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軒:給「燈少」的《危言》添點油、加點醋!——IPTV必須越過這五道坎兒

燈少者,張彥翔是也,近日連發四篇《IPTV“盛世危言”》,而我也正在寫盤點性文章《視頻市場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你在哪個位置?》。正好摘出有關IPTV的部分給燈少的 “危言”添點油,加點醋。

燈少之述備矣,況 IPTV早已走出了陰風怒號,濁浪排空的霏霏霪雨,眼下正是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的好日子。且IPTV的兄弟們都有危機意識,不敢心曠神怡,寵辱偕忘。難道還會有檣傾楫摧,虎嘯猿啼的險境乎?

實話實說,的確有!

因為IPTV所依託的互聯網這灣水太廣、太深。它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它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稍有不慎,就會落得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01

IPTV用戶數很難突破“億坎兒”

IPTV是基於互聯網的基本原理進行視頻信息傳輸的,而互聯網傳輸信息的基本特徵就是大容量、低成本。這就使得一個互聯網企業只有達到足夠的用戶量,才能匯聚足夠多的低成本的薄利,實現經營上的盈利。大家都可以看到,中國這麼多家互聯網公司,除了地下的黃賭毒業務,沒有一家可以基於一省、一市的用戶規模發展起來。放眼全球,像丹麥、瑞典、韓國這樣的互聯網普及率高,但人口少的國家,是發展不起來自己的互聯網企業的。即使人口過億的俄、日、印尼、巴西、印度等國,因互聯網的強大匯聚效應,網民也都被美國和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吸附走了,本國的互聯網企業也同樣是一地雞毛。

這是因為,互聯網企業的價值等於用戶數的平方,簡單用一個公式表示為:互聯網應用價值=Φ(活躍用戶數)²(其中Φ是不同種類應用的係數)。

雖然沒有具體的數據,但我們可以經驗性的發現,互聯網企業的活躍用戶數過了億,它才有可能突破盈虧平衡點實現盈利,進而走入正反饋的快速上升通道。過不了億,就只能燒錢虧損,而多年過不了“億”這道門檻,就會把自己燒死。這也許就是互聯網企業的“億坎兒”吧。

而中國的IPTV是以省為單位發展的,即使人口最多的省份,按戶均人口3.75計算,也不過3000萬戶。

有人認為IPTV應當按照其影響的人口計算用戶,即每戶乘以3.75。如果按傳統電視的收視率概念,這是說得通的。但IPTV不是傳統媒體,如果非要把它當成傳統電視媒體來經營,那它真的離死不遠了(原因見本文第三節)。而如果把它當成互聯網新媒體,那麼,互聯網恰恰講求的是精確地識別、判斷用戶的行為,進行精細化的運營。但IPTV用戶的收視行為是一家人的收視行為的疊加,就如同把大米、小米和沙子混在一起,還熬成了粥,根本無法分開。因此,對於互聯網要求的精細化運營而言,其用戶數的有效性不是乘3.75,反而應該是除以某個係數。

綜上,按現在的方式發展,中國沒有一個省市的IPTV可以邁過這道“億坎兒”!

02

31只小貓 VS 3噸重的大象,一道細算起來讓人後背發冷的數學題

這就意味著中國有31家IPTV省平臺,平均每個平臺擁有1/31的用戶數,套用互聯網應用價值公式,(1/31)²=1/961

如果用簡單的乘除思維是很難直觀理解這個數字背後的含義的,其實,它意味著如果每個省級平臺每年有3億收入的話,那麼,如果把它們深度融合成一張全國統一的大網,將擁有3╳961=2883億的市場空間價值,而目前的運營方式全國所有的收入僅僅是3╳31=93億的市場規模。

這同時意味著,如果全國一張網, 2883億的市場,每個省可以獲得2883/31=93億的收入份額,現在卻僅僅只有3億!

一頭重達近3噸的大象,做成了31只各三公斤重,加在一起才93公斤的小貓。這將是一個全國上百家參與方,滿盤皆輸的結果。

03

IPTV作為一個自洽的媒體窗口的社會基礎已經喪失,必須向下遊的縱深擴展

我們必須看到,建立在工業文明基礎上的傳統媒體,通過內容吸引觀眾,再把觀眾的眼球賣給廣告主,這樣的可以自洽的盈利模式已經不成立了。

2018年,優酷、奇藝、騰訊等幾家視頻網站的預計虧損依然高達190億,更說明了把傳統電視平移到互聯網上的所謂新媒體根本不具備盈利的社會基礎。不管是視頻網站還是IPTV,它們除了廣告,還必須向更下游的信息服務、電商銷售、智能精準廣告擴展,才能構建出新的盈利模式。事實上,優酷把自己賣給阿里,就是進行這種延伸對接。

而IPTV也要實現這些,就必須實現全國一張網,才能將本省的信息服務面向全國市場;才能將全國的內容、服務、電商資源都匯聚給本省觀眾;才能有足夠的大數據支撐信息傳輸的智能化和互動化;才能分攤高昂的健康、醫療、家政、教育等垂直領域的信息服務、電商業務的技術開發成本和運營成本。(其中任何一個垂直單項業務的開發、運營都需要幾億,十幾億的投入。)

單獨某一家省平臺其若想把這些全部開發完成,不僅技術和財力無法勝任,還會因能力和資金過於分散而陷入疲態,開發了一堆中看不中用的Demo(演示版)。即使今天有不菲的收入,也不過是在水位不斷下降的有線電視這座湖上開了一個導流渠,把水引到下游窪地,形成一個新湖,這個新湖很快也會因為滲漏和蒸發而乾枯。要知道,只有浩瀚的大海才能抵抗蒸發的風險。

04

爆款與特色內容,IPTV的生存之本

IPTV若想將自己的受眾導給更下游的信息服務和電商平臺,就必須擁有自己的鐵桿觀眾,就必須讓觀眾進得來、留得住,而這就必須有自己的爆款內容和特色內容。而眼下IPTV擁有的內容無非是央視和各省衛視及省內頻道,外加大小CP提供的大同小異的點播內容。這些內容一無爆款首播,二無特色獨播,在作為播出渠道的初期,還能勉強支撐局面,等到了渠道規模形成,新增用戶停滯時,就無法跟大投入的視頻網站競爭了。一旦變成了各大視頻網站的補充渠道,由於人類對文化產品消費的“掐尖”特性,就會使IPTV迅速失去作為主渠道的地位。

05

IPTV的電視臺化比IPTV的有線電視化更可怕

以省為單位的IPTV由於有了收入分成,每年兩三個億的收入,使得IPTV出現了有線電視化的傾向,這一點大家都有警覺,所以並不可怕。而見到了收入以後,這個曾經爺爺不親奶奶不愛的邊緣機構突然變成了香餑餑,尤其是各省處於煎熬狀態的電視臺,紛紛打上了她的主意,想把自己的主戰場搬到IPTV上來,期望著圍繞IPTV做自己擅長的節目,然後通過廣告盈利。這才是最可怕的。

這倒不能怪傳統廣電的人目光短淺,因為幾十年來這是他們最熟悉的套路。而這樣的結果勢必造成IPTV的電視臺化,導致以技術為先導的IPTV重新走上傳統媒體的老路,甚至使剛剛磨合成熟的IPTV管理團隊面臨動盪,進而使傳統廣播電視的轉型努力徹底化為泡影。本來他們被形勢環境所迫,可以游到大海里進化成更優秀的物種,這回游到一半,停在一灣小湖裡不走了。而這灣小湖為了遷就、適應他們,更不敢,也不能夠與大海相連,將更快的乾涸。

王明轩:给“灯少”的《危言》添点油、加点醋!——IPTV必须越过这五道坎儿

06

突破人性,才能成就偉大

以上就是IPTV的五道坎兒,走過去,就最有可能走上陽關大道;卡住了,就一定會成為一灣月牙泉。至於能否越過這五道坎兒,不是技術問題,也不是模式問題,而是人性問題。

的確,人性,這個寫在我們基因裡的本能特性,時時刻刻左右著人類的行為方式,並必然地形成了人類社會運轉的軌跡。翻開歷史,因人性的弱點週而復始畫著國家、社會、行業、組織興衰的波浪曲線。

不用太遠,就說大清朝的沒落,從咸豐皇帝、林則徐;到慈禧、光緒、李鴻章、張之洞;再到孫中山、黃興、袁世凱;再到蔣介石及各派軍閥,我相信,他們沒有人從骨子裡就想把這個國家搞垮,但人性的控制慾、存在感,都使他們強烈地要求這個國家在自己的駕馭下,按照自己的路線前行,並且保證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為此,他們日夜操勞,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是彼此血腥的殺戮。其結果卻是越忙越亂,直到把這個國家徹底玩殘了,爛透了。直到能夠突破人性弱點的共產黨人的出現,以其突破人性私慾的綱領重新凝聚出全民共識,才把這個國家拉出深淵。這幾乎是人類社會前進中的宿命、鐵律,千百年來不厭其煩地反覆重演——爛透了,才有重生。

難道我們傳統媒體真的就跳不出這宿命,摒棄人性的弱點,收斂我們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控制慾,壓抑一下私慾與利益,通過分工協作,拯行業於危瀾嗎?非要把它徹底玩殘了,爛透了,然後各奔東西嗎?其實,突破人性,這也恰恰就是互聯網思維的核心,講分工協作,講共享共贏。

07

只要能夠突破人性,問題並不難解決,以下幾步業內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1

突破人性,各歸其位

“愛上”是IPTV的總平臺的運營方,這張牌照,僅僅是一種組織授權,而組織行為學告訴我們,整個權力是由兩部分構成的,除了“組織授權”,還有“自我權力”。在整個權力構成中,組織授權僅佔全部權力的30%,自我權力才是重頭,佔了整個權力構成的70%。而自我權力又是由資歷、能力、人格,這三方面構成的。因此,“愛上”能否在技術、資源、資金,以及跟電信系的合作中,為各省平臺提供強力的支持,決定了它自我權力的大小。否則,僅憑一張牌照,拿著30%的權力,甚至達不到60分的及格線,卻要行使行業主導權,這是典型的官場心理。但總平臺對各省平臺沒有資本上的血緣關係和行政上的任免權,這裡不是官場,而是市場。

權力的構成

構成比例

構成類別

來源

30%

組織授予

70%

自我權力

資歷

能力

人格

同時,各省平臺,也必須擺正位置,必須具備互聯網思維,學會分工協作,配合總平臺的佈局。你必須知道,你現在單打獨鬥的收入,僅僅是你應該並且可以獲得的收入的1/31,如果你有3億的收入,就意味著通過全網合作,你本來擁有93億的空間。(儘管這種算法未必準確,但絕對可以提供參考)

2

突破人性,分工開發,全網接入

首先明確總平臺和省平臺的分工協作,總平臺要負責好整體框架和接口、內容的播控及安全的規劃建設。同時,協商各省平臺間的分工協作,採取“分工開發,全網接入”的辦法,讓每個省平臺專注一項業務,打磨出商業產品級的業務應用,而不是Demo,分享給全網並抽取適當的服務費用,同時自己也接入其它省平臺開發的業務應用,並支付適當服務費用。共擔責任,共享利益。

3

突破人性,生產內容

在中國,一個省臺要若能進入前十位的排行榜,年節目費用要達到十億左右,因此,IPTV若想有自己的爆款和獨播特色內容,靠各省平臺自己那兩三億的財力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辦法還是突破人性的私慾,抱團取暖,分工協作。通過找尋有節目製作實力的機構,採取多個省平臺聯合投入資金、資源(基金或單個內容項目的形式),分散投資風險,實現自產節目在自己平臺上的獨播、首播,並獲得後期發行分利。

當然,這裡難度最大的問題在於有實力的製作機構的選擇。一是它的自有平臺不能太大(如愛奇藝),否則,你的觀眾會全被吸附過去。二是不能是基於傳統電視節目的製作機構,必須熟悉互聯網雙向環境,製作互動、參與感強的節目。三是該機構製作能力和方向比較綜合,不能過窄(如,僅限於電視劇)。

好了,我給燈少就添這些油和醋吧,至於這些油和醋到底有沒有實際作用,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突不破人性的魔咒,誰也救不了我們。

近期熱門文章

王明轩:给“灯少”的《危言》添点油、加点醋!——IPTV必须越过这五道坎儿
王明轩:给“灯少”的《危言》添点油、加点醋!——IPTV必须越过这五道坎儿

Hi~入群、投稿、合作,勾搭趨妹兒微信號anki_ma,註明姓名、公司、職務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