多賣幾千元。”

道通了、水暢了,山區村民如何致富?根據全村盛產花椒的特點,發改委與為康食品公司合作,提升改良部分老化椒樹,新建140畝花椒示範基地,引進產量高、麻味足、品質好的甘肅福椒,採取“基地+公司+農戶”模式,形成種植、管理、採銷一條龍。

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王武軍說,香山村盛產花椒、核桃,野花漫山遍野,因此今年計劃成立花椒、核桃、香山土蜂蜜專業合作社,推動農業生產標準化、規模化,提升花椒、核桃的質量和價格,增加農民收入。“另外,計劃成立香山紅葉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通過招商引資,完善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開發香山紅葉景區,推行旅遊+經濟發展模式,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讓香山村香飄四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