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鄉風物】瀋陽御泥河傳說,兼考富官屯(江米河)村名來歷

【屯鄉風物】瀋陽御泥河傳說,兼考富官屯(江米河)村名來歷

富官屯村碑

【屯鄉風物】瀋陽御泥河傳說,兼考富官屯(江米河)村名來歷

于洪區地圖(2004年6月)中富官屯在楊士街道位置

【屯鄉風物】瀋陽御泥河傳說,兼考富官屯(江米河)村名來歷

進入富官屯村的道路,過細河橋進入村內(遠景為西)

富官屯位於瀋陽市西南于洪區楊士鄉(今南陽湖街道),與楊士屯、寧官屯、甘官屯、餘糧堡等幾個村相鄰,村子位於細河西岸。《于洪區地名錄》中載:富官屯,曾用名富山屯。乾隆初年劉、蘇二姓由山東萊陽縣峨眉村遷遼陽居住,到乾隆四十年又遷此定居,耕種朝廷官員的領地謀生,日子過得很富裕,遂將村名為富官屯至今。附近餘糧堡譚俊凱老人曾講述當地附近幾個村屯“土改”期間流行的順口溜,說是“窮大堡,富富官,海南島,小臺灣,不窮不富是甘官。”這是當地人對各村情況的很樸素的口碑評價。富官屯另一個曾用名“江米河”並沒有提及,但是《于洪區地方誌》中註明“江米河即為富官屯。

【屯鄉風物】瀋陽御泥河傳說,兼考富官屯(江米河)村名來歷

清宣統二年(1910)《承德縣誌書》中“承德縣輿圖”的“江米河”、“富官屯”標註。

【屯鄉風物】瀋陽御泥河傳說,兼考富官屯(江米河)村名來歷

1966年12月11日瀋陽西南郊富官屯衛星地圖。

【屯鄉風物】瀋陽御泥河傳說,兼考富官屯(江米河)村名來歷

橋欄殘破的細河富官橋(橋名)

【屯鄉風物】瀋陽御泥河傳說,兼考富官屯(江米河)村名來歷

橋欄殘破的細河富官橋(建橋時間為1986年10月)

查宣統二年(1910)《承德縣誌書》西路第五分駐所所轄村屯有“富官屯距城二十五里”,“江米河距城二十里”。《承德縣輿圖》中縣城西南有“富官屯、江米河”,並列標註。我揣測《承德縣輿圖》標註多有訛錯,或是以前曾用名,亦或是其所屬的臨近細河邊的一個自然村屯,製圖之人並沒有明察。民國六年(1917)的《瀋陽縣誌》記西路五區“江米屯距城二十里”,而同一西路五區所屬村屯中並沒有富官屯。民國六年《瀋陽縣誌》中的瀋陽縣全圖中沒有標註“江米河”,但是圖中卻標註“富官屯”,大致推測是一村兩名而已。以前曾讀過李鳳民先生所著的《盛京八旗方位之謎》,書中第39頁所記:“如,《黑圖檔》等記載,彰驛大道及其以北地區屬於鑲藍旗的村屯還有,‘胭粉屯’、‘路官屯’、‘馬圈子’等等。彰驛大道及其以南地區屬於鑲黃旗的村屯有‘鄭家窪子’、‘江米河(又名膠泥河)、‘甘官屯’ …… ”。“江米河”這個地名見於清朝盛京內務府檔案《黑圖檔》中,又與臨近村屯“鄭家窪子”“甘官屯”並列,當是富官屯無疑,亦或是一村二名的佐證,兩個名字同時使用,亦為外村人所知。推測江米河乃是“膠泥河”名字的諧音而已,實際就是細河(又名仙女河),河中多膠泥(或稱淤泥),村在河畔,因以為名。《東三省古蹟遺聞續編》和偽滿洲帝國大同學院編的《滿洲國地方事情大系》中《奉天省瀋陽縣事情》的第二章“地誌風俗”都載有一個關於“御泥河”的傳說,大致說在瀋陽城西三十里(民國六年《瀋陽縣誌》所錄是距城二十里。舊志書中村屯距城裡數多是大致距離,非常不準。),有河名曰“御泥河”,傳說是唐太宗征伐遼東高麗蓋蘇文時,馬陷河中淤泥,薛仁貴及時將唐太宗從河中淤泥中救出,所以將淤泥河改稱為“御泥河”。其實這傳說也只是附會而已,遼東地區很多地名多附會於唐徵高句麗,多是民間傳說。這也表明了地名的訛變多向雅化發展,單純從字面有很多地名難解其來源和本意了。

從“淤泥河”到“御泥河”,再到“膠泥河”,再諧音為“江米河”,再到“富官屯”,地名的變異,雅化,表明了老百姓追求幸福富裕生活的願望。

【屯鄉風物】瀋陽御泥河傳說,兼考富官屯(江米河)村名來歷

富官屯村旁的細河(傍著村東和村南)

【屯鄉風物】瀋陽御泥河傳說,兼考富官屯(江米河)村名來歷

進入富官屯村頭(瀋陽土話講進入堡子頭了)

【屯鄉風物】瀋陽御泥河傳說,兼考富官屯(江米河)村名來歷

富官屯東部的民宅及院落

【屯鄉風物】瀋陽御泥河傳說,兼考富官屯(江米河)村名來歷

富官屯內東西向的主街(村委會、村小學、村衛生室及村內商業分佈街道兩旁)

【屯鄉風物】瀋陽御泥河傳說,兼考富官屯(江米河)村名來歷

由於並校而廢棄的富官小學校舍,其前身是民國36年(1947)成立的永信區富官國民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