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任務!我省開發區環境汙染整治工作開始啦,8月底前,要拿出問題企業清單

硬任务!我省开发区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开始啦,8月底前,要拿出问题企业清单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落實全面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有關文件精神,全面整治開發區環境汙染,建設綠色開發區,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硬任务!我省开发区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开始啦,8月底前,要拿出问题企业清单
硬任务!我省开发区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开始啦,8月底前,要拿出问题企业清单

主要目標

硬任务!我省开发区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开始啦,8月底前,要拿出问题企业清单

到2018年底

杜絕開發區企業違法排汙行為,已建汙水和固體廢棄物集中處理設施有效運轉,在建設施加快建成投入運營。

到2020年底

開發區企業清潔生產水平顯著提高,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汙水實現全收集、全處理,固體廢棄物實現全收集、集中處理,環境監測智能化、管理網絡化,生態環境監測預警平臺全覆蓋,從源頭上杜絕高耗能、高汙染企業的引進,基本建成綠色開發區。

硬任务!我省开发区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开始啦,8月底前,要拿出问题企业清单

意見詳情

加大開發區企業汙染綜合整治

全面排查摸底

全面摸排開發區內企業,對照已批准的投資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核查企業汙染排放、處理設施建設及運行情況,分類登記建檔。重點排查化工、造紙、製革、冶煉、印染、釀造等高汙染風險行業企業的汙染防治設施運行、汙染物排放、固體廢棄物處理、小鍋爐等情況和存在問題。2018年8月底前,建立準確、真實的問題企業清單。(責任單位:各市、縣人民政府;配合單位:省環保廳)

制定整改方案

根據開發區定位和存在的環境問題,制訂汙染整治總體方案,明確汙染防治的目標、重點、時間節點和保障措施,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確保“一區一方案”。針對企業存在的汙染問題,按照環境保護的規定、標準和要求,“一企一策”制定整改方案。

整改方案於2018年9月底前完成。(責任單位:各市、縣人民政府;配合單位:省環保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商務廳)

實行分類整治

嚴格落實“一企一策”整改方案,確保平穩推進。違法排汙的企業,按照“先停後治”的原則,立即停產治理,治理後仍不能達標的,予以取締。“十小”企業等不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立即停產取締。排放達標的企業,參與地方改善環境質量的行動計劃,其中生產工藝較落後的企業,加快清潔生產工藝改造。(責任單位:各市、縣人民政府;配合單位:省環保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商務廳)

強化開發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集中汙水處理設施建設

根據工業集聚區建設集中汙水處理設施的要求,尚未建設的,年底前全部開工建設;在建的要加快進度,年底前完工試運行;已建成的,完善汙水管網,確保汙水達標排放。(責任單位:各市、縣人民政府;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環保廳)

加強園區企業固廢運轉處理管控

優先發展循環經濟,提高開發區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比例。對開發區一般工業固廢,實施產生、處置、運輸等全流程監控。危險性固體廢棄物,嚴格按照環境保護規定儲存、運輸和處理。生活垃圾處理納入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系統。(責任單位:各市、縣人民政府;配合單位:省環保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加強大氣汙染監督

嚴格監控大氣汙染,實施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強化揮發性有機物(VOCs)汙染防治。加快淘汰10蒸噸/小時及以下的燃煤小鍋爐,逐步淘汰技術落後的燃煤鍋爐。因地制宜制訂集中供熱方案,具備條件的建設熱電聯產機組,鼓勵企業使用集中供熱、供氣設施提供的熱源,各工業園區在2020年基本實現集中供熱。(責任單位:各市、縣人民政府;配合單位:省環保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能源局)

修復自然生態環境

開展園區自然生態環境排查,嚴禁明渠排汙,建設雨汙分流管網。區內水體水質達到相應功能區要求,2018年底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合理佈局,優化設計,除道路和建築物外,自然地面實現綠化全覆蓋。到2020年底,產城一體開發區或開發區內生活居住區,達到園林城市的標準。(責任單位:各市、縣人民政府;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創新開發區汙染防治管理機制

建設開發區汙染防治生態保護監測預警平臺

建立重點排汙企業、汙染物集中處理設施、區內河道水體、大氣環境等全覆蓋的監測預警體系,實時掌握企業排汙和生態環保情況,並進行預測預警,確保環境監管實時到位。(責任單位:各市、縣人民政府;配合單位:省環保廳)

嚴格區域規劃環評管理制度

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落實資源利用上線、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要求。按照技術規範要求,高質量編制開發區規劃環評,制定生態空間清單、汙染物排放總量管控限值清單、環境准入條件清單,按照審批權限批准後實施。(責任單位:各市、縣人民政府;配合單位:省環保廳)

制定產業准入禁止限制目錄

根據國家和省產業政策、已批准的規劃環評和環境清單、開發區批准的產業定位,制定各開發區產業准入禁止限制目錄,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責任單位:各市、縣人民政府;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建立環保信用評價制度

率先探索建立開發區環保信用評價,將有失信行為的單位和個人的失信信息,依法通過“信用安徽”“信用中國”網站向社會公開,讓環境違法單位和個人“一處違法、處處受限”,形成環境保護領域“

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良好局面。(責任單位:省環保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銀監局)

硬任务!我省开发区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开始啦,8月底前,要拿出问题企业清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