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加油站風暴來襲

6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以第18號令,發佈了《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版)》,自2018年7月28日起施行。其中正式取消了外資連鎖加油站超過30家需中方控股的限制。這意味著,自中國加入WTO以來,外資加油站連鎖的政策壁壘徹底清除。

新一輪跑馬圈地

自2014年國際油價開始下跌,加油站始終是石油產業鏈中利潤最穩定的一環。目前,山東地煉加油站汽油毛利在1700元/噸,柴油在900元/噸,利潤相當可觀。

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國加油站數量約在10萬座,其中中石油下屬加油站約有2.2萬座,佔比21.38%;中石化下屬加油站約有3.1萬座,佔比31.61%;其他社會加油站4.55萬座。

北京管理幹部學院油品營銷與加油站管理研究所所長王旭東表示,油品零售終端會保持相當長時間的高盈利。在王旭東看來,加油站發展正面臨著一個機遇期,從資本投資的競爭轉向品牌、技術和商業模式的競爭。中國加油站行業正迎來新一輪的跑馬圈地,國資、民資、外資都在摩拳擦掌。

除三桶油在不斷拓展加油站版圖外,中化集團也有動作。按照計劃,中化石油2018年擬在山東建立起3000座的合作加盟站點。民資方面,去年,東明石化聯合另外15家地煉企業成立了山東煉化能源集團,計劃3年內在全省建立2000家左右加油站,5年內達到6000家左右。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外資加油站數量天花板的取消,外資也將很快加入這一輪加油站行業的跑馬圈地。

外資加速業務佈局

其實,這幾年,外資對中國的加油站市場頗感興趣。比如,殼牌截至去年底已在中國12個省市進行了佈局,共有1200多座加油站。BP更是加快在中國市場的開拓步伐,未來5年,將在中國新增1000座加油站。新增的1000座加油站中的500座,將和山東東明石化集團聯合運營。而另外500座加油站如何建設,是合資還是獨資,選擇什麼樣的中國夥伴合作,BP表示已有一些選擇和計劃,但保持開放態度。

中國此番宣佈取消國際油品零售商30家加油站的數量限制,國際石油公司紛紛表示歡迎,也計劃未來進一步拓展在中國的加油站業務。

殼牌公司表示,30家加油站數量限制的取消,將為國際油品零售品牌創造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會,顧客也將有更多不同的選擇。公司將繼續採用包括合資公司、全資公司或者運營商的業務模式。公司已有的成功經驗說明,可以通過與合資公司合作或者全資公司有效地為顧客服務。公司樂於採取現有的各種商業模式,服務更多顧客。

BP中國加油站零售業務總裁郝涵娜則表示,歡迎新的相關措施的出臺。相信一個更加開放的市場將吸引更多的投資,最終這會讓消費者從中受益,擁有多樣化的選擇並享受到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

另外一家在中國成功開展了加油站業務的國際石油公司道達爾,也表達出了對未來的期望。道達爾(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裁梁定偉表示,更加開放的市場環境將為外資企業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消費者隨之也將享受到更有競爭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道達爾對這一新規定非常歡迎,它將有助於道達爾加速在中國零售業務的佈局。

共贏模式前景巨大

業內人士認為,儘管外資加油站連鎖的政策壁壘徹底清除,但從整個流通環節來看,在中國的成品油進口市場尚未市場化之前,跨國石油公司要進軍中國國內加油站業務,與中國夥伴合作和怎樣合作、確定可靠的成品油來源和共贏模式仍至關重要。

安迅思中國首席分析師李莉表示,展望未來十年,對跨國外資巨擘而言,中國的加油站市場機遇可能遠大於挑戰。據安迅思統計,全國將近10萬座油站中,歸屬民營性質的油站數量佔比幾乎近半。但其中很大比例(尤其在北方市場)的民營油站陷於單站銷量低迷、零售毛利萎縮、人力成本上漲、管理成本增加、同質化價格戰頻發等多重考驗,外資公司依靠品牌溢價、經管經驗和資本後盾,通過靈活的合作模式,在市場整合過程中獲益的前景巨大。

卓創資訊分析師胡慧春認為,隨著外資加油站陸續放開,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外資加油站加速擴張在中國加油站的數量。建設差異化、高品質將成為外資品牌追求的一個重要方向。建設加油站本身受到政府佈局規劃的限制,審批程序相對繁瑣,加油站資源屬於稀缺資源,並且,加油站的位置是決定加油站盈利與否的重要因素,這兩方面決定了新建加油站的賺錢速度不如收購、租賃或聯盟等形式。(本報記者 楊曉宇)

(更多內容請訂閱《中國化工報》,郵發代號1-44,或下載中國化工報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