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你怎麼沒有幫到我?

正念,你怎麼沒有幫到我?

正念,你怎麼沒有幫到我?

正念,你怎麼沒有幫到我?

剛拿到的體檢報告炫耀著我這一年來的“努力成果”,讓你熬夜,活該!雖然理智上很清楚,一個小炎症沒什麼大不了,心裡還是氣鼓鼓。

八週正念減壓課開始,溫宗堃老師娓娓道來,讓大家沉靜下來,感受身體。我的思緒混亂,面部每一個神經細胞都在叫囂,提醒著我心裡的那份焦躁。

這份焦躁裡有疑問,有失望,有逃避心,還有不明朗。

4年的正念練習讓我敏銳地覺察到這些情緒給身體帶來的感受,肩膀上有個無形中的包袱,呼吸也變得急促淺顯。

直到溫宗堃老師讓大家詢問自己:“為什麼我來這裡?”

我的心忽然安定下來。這個問題像一個石頭一樣慢慢沉到湖底,不斷的提問,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回答。身體放鬆時,又有新的答案出現,最初始的動機也被挖掘出來。

想要更幸福啊。

想要更健康啊。

想要把正念傳播出去。

正念的方法那麼多種,每種都嘗試踐行了,還能有什麼呢?

……

可今天看到體檢報告時,蹙起的眉頭感覺在抱怨著,

“嘿,正念,你怎麼沒有幫助到我?”

正念,你怎麼沒有幫到我?

正念,你怎麼沒有幫到我?

正念於我而言是什麼?

活在當下

在被海量信息瓜分著注意力的時候,我們的心時常處於“出走模式”。沉迷於手機刷屏,忘了駐足享受一幅畫,一幅字,一首歌。

而正念,是回到此時此刻,

自我探索

赫爾曼.黑塞在《德米安》中寫到:

對於每一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然後在心中堅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能完成這份職責的有幾個人?莎士比亞早有預言,整個世界都是舞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只是演員。人生入戲,隨波逐流,在這短暫又漫長的一生中,還剩多少獨自品味的時光?

緩解疼痛

8周正念減壓課程已被無數次證實可以減輕慢性疼痛。印度有名的精神導師Nisargadatta曾說道:“疼痛是身體引起的,而痛苦則是精神引起的。”

正念可將這兩者區分。

正念,你怎麼沒有幫到我?

經過一步步地接觸、瞭解、實證,正念的益處我是深信不疑的。但有一個期待一直潛藏在意識深處:

將正念視為一個目標,

將沒有煩惱視為一個終點。

既然開始練習了,那麼就應該減少,

甚至是消除我體驗到的痛苦和負面情緒。

如果我沒有達成目標,

那麼這是正念的錯,而不是我做的不好。

這種付出-回報的等價交換期待,正是阻礙我的瓶頸,也是很多人在練習中常常誤入的一片領地。

正念,你怎麼沒有幫到我?

正念冥想的職業訓練師Shamash Alidina曾說:

正念說到底是一種無目標地行為,它更強調過程的重要性,而非目標導向。

將正念融入生活之中,會在刺激和反應之間留出一個巨大的撫慰空間,海平面驚濤駭浪,但海底深處依然安詳寧靜。任何衝突,只要有足夠的緩衝空間,最終都將恢復平靜、溫和。

在生命的旅途中,每個人的終點都一樣,不一樣的,是路途中的風景。

正念,你怎麼沒有幫到我?

溫宗堃老師說:

正念練習是一段歷程,也是成長的動力,練習一百次,就會比練習99次還要更接近。如果1000次還不行,就練習1001次,不要放棄。

這段堅持的旅程,可能是繁花似錦,可能會荒野遍地,當用正念之心去覺知,去感受,去分辨時,便不那麼容易沉溺在情緒當中。

即使無法做到“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但至少能在無聊、失望、煩躁中找到情緒的平衡點,回到於當下。

正念也是一位貼心的朋友。在她這裡,你可以放心地呈現一切,她就像一面鏡子,如實地映照著真實的你,如此而已。

很多時候,人們往往不需要被建議、被指導,而只需要被聽到、被看見。正是我們的想法、觀點、感覺,我們的所言所行,組成了鮮活、完整卻特別的自己。

願你我幸福,平安,快樂,舒服,自如。

正念,你怎麼沒有幫到我?

轉發分享,傳播幸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