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你的家鄉點讚!鄭州5縣市入選2018中國縣域經濟百強!

2018年6月28日,賽迪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發佈了《2018年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及“縣域經濟100強(2018年)榜單”

咱河南有6個縣市進入百強榜單,

其中鄭州有5個縣市入選,

它們分別為:

新鄭(第49名)、滎陽(第52名)、鞏義(第59名)、新密(第62名)、登封(第83名)、禹州(第87名),其中禹州為新晉上榜縣。

2018中國百強縣-縣域經濟100強全部名單

為你的家鄉點贊!鄭州5縣市入選2018中國縣域經濟百強!

這份榜單是否權威?

為你的家鄉點贊!鄭州5縣市入選2018中國縣域經濟百強!

賽迪顧問是中國首家在香港創業板上市,並在業內率先通過國際、國家質量管

理與體系標準認證的現代諮詢企業,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

排名的評判標準是什麼?

工信部賽迪縣域經濟研究中心堅持五大發展理念,遵循科學、系統、客觀、可操作、可對比的基本原則,建立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

一級指標4個,二級指標8個,三級指標20個

為你的家鄉點贊!鄭州5縣市入選2018中國縣域經濟百強!

排名對象都有誰?

這份榜單考核了全國1897個縣級行政區(不包括市轄區)。評價體系包括經濟實力、增長潛力、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等多方面指標。然後優中選優,得出百強。

榜單分析

從評價結果看,百強縣呈現如下特點:

百強縣東多西少、強省強縣

一是區域不均,東部佔優。百強縣東部地區佔74席,中部地區佔16席、西部地區佔8席,東北地區有2席。與2017年相比,東部地區席位減少2位,中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各增1席。中部地區和東北地區振興發展初現成效。二是強省強縣,江蘇領先。在百強縣前10名中,江蘇省佔6席,幷包攬前4位。江蘇、浙江、山東三省表現搶眼,分別佔25席、22席和19席。黑龍江、吉林、山西、甘肅、青海、寧夏、雲南等省份的縣域均無緣百強。

2

第二產業是縣域發展主要動力

第二產業是百強縣發展的主要動力。百強縣的三次產業結構為2.6:53.8:43.6。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4.9萬億元,佔比53.8%,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3.3個百分點,也遠高於廣東、江蘇、山東等發達省份。

總體處在工業化後期

2017年,百強縣的土地總面積、總人口、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為20.5萬平方公里、9105萬人、8.2萬億元,以佔全國約2%的土地面積,不到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11%的GDP。

百強縣的人均GDP為10.6萬元,度超過廣東、山東等發達省份,處於工業化後期。

開放度高低不一

百強縣的經濟開放程度較低。2017年,百強縣的進出口總額佔GDP的比重為28.0%,遠低於廣東、江蘇等發達地區和全國平均水平。且不同縣市差異大,崑山、義烏、如皋等地佔比均在100%以上,但超過四成的縣域不足20%。

增長主要依賴投資驅動

2017年,百強縣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7萬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63%,低於全國平均水平(77.5%),但高於廣東、江蘇、浙江等發達省份。百強縣中,8個縣域的固定資產投資佔GDP比重大於100%,78個縣域介於50%-100%之間,表明大部分百強縣的經濟增長依賴投資驅動,僅少部分百強縣告別投資依賴,轉向消費、服務為主的經濟結構。

資本吸附能力弱

一是百強縣資金吸附能力不足。2017年,百強縣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為10.1萬億元,較GDP體量相近的廣東省相去甚遠。二是百強縣人均存款較低。2017年百強縣人均存款額為11.1萬元,遠低於浙江的18.97萬元、廣東的17.42萬元和江蘇的16.18萬元。

消費需求旺盛,內需增長潛力大

2017年,百強縣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萬億元,佔全國的8.5%,其中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4萬元,比全國平均水平(2.6萬元)高出30.8%,與廣東省持平。

百強縣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達到42417元、19955元,分別比全國水平高出17%、46%,也高於廣東、山東等發達省份,與江蘇省大體持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