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黑色星期一」!富士康爲何嚇不倒A股?

富士康來了,A股市場會怎樣?

雖然富士康首發申請的批文,是在接近5月12凌晨發佈的。不少人將此稱為“半夜雞叫”,也有不少投資者悲觀認為,富士康上市的消息,將會給A股市場帶來“黑色星期一”。

讓人意外的是,不僅“黑色星期一”沒有出現,週一滬指上漲10.88點;而且以“安彩高科”為代表的富士康概念股,當日還聯袂走高。

沒有“黑色星期一”!富士康為何嚇不倒A股?

富士康此次募集資金高達272.53億元,抽血效應非常明顯,但市場不為所懼。並非市場抗壓能力強了,而是富士康的質地,讓市場不再恐懼。

此次富士康的發行方式,為其投資價值做了“背書”。

招股說明書顯示,本次擬公開發行股票19.7億股。發行股份數量佔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為10%,全部為公開發行新股,不設老股轉讓。首定30%額度戰略配售。初始戰略配售發行數量為5.9億股,約佔發行總數量的30%,最終戰略配售數量與初始戰略配售數量的差額將根據“回撥機制”的原則進行回撥。回撥機制啟動前,網下初始發行數量為9.65億股,約佔扣除初始戰略配售數量後發行數量的70%。

沒有“黑色星期一”!富士康為何嚇不倒A股?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本次戰略投資者獲配的股票中,50%的股份鎖定期為12個月,50%的股份鎖定期為18個月。其中,為體現與公司的戰略合作意向,部分投資者可自願延長其全部股份鎖定期至不低於36個月。

要知道,A股中很多包裝上市的股票,基本上熬不過一年,就敗絮盡露。能經過三年市場考驗的,都算不錯的公司了。此次富士康股票鎖定最短時間為一年,不僅適用於戰略投資者,也適用於參與網下申購的投資者。雖說如此鎖定,可以解讀為管理層為了減少富士康上市對市場資金的抽取,緩解對市場的衝擊,切實維護二級市場穩定,但如果富士康沒有投資價值,不值得長期看好,戰略投資者和網下申購的投資者,誰會心甘情願接受股票鎖定最低一年的條件。

沒有“黑色星期一”!富士康為何嚇不倒A股?

看看富士康募集的資金,都準備去幹些什麼吧。

一直謀求從代工轉型的富士康,最近三年,即2015年、2016年、2017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728億元、2727億元和3545億元,體量足夠大;但淨利潤則分別為143.5億元、143.7億元和158.7億元,增速並不高。這說明富士康已經到了不轉型很難獲得更快發展的瓶頸。

怎麼轉型?向何處轉型?富士康招股說明書給出了答案:計劃將所募鉅額資金,投入前沿技術領域,包括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雲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臺、高效運算數據中心、通信網絡及雲服務設備、5G 及物聯網互聯互通解決方案、智能製造新技術研發應用、智能製造產業升級、智能製造產能擴建等八個部分。

當然,這些投入,短期內很難讓報表數據變得好看,也很難給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但假以時日,轉型後的富士康,一定不會讓投資者和市場失望。這或許是戰略投資者有耐心、有信心長期鎖定股票的原因。

實際上,最近幾年,人們發現,A股中一些質地不錯的股票,長期持有,收益驚人。比如貴州茅臺、雲南白藥、恆瑞醫藥、格力電器等等。如今A股正式入摩時間節點日益臨近,外資進來後,白馬股最受青睞。這些崇尚價值投資的大資金,將會徹底改變A股市場的投資觀念和生態環境,也會讓類似富士康這樣的優質、稀缺的價值型股票,越來越受市場歡迎,市場的穩定性更會因此大大增強。

沒有“黑色星期一”!富士康為何嚇不倒A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