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中國歷史那家強——試談日本大河劇里的中國古代文化生活形態

孔子曰“禮失求諸野”,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近鄰日本,已經一遍遍用事實幫我們驗證了這句話。舉凡茶道、香道、花道,甚至建築、禮俗,許多中國古代的文化生活都能在現在的日本找到或多或少的痕跡。剛剛看完《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發現比如書中講的許多古人生活形態我都見過。嗯,當然是在電視劇裡,不過不是國產劇,而是日本的紀錄片或大河劇裡,內中有很多精準的神還原。必須得說,這種嚴肅的理論知識書如與日本大河劇搭配食用,可稱得上相輔相成、效果更佳。

還原中國歷史那家強——試談日本大河劇裡的中國古代文化生活形態

試舉幾例如下:

1、古人寫字之運筆

理論:唐代以前沒有今天意義上的桌子。古人寫字是左手執卷或筒狀的紙,右手執筆。因為這種和今日完全不同的寫字姿態,唐 和唐以前毛筆寫字的筆法也與今日迥異。這就是後世讓大多數人懸隔不知的轉筆,既指字的每個筆劃在書寫時都需要不斷搓捻轉到筆桿。中國古代書法理論中經常提到的所謂“筆法”,其實指的這種轉筆技術。我們小時大多聽過王羲之從兒子手中抽手筆以試其筆力的故事,其實是騙人的。

還原中國歷史那家強——試談日本大河劇裡的中國古代文化生活形態

實際:國產歷史劇裡自漢朝以後,無論那朝那代,一演到寫東西大抵都是筆墨紙硯在桌上鋪開便寫。個人有一陣子超迷日本NHK電視臺的歷史紀錄片《轉動歷史的時刻》,其中有一集講黑田如水的,名為《黑田如水與關原之戰》,內中有一個場面便是黑田如水左手握個紙卷,右手拿著毛筆在紙上書寫,當時還覺得好笑,放在桌上書寫多好,這樣寫出來的東西筆力多差。現在才知道自己的無知,可見沒文化多可怕。

還原中國歷史那家強——試談日本大河劇裡的中國古代文化生活形態

2、古人的坐姿問題

理論:古人坐時雙膝跪在度或床上,臀部坐在腳後跟上,坐時可以憑几。幾是長方形的,不高,類似今天北方的炕幾。幾通常是老年人憑倚的,所以古代常以几杖並舉,作為養尊敬老的用具。

實際:著名大河劇《大奧第一章》裡,有一集講到德川家康突然來到將軍府,並在眾人面前宣稱德川家唯一的繼承人是長男竹千代。內中有一個細節,當時家康到大殿的主位上坐下來後,對大家說,恕我年紀大了,不太講禮數了。於是便憑几斜坐,而非像大河劇裡常見那種端端正正的跪坐,當時看劇的時候不覺得,數年之後讀書讀至此處,才搞清楚。

還原中國歷史那家強——試談日本大河劇裡的中國古代文化生活形態

3、古人的分餐制

理論:中國古代一早便實行分餐制,直到北宋,才開始盛行合餐制。

實際:在吃方面,對於吃高度關注的吃貨我表示,各種歷史劇裡展現吃的場景何其多,不管是《三國演義》裡的群英會,還是《漢武大帝》等宮廷劇中的大宴群臣場景,大抵都是一人跟前一個小桌,待從們手舉漆案,上面放有漆盤,盤中盛著各式菜餚。還是以日本大河劇《大奧第一章》為例,某集裡秀忠大宴手下,阿江與偏愛國松,將國松在護城河射到的野鴨安排廚房做成料理給大家吃的情節。

還原中國歷史那家強——試談日本大河劇裡的中國古代文化生活形態

當時現場的大名們見到野鴨肉都是一副“餓滴神吶,今天算是過年嘍”的表情,興奮程度同喜兒、大春包餃子吃那勁頭差不多,讓人不免感慨下,你們見過啥?後來看了一些關於日本古代飲食文化研究的文章,才發現原來他們真是沒見過啥啊。當然這方面問題足以單寫一文以記了,此處不必多提。

還原中國歷史那家強——試談日本大河劇裡的中國古代文化生活形態

最後要說明的是,以上問題中所涉及的理論部分,皆來自王力教授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做為一本講述古代歷史知識的入門級經典名著,這本書最大的好處在於其全面講述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天文地理到衣行住行,源自考古發現、經多位專家學者編寫修訂而成的這本所謂常識書,雖名曰常識,但箇中涉及了古代文化、歷史的方方面面,如能對書中的知識內容做到大概瞭解並掌握,在閱讀古典文學類圖書時便能避免不少錯誤,比如至今仍有人對於《紅樓夢》中的賈探春不認親孃進行大力批判,還有人不明白為什麼康熙立二兒子為太子不立大兒子,一句話,都是因為沒知識沒文化啊。

還原中國歷史那家強——試談日本大河劇裡的中國古代文化生活形態

以上吐槽,源自一個沒文化者的碎碎念,在大家都忙著刷抖音、快手的今天,必須得說日本人在細節上的嚴謹、認真,的確很值得我們學習,比如人家出品的歷史劇不但足以折服一干國內考據黨,甚至讓我等中國人民也能在日本歷史劇中圍觀到不少中華上古風物,真真令人無話可說,只有認真讀書、看劇、學習去者。

還原中國歷史那家強——試談日本大河劇裡的中國古代文化生活形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