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應援」背後,看不見的媒體營銷,看得見的粉絲經濟

文| 毛貓

以前火不火看得是緋聞量,現在火不火看得是應援土不土。

在“鎮魂女孩”用自創的土味應援讓“巍瀾cp”順利C位出道後,“蒸飯”們又用一波土氣十足的泥石流應援成功地將#徐崢#的超話一度推到了微博明星榜第7位,再一次讓我們見證了強大的粉絲力量。

“土味應援”流行,也是一場“土味營銷”的勝利

說起“土X”,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有嘻哈》,大概是因為地下rapper自帶的地下風氣太濃厚,飯圈裡就給節目起了個暱稱,叫“土哈”,隨後《偶像練習生》就成了“土偶”,《創造101》也成了“土創”。

“土味應援”背後,看不見的媒體營銷,看得見的粉絲經濟

但“土味應援”真的被帶起來,還是從掀起pick風“土偶”開始的,“土偶女孩”為自家小哥哥出道競爭,各種土味拉票、土味送禮、土味口號層出不窮,給蔡徐坤送西瓜,靈超送五年高考三年模擬,接機時朝蔡徐坤喊“出來幫你還三億”,朝陳立農喊“出來幫你補作業”。

“土味應援”背後,看不見的媒體營銷,看得見的粉絲經濟

到了“土創”,這種“土味應援”又被王菊的粉絲——“金牌營銷團隊”菊家軍演繹的淋漓盡致,“菊話寶典”風靡全網,凡有人煙處,皆有菊姐名,王菊瞬間就從“菊菊無名”變成了“菊世矚目”。

“土味應援”背後,看不見的媒體營銷,看得見的粉絲經濟

實際上,“土味應援”從根上來說就是一種土味營銷,藉助的是新媒體的營銷邏輯,利用差異化產品運營的策略,通過社群和文案的流量裂變,實現最大化的宣傳覆蓋。

何為流量裂變?這裡說的流量裂變主要講的是內容方面的,就是內容藉助社交分發大範圍傳播,大範圍收割流量。

簡單來說,粉絲把自己偶像的短視頻、文案,圖片,表情包,通過微博,微信,朋友圈,社群,QQ群的大範圍傳播後,就觸發了身邊的連接點,把人與人的關係網絡打通了,等累計到一定程度後,裂變效應就會噴薄而出,到那個時候,你想不火都難。

“土味應援”背後,看不見的媒體營銷,看得見的粉絲經濟

從粉絲對王菊,“巍瀾cp”以及“山爭哥哥”的“土味應援”來看,當網友腦洞大開的加入時,就是收割免費流量的時候。

實際上,“土味應援”更像是一種全新的藝人宣傳營銷方式,不靠緋聞、不借炒作,通過社會化媒體的裂變營銷,把藝人個人的獨特魅力作為賣點,去獲得免費流量,並影響和吸引大眾目光。

就當下的實例來看,這種新型的營銷宣傳顯然是極其成功的,王菊雖未能通過火箭少女出道,但至今依舊保有較高的熱度,並拿到了美寶蓮的邀約,甚至有消息傳出她有望出席巴黎時裝。

“巍瀾cp”也是全網皆知,朱一龍和白宇在7月3日參加了《快樂大本營》的錄製,近日就將播出;徐崢更不必說,有了“蒸飯”這波強勢應援,《我不是藥神》的票房成績必定會更上一層樓。

“土味應援”背後,看不見的媒體營銷,看得見的粉絲經濟

想必不久就會有很多藝人團隊開始效仿,忙著給藝人換名字,做表情包,建人設,做深度專訪等。但除了這種看不見的新媒體的營銷邏輯,“土味應援”背後,還有看得見的粉絲經濟。

從末端消費到營銷話語權,粉絲=強大的經濟人+營銷團隊

粉絲經濟時代裡,明星本人就是作品,明星的人設、緋聞、家庭和生活方式,構成了粉絲對明星的幻想,於是乎,“始於顏值,陷於品格”成了粉絲們一貫著迷模式,“幫助偶像實現夢想”也成了他們最大的願望。

或許早些時候,粉絲在助自己愛豆的“圓夢之旅”上,扮演的只是消費者的角色,但現在,互聯網和社交平臺的發展無疑是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追星途徑。

他們可以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上完成粉絲聚集,還可以與自己的愛豆取得直接的溝通互動,甚至能直接參或者親自為自己的愛豆制定宣傳營銷計劃,並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積極實施。為了讓自己的愛豆被更多的人看見、聽見,粉絲們都拼盡了全力,這一點,“土味應援”無疑是最好的例證。

而粉絲為自己愛豆的發展走向去戰鬥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因不滿華為nova用合夥人頭銜捆綁張藝興,以張藝興貼吧為首,千軍萬馬的粉絲在微博和推特上手撕華為,最終,張藝興工作室發佈聲明,與華為nova結束合作關係,張藝興則在ins上公開示愛粉絲:我真的真的感謝我每個粉絲# love #fans。

“土味應援”背後,看不見的媒體營銷,看得見的粉絲經濟

實際上,這件事的責任主要還在華為nova,張藝興從2016年開始就為華為Nova系列代言,當時華為Nova才開創不久,身為代言人的張藝興幫助它取得不俗銷售業績,但其卻在近日突然宣佈易烊千璽成為華為的首位全球代言人,面對粉絲的質疑,也僅用一句“合夥人”解釋了事,這種做法,難怪會惹惱粉絲,要知道張藝興的粉絲可是飯圈出了名的“護犢子”。

陳偉霆的粉絲之前也因不滿陳偉霆團隊為其接三草兩木的代言,連番轟炸品牌方和陳偉霆經紀團隊,強調三草兩木是三無產品代言對陳偉霆不利,陳偉霆最後也確實沒有接這個代言。

雖然三草兩木現在與《嚮往的生活》攜手,但陳偉霆少了這一份代言絕不可惜,反而要感謝他的粉絲,因為事件當時三草兩木確實有大量產品被查出來準字號過期或是不存在,網上也存在不少用戶反饋有使用問題,如果陳偉霆貿然接了,很可能因此背上負面。

此外,不少專業粉絲甚至通過自己的人脈和資源為偶像們提供事業上的幫助。土偶未出道練習生徐鶴尼的粉絲為了給自家崽子機會,直接眾籌給他開戲,現在《天涯明月刀》的網劇片方已官宣徐鶴尼為男主。

“土味應援”背後,看不見的媒體營銷,看得見的粉絲經濟

隨著粉絲經濟時代的到來,粉絲早已開始從單純的購買專輯、周邊和演唱會門票、電影票等的末端消費狀態轉身,在愛豆的宣傳營銷甚至是發展走向上,擁有了一定的話語權。

當然這種話語權也並非沒有消極影響,PG one在“出軌門”和“負面歌詞”事件發生後,僅剩的一絲還生希望卻被自己的粉絲親手掐斷了,為了維護自己的愛豆,PG one的粉絲們買熱搜”紫光閣地溝油“、發表不恰當言論、抱團去媒體平臺下發聲抗議,在徹底激怒了大眾的同時,也將PG one徹底“逼死”了,不僅代言和其他通告全部飛走,歌曲也被全網下架。

當粉絲對自己群體的目標,即捍衛PG one的權益有著一致的認同,她們的整體意識就越強,維護愛豆和粉絲群體的意識也就越強,並且對公眾持有排斥心理,只憑借自己情感上對愛豆的偏心去行事,這就使得粉絲與公眾形成了對立,而愛豆在他們的這種“維護”下,也勢必會離公眾越來越遠,薛之謙被自己的粉絲“求錘得錘”,“好男人”人設破裂,也是同樣的道理。

粉絲經濟時代,愛豆與粉絲之間的關係不再是單向的,而早已變成了雙向的“互利互惠”關係,只是這種“利”和“惠”都存在兩面性,可以肯定,未來演藝圈裡“成也粉絲,敗也粉絲”的現象會越來越明顯,例子也會只增不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