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學科專家呼籲成立中國首個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HN)健康教育日

昨日,中國醫師協會疼痛科醫師分會、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和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聯合呼籲:成立中國首個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HN)健康教育日。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副會長、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於生元教授,中國醫師協會疼痛科醫師分會會長、中日友好醫院疼痛科主任樊碧發教授和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前主任委員、北大醫院皮膚科前科主任李若瑜教授作為主要呼籲人出席了當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列席本次活動的嘉賓還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知名疼痛學家韓濟生院士和來自全國各地的疼痛科、神經內科和皮膚科的專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知名疼痛學家韓濟生院士在開場致詞時介紹到:“疼痛已被現代醫學列為繼呼吸、脈搏、血壓、體溫之後的第五大生命體徵。近年來我們一直在積極推動中國疼痛學科的發展,提升民眾對疼痛的認識;從最開始建立疼痛學科,到疼痛專科門診,再到疼痛規範化診療,都對我國疼痛領域的整體進步提到了非常好的推動作用;如今,推動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健康教育日的成立,將推動中國疼痛學科進一步發展,抵達一個新的發展里程碑。”

PHN:絕非一般疼、“偏愛”老年患者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HN)指帶狀皰疹皮瘮癒合後持續 1 個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帶狀皰疹最常見的併發症。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是一種最常見的神經病理性疼痛,薈萃分析數據顯示約 29.8%的帶狀皰疹患者會發生 PHN。帶狀皰疹和 PHN 的發病率及患病率均伴隨年齡增加而逐漸升高,數據顯示約 65% 的60 歲及以上的帶狀皰疹患者會發生 PHN,70 歲及以上患者中則高達 75%。據估計我國約有 400 萬的 PHN 患者。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不僅名字陌生,其疼痛嚴重程度、對正常生活的影響和治療方式都不同於普通的“疼”。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不是日常生活中的疼痛,患者常常用‘刀割、火燒、針刺、電擊’等詞語來形容這種痛感。而且在沒有外界刺激的情況下,患者也會自發疼痛,甚至於疼痛部位可能因為輕微的觸碰而反應劇烈。所以在平常人看來像穿衣服、蓋被子等普通小事,對於他們而言也極為痛苦。於生元教授解釋道

中國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流行病學II期研究顯示:僅因PHN原因的門診就醫平均次數為2.91次,急診就醫次數為0.18次,PHN平均住院天數為9.20天。PHN緩解疼痛為目的相關藥物治療平均費用(僅為處方西藥費用,不包含中藥及非藥物治療費用)為749.13元/月。

“門診中常見PHN患者伴有嚴重的睡眠障礙、抑鬱和情緒低落,更有甚者會因此產生輕生的念頭。” 樊碧發教授說到。研究還顯示:PHN患者多為中度疼痛患者,患者具有較低的健康相關生命質量。在185例完整填寫生活質量相關評價量表的患者中,平均疼痛評分為4.58,每晚平均睡眠時間為5.26小時,30.8%患者入睡時間大於等於60分鐘。

“千萬不要小瞧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它不僅疼痛的劇烈程度令人難以忍受,給患者和家人帶來無法忍受的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還給國家和社會帶來大量的醫療衛生資源負擔。但是我國醫護人員和患者對該疾病的認知普遍不足且存在誤區。很多患者認為‘一點小痛,忍一忍就能過去,疼的厲害了再到醫院看’,‘鎮痛藥有成癮性,能不用就不用’,導致許多患者沒有得到及時充分的治療而發展到難以控制的程度。” 樊碧發教授說到。

PHN診療:疾病認知度低、患者依從性差、治療不規範

據專家介紹,我國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患者以老年人群為主體,患者普遍對疾病認知程度較差,缺乏早期診療意識;部分患者尚未及時得到正確診斷及規範化治療,缺少明確的臨床診療路徑,導致患者病程長、預後不佳。

“由於患者缺乏對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正確認識,發病之後往往先採取休息或自行服藥等辦法,直至疼痛無法緩解時,才會選擇前往醫院就診。大部分患者到醫院後,首先前往皮膚科就診,經過多次輾轉反覆後才能到疼痛科或神經內科就診。從發病到前往正確科室就診的過程、盲目忍痛、自行用藥等做法都會延誤疾病早期治療時機。與此同時,患者還要承受長期疼痛、睡眠障礙以及精神上的折磨。這些由於未得到及時和規範治療而產生的問題都不容忽視。”樊碧發教授說到。

早診治、規範化、多學科聯合

近年來,PHN的治療提倡“儘早、足量、足療程及聯合治療”。所謂聯合治療,就是議皮膚科、疼痛科、神經內科聯合討論PHN疾病的長期管理。“為什麼要多學科聯合治療?因為皮膚科是PHN的主要診斷科室。如果皮膚科醫生在帶狀皰疹急性炎症期,通過識別PHN相關高危因素,早期通過抗病毒治療和有效的緩解疼痛治療辦法,便可以減少PHN的發生。尤其是對於帶狀皰疹急性期伴隨中至重度疼痛的患者,聯合疼痛科、神經內科在帶狀皰疹急性期通過有效的治療可以減少PHN的發生。此外,規範化的疼痛診療可以讓患者在掛號環節就能接受到全面的神經痛疾病知識,確保患者到正確的科室就診,避免患者既浪費時間和金錢,還無法得到有效的醫治。” 李若瑜教授補充到。

李若瑜教授建議: 從患者長期預後角度出發,PHN 診斷時機為皮疹癒合後1個月可能更為合適。因為組織癒合時間為 4 周左右,此後持續存在的疼痛應該與遺留外周神經損傷有關,如果皮疹癒合後 3 個月再進行診斷,患者就可能錯過早期治療時機。既往研究數據顯示30%~50%患者的疼痛持續超過1年,部分病程可達10年或更長。這些錯過早期治療時機的患者,其病程已經達到神經重塑改變(不可逆狀態),可能需要終身治療。所以早期診斷並及時接受規範的診療策略對於PHN患者的預後至關重要。

專家呼籲:成立中國首個“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健康教育日”

樊碧發教授表示,“我們呼籲設立中國首個‘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健康教育日’,希望借每年一度的疾病教育宣傳日,對醫護人員和患者進行重點疾病科普教育,首先讓他們瞭解、認識、重視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其次,長期持續化地推廣疼痛規範化診療理念,讓患者能夠快速、正確的就診,並獲得相關的用藥規範知識,避免隨意用藥和停藥,提高治療依從性。”

據瞭解,下一步該項目計劃在全國範圍內計劃召開10場城市巡講,結合線上直播平臺進行會議同步直播,為全國的疼痛科、神經內科和皮膚科醫生提供學術交流和經驗分享的平臺。此外,還將在全國35家核心醫院開展105場患教活動,並設立疼痛體驗宣傳試點,為患者提供正確的疾病知識和用藥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