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最心酸的一張照片

這可能是最心酸的一張照片

來源:每晚一本書(ID: yitiaobao)

公平不是天生的,公平是爭取來的。

這可能是最心酸的一張照片來自洞見

00:00

08:58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杏兒朗讀音頻

01

2012年我跟張大河在上海相遇的時候 ,他還是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從農村來,一身抱負,說無論如何都要在上海立足。

他本人也確實很努力,是同事中加班最晚的,花銷最少的,攢錢最多的,工作最上進的。

2017年年末,在一場老同事的聚會上,他對我說:“王哥,過完年我就不來上海了,這裡的房價實在是他媽太高了,我是無論如何都立不了足的。”

我問他有什麼打算,他說這些年他攢下了二十幾萬,加上父母的幫襯,能在老家省會鄭州交一套房子的首付,以後可能就在那裡謀生了。

這時旁邊走來一個同事,說現在鄭州大拆大建,很多當地人什麼都不用做就分到了好幾套房子。

張大河聽了什麼都沒說,只是默默地點了一支菸。

你問我這個社會是公平的嗎?

我只能說這個社會肯定是不公平的,你要很努力才能得到的東西,別人順手就得到了。

人和人的差距,很多時候從孃胎裡就註定了。

這可能是最心酸的一張照片

02

在英國《每日郵報》刊發的一組照片中,墨西哥城的貧富差距甚至僅有一牆之隔。

這可能是最心酸的一張照片

這種差距並非國外獨有。

這可能是最心酸的一張照片

這是2002年攝影師鏡頭裡的上海,遠方是繁華,眼前是廢墟。

這可能是最心酸的一張照片

北京化石營村

這可能是最心酸的一張照片

廣州冼村

這可能是最心酸的一張照片

深圳白石洲

同一座城市,有人住高樓大廈,有人住破敗小屋,這是改革與發展的陣痛,有此現象在所難免。

與這些相比,讓我覺得差距最大的、最讓人心酸的,是下面這張照片。

這可能是最心酸的一張照片

這種照片並不是在揭露貧富差距,相反,擦鞋的媽媽應該感謝那個富有的媽媽的光顧。

我擔心的是,同樣是童年,有的孩子是金色的,有的孩子是黑色的,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兩個孩子,如果長大後在社會上相遇,會平等相待嗎?

03

還記得去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的一段話嗎?

這可能是最心酸的一張照片

“我的父母是外交官,衣食無憂……很多教育資源,農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

我十分佩服這個耿直的男孩,他的話雖然很扎心,但卻說出了努力的真相——你努力的天花板竟然只是人家的起點!

這個社會是公平的嗎?

不是。

人與人之間真的有差距嗎?

真的有。

所以我們是不是該放棄努力?

當然不是。

當我們遇到一個問題的時候,有兩種做法:一是逃避問題,假裝問題不存在;二是直面問題,解決問題。

張大河奮鬥五六年,他的家人辛苦了一輩子,才給他湊夠了一套房子的首付,而很多當地人不費吹灰之力就分到了幾套房子。

但這又能怎麼樣呢?如果不努力,他可能永遠無法在省會買一套房子。

“我們之所以要努力,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差距就小一點。”張大河說。

“我努力了十八年,才換來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機會。”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是一瞬間消失的,它可能要靠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才能獲得與別人相同的起點。

公平不是天生的,公平是爭取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