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窯洞風俗淳 椒富陳家圪嶗村

民居窑洞风俗淳 椒富陈家圪崂村

韓城傳媒網

民生/社會/時訊/熱點

民居窑洞风俗淳 椒富陈家圪崂村

民居窯洞風俗淳 椒富陳家圪嶗村

6月27日早,一場雷雨過後,我們駕車沿著九曲十八彎的盤山公路行駛10多公里,進入西莊鎮陳家圪嶗村。遠處,高高的山頭被雨後升起的雲霧環繞;近處,滿山遍野的花椒樹為雨後的山巒披上綠裝。

陳家圪嶗的建村時間已無人能說清楚,對於村名的由來,93歲的村民高鳳傑說,很久以前,有一姓陳大戶人家來村居住,隨著時間推移,陳姓後人越來越多,且因本村地處山凹之中,故稱陳家圪嶗。

花椒源於此村中

提起陳家圪嶗村,不得不提椒樹圪嶗這個自然組。村民高勤全說,韓城大紅袍花椒的發源地就在椒樹圪嶗。相傳從前有一商人到陝南做生意,在秦嶺半坡腰上發現一棵花椒樹,便將椒樹帶到椒樹圪嶗栽植。椒樹圪嶗處於山凹之中,因此椒樹很少受凍害和病蟲害影響,加之土質合適,從此花椒便在這裡紮根。

民居窑洞风俗淳 椒富陈家圪崂村

綠樹掩映下的村落一角。

據原村黨支部書記孫武合介紹,陳家圪嶗村由9個自然組220戶850餘人組成,改革開放以來一直髮展花椒產業,2000餘畝耕地全部栽植花椒。一般的花椒戶一年採收6000多斤幹椒,花椒大戶一年採收16000多斤幹椒,幾乎每戶每年能賣20萬元以上。

在花椒大戶王有全家門口,擺著三口用汽油桶改造的爐灶。王有全說:“我家花椒產量大,椒客也多。每到花椒採摘期,這三口灶可供家裡約40個椒客吃飯。”

“每年花椒還沒摘完,椒販就來村裡收購,村民基本沒有存貨。前年王有全家花椒產量達到16000多斤,去年略減產也賣了40多萬元。花椒是我們村的金豆豆,讓全村人走上了致富路。”孫武合說。

齊心修起致富路

從王有全家出來,我們看見一條近4米寬的水泥路,彎彎曲曲向前延伸,據說村民到鎮上基本都走這條路。以前,這是條土路,一條羊腸小道,路面寬2米左右,僅能容納一輛架子車通行。

民居窑洞风俗淳 椒富陈家圪崂村

拓寬、硬化後的通村路,成了村民的致富路。

2008年前後,全市進行鄉村道路硬化,村民聞訊後紛紛捐錢捐物。村裡集資30萬左右,加上政府扶持,把7公里長的道路由2米拓寬到近4米,並進行水泥硬化。孫武合指著水泥路說:“栽植花椒讓村民富裕了,買車的家庭越來越多,現在從村裡開車到西莊鎮只需20分鐘左右,非常方便。”

節約用水好村風

據村民說,很久以前,山上曾有佔地約1畝的五慈菩薩廟。該廟為磚木結構,背靠大山,坐北朝南,前殿是手持兵器的十八羅漢;後殿五座廟堂裡擺放著五尊菩薩塑像,菩薩們三頭六臂,腳踩各種動物,寓意驅趕妖魔,保佑一方風調雨順。村裡每年都有一次盛大的廟會,廟會期間,附近村的人都到廟裡上香,觀看精彩的秦腔戲。後寺廟因故被拆,材料全部用來建設學校。

仙佛住在依山而建的寺廟之中,村民住於依山而成的土窯之內。走進村民高選學家,兩邊是四間小平房,穿過中間的主平房,只見高選學正蓋著薄被躺在土窯裡的炕上。“雖然蓋了平房,但我一直住在土窯洞裡。這裡冬暖夏涼,夏天不用空調,冬天不要暖氣,住著比平房舒服,村裡大多數人都住在窯洞裡。”高選學笑著說。

村民蓋平房的主要目的是儲物、曬椒和收集雨水。由於陳家圪嶗處在大山之中,打水井特別困難,多年來,村民把收集來的雨水用於飲用和生活。之前利用地面收集雨水,蓋平房後可將平房頂上的雨水通過管道收集到水窖之中。因一年四季的用水全部來自水窖,所以大家特別珍惜來之不易的雨水,他們把一盆水用作洗菜、洗鍋、洗拖把等,節約用水的好習慣一直傳承下來。

新時代的好生活

2016年,村裡精準識別出5戶貧困戶,目前2戶因學致貧家庭已脫貧,剩下3戶因病致貧家庭全部享受國家全面扶貧待遇。2017年,村裡在原村委會的基礎上新蓋房屋160多平,建成陳家圪嶗幸福院,內設休息室、活動室、灶房、飯廳、浴室等,讓村民老有所依。臨近中午,兩位老人正在幸福院休息室聊天:“這裡的飯真不錯,天天不重樣。”“有了幸福院不用做飯,還可以吃到想吃的,娃們不在家也放心,這日子真美。”

民居窑洞风俗淳 椒富陈家圪崂村

村民王有全在花椒地裡鋤草。

對於日子越過越好的村民來說,花椒是全村致富的希望。2014年,市花椒研究所通過舉辦技術培訓班、現場指導、發放技術資料等形式,幫助村民掌握花椒栽植補植、精細修剪等技術,提高花椒的產量和質量,並在村裡建立花椒基地。2017年9月,陳家圪嶗村被合併到樓枝村。談到今後的發展,面對滿山遍野的花椒樹,新上任的村黨支部書記陳存朝告訴記者,今後將加快花椒品種更新換代,讓村民掌握先進的花椒培育技術,在現有花椒產業基地的基礎上擴大規模,緊跟全市花椒發展形勢,助推全市花椒產業發展,提升全村村民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