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人與人的命運變得不同?

命運之成為問題,往往始於突降的苦難。當此之時,人首先感到的是不公平。世上生靈無數,為何這厄運偏偏落在我的頭上?別人依然健康,為何我卻要殘疾?別人依然快樂,為何我卻要受苦?在震驚和悲憤之中,問題直逼那主宰一切人之命運的上帝,苦難者誓向上帝討個說法。然而,上帝之為上帝,就在於他是不需要提出理由的,他為所欲為,用不著給你一個說法。面對上帝的沉默,苦難者也沉默下來了。

命運的一個最不可思議的特點就是,一方面,它好像是純粹的偶然性,另一方面,這純粹的偶然性卻成了個人不可違抗的必然性。一個極偶然極微小的差異或變化,很可能會導致天壤之別的不同命運。

命運意味著一個人在塵世的全部禍福,對於個人至關重要,卻被上帝極其漫不經心、不負責任地決定了。由個人的眼光看,這不能不說是荒謬的。為了驅除荒謬感,我們很容易走入一種思路,便是竭力給自己分配到的這一份命運尋找一個原因,一種解釋,例如,倘若遭到了不幸,我們便把這不幸解釋成上帝對我們的懲罰(“因果報應”之類)或考驗(“天降大任”之類)。

在這種宿命論的亦即道德化的解釋中,上帝被看作一位公正的法官或英明的首領,他的分配永遠是公平合理的或深謀遠慮的。通過這樣的解釋,我們否認了命運的偶然性,從而使它變得似乎合理而易於接受了。這一思路基本上是停留在為一己的命運討個說法上,並且自以為討到了,於是感到安心。

命運之解釋還可以有另一種思路。抗命不可能,認命又不甘心,在這兩難的困境中產生出了一種智慧,就是跳出一己命運之狹小範圍,不再孜孜於為自己的不幸遭遇討個說法,而是把人間整幅變幻的命運之圖當作自己的認知對象,以猜測上帝所設的命運之謎為樂事。

做一個猜謎者,這是一切智者歷盡苦難而終於找到的自救之途。命運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環境和性格。環境規定了一個人的遭遇的可能範圍,性格則規定了他對遭遇的反應方式。由於反應方式不同,相同的遭遇就有了不同的意義,因而也就成了不同的遭遇。我在此意義上理解赫拉克利特的這一名言:性格即命運。

是什麼讓人與人的命運變得不同?

在命運問題上,人有多大自由?三種情況:一,因果關係之網上個人完全不可支配的那個部分,無自由可言,聽天命;二,因果關係之網上個人在一定程度上可支配的部分,個人的努力也參與因果關係並使之發生某種改變,有一定自由,盡人力;三,對命運即一切已然和將然的事件的態度,有完全的自由。

對於命運,不妨在宏觀上持一種被動、超脫、順其自然的態度,在微觀上持一種主動、認真、事在人為的態度。就命運是一種神秘的外在力量而言,人不能支配命運,只能支配自己對命運的態度。

一個人愈是能夠支配自己對於命運的態度,命運對於他的支配力量就愈小。命運是不可改變的,可改變的只是我們對命運的態度。狂妄的人自稱命運的主人,謙卑的人甘為命運的奴隸。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人。他照看命運,但不強求,接受命運,但不卑怯。走運時,他會抑揄自己的好運。倒運時,他又會調侃自己的厄運。他不低估命運的力量,也不高估命運的價值。他只是做命運的朋友罷了。塞涅卡說:願意的人,命運領著走;不願意的人,命運拖著走。他忽略了第三種情況:和命運結伴而行。“願意的人,命運領著走。不願意的人,命運拖著走。”太簡單一點了吧?活生生的人總是被領著也被拖著,抗爭著但終於不得不屈服。偶然性是上帝的心血來潮,它可能是靈感噴發,也可能只是一個惡作劇,可能是神來之筆,也可能只是一個筆誤。

因此,在人生中,偶然性便成了一個既誘人又惱人的東西。我們無法預測會有哪一種偶然性落到自己頭上,所能做到的僅是——如果得到的是神來之筆,就不要辜負了它;如果得到的是筆誤,就精心地修改它,使它看起來像是另一種神來之筆,如同有的畫家把偶然落到畫布上的汙斑修改成整幅畫的點睛之筆那樣。當然,在實際生活中,修改上帝的筆誤絕非一件如此輕鬆的事情,有的人為此付出了畢生的努力,而這努力本身便展現為輝煌的人生歷程。

在設計一個完美的人生方案時,人們不妨海闊天空地遐想。可是,倘若你是一個智者,你就會知道,最美妙的好運也不該排除苦難,最耀眼的絢爛也要歸於平淡。原來,完美是以不完美為材料的,圓滿是必須包含缺憾的。最後你發現,上帝為每個人設計的方案無須更改,重要的是能夠體悟其中的意蘊。

無人能完全支配自己在世間的遭遇,其中充滿著偶然性,因為偶然性的不同,運氣分出好壞。有的人運氣特別好,有的人運氣特別壞,大多數人則介於其間,不太好也不太壞。誰都不願意運氣特別壞,但是,運氣特別好,太容易地得到了想要的一切,是否就一定好?恐怕未必。他們得到的東西是看得見的,但也許因此失去了雖然看不見卻更寶貴的東西。

天下幸運兒大抵淺薄,便是證明。我所說的幸運兒與成功者是兩回事。真正的成功者必定經歷過苦難、挫折和逆境,決不是隻靠運氣好。運氣好與幸福也是兩回事。

一個人唯有經歷過磨難,對人生有了深刻的體驗,靈魂才會變得豐富,而這正是幸福的最重要源泉。如此看來,我們一生中既有運氣好的時候,也有運氣壞的時候,恰恰是最利於幸福的情形。現實中的幸福,應是幸運與不幸按適當比例的結合。

是什麼讓人與人的命運變得不同?

昔日的同學走出校門,各奔東西,若干年後重逢,便會發現彼此在做著很不同的事,在名利場上的沉浮也相差懸殊。可是,只要仔細一想,你會進一步發現,各人所走的道路大抵有線索可尋,符合各自的人格類型和性格邏輯,說得上各得其所。

上帝借種種偶然性之手分配人們的命運,除開特殊的天災人禍之外,它的分配基本上是公平的。

茫茫人海里,你遇見了這一些人而不是另一些人,這決定了你在人世間的命運。你的愛和恨,喜和悲,順遂和挫折,這一切都是因為相遇。但是,請記住,在相遇中,你不是被動的,你始終可以擁有一種態度。相遇組成了你的外部經歷,對相遇的態度組成了你的內心經歷。還請記住,除了現實中的相遇之外,還有一種超越時空的相遇,即在閱讀和思考中與偉大靈魂的相遇。這種相遇使你得以擺脫塵世命運的束縛,生活在一個更廣闊、更崇高的世界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