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博物馆日,在外流浪多日的杜虎符终于回来了

5月18日,修葺一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开馆了。在外流浪多日的镇馆之宝杜虎符也出现了。


世界博物馆日,在外流浪多日的杜虎符终于回来了

好评如潮的大型文博探索综艺节目国家宝藏,陕西历史博物馆选送的“国宝”是杜虎符、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和懿德太子墓阙楼仪仗图壁画三件国宝。此后,杜虎符就被各大博物馆借去展览,好多慕名来到陕博看杜虎符的客人反倒无功而返。

世界博物馆日,在外流浪多日的杜虎符终于回来了

​符是古代朝廷用于传达命令、调动军队的一种特殊凭证。通常作虎形,分为左右两半,右半符留在京师,左半符颁发给屯驻在外的军队。需调兵时,由朝廷使者持右半符前往,军队长官将右半符与左半符验合后,军队即按使者传达的命令行动。

杜虎符铸于秦惠文君称王前,掌握在杜地的军事长官手中。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调兵凭证,战国时期秦国的虎符。

虎符上有错金铭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殴(也)。”虎符“右在君,左在杜”,意思是说右半符存君王之处,左半符在杜地的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军队五十人以上,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会合,才能行军令。
​秦杜虎符出土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是西安一位青年在地里发现的,当时他本想把虎符当废铜卖掉,但因分量太轻,卖不了多少钱而作罢。后来该青年将虎符上交给陕西博物馆,因献宝有功,得到了7元人民币的奖金。谁知它目前竟然是陕博的镇馆之宝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