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最全最細的和親名單,快看看你都認識多少?

眾所周知,和親從本質上看,是一種外交手段。

和親在我國外交上看有兩個作用,一是緩兵之計,在和親方勢弱,但被和親方無法一口氣消滅和親方時,雙方的妥協之策,經過和親之後,雙方便進入一段和睦期後,互相積蓄實力,等到下一個戰略有利時機到來,再做決策,這種本質上看與送歲幣沒有什麼不同,歷史上中國乃至於其他國家都會採用這一手段。第二種為結盟,以和親作為結盟象徵,要麼是實力相當的雙方和親共抗外敵,比方說北周與北齊都爭相與柔然和親來對付對方,要麼是勢弱一方與勢強方和親,勢弱方用以對付國內外的敵對勢力,勢強方用以加強對勢弱方的控制,如隋文帝下嫁公主給東突厥的啟民可汗。

中國史上最全最細的和親名單,快看看你都認識多少?

這種外交手段相當靈活,和親形式多種多樣(有娶公主,亦有下嫁公主),和親雙方可以根據雙方實力的變化來自行決定觸發哪個作用或先後觸發。就比方說隋文帝下嫁公主給東突厥的啟民可汗這件事吧,隋文帝當時下嫁公主,是為了方便控制啟民並非啟民鎮住國內外的敵對勢力(當然,隋朝自己扶持的敵對勢力除外),然而到了後來,隋朝滅亡,殘餘的不甘心滅亡的隋朝皇室便利用這層關係繼續負隅頑抗。

現在小編整理了一份史上最完整的和親榜單,讓我們來看看歷史上都有哪些和親吧:

中國史上最全最細的和親名單,快看看你都認識多少?

漢朝和親列表

和親匈奴

前200年,翁主嫁匈奴冒頓單于(漢高祖宗女劉氏)

前192年,翁主嫁匈奴冒頓單于(漢惠帝宗女劉氏)

前176年,翁主嫁匈奴冒頓單于(漢文帝宗女劉氏)

前174年,公主嫁匈奴老上單于(漢文帝宗女劉氏)

前162年,翁主嫁匈奴老上單于(漢文帝宗女劉氏)

前160年,翁主嫁匈奴軍臣單于(漢文帝宗女劉氏)

前156年,翁主嫁匈奴軍臣單于(漢景帝宗女劉氏)

前155年,漢景帝宗女翁主嫁匈奴軍臣單于(漢景帝宗女劉氏)

前152年,漢景帝宗女翁主嫁匈奴軍臣單于(漢景帝宗女劉氏)

前140年,漢武帝宗女翁主嫁匈奴軍臣單于(漢景帝宗女劉氏)

前33年,王昭君嫁匈奴呼韓邪單于

和親烏孫

前108年,公主嫁烏孫昆莫(國王)獵驕靡(漢武帝宗女劉細君)

前103年,公主嫁烏孫王岑陬、翁歸靡(漢武帝宗女劉解憂)

中國史上最全最細的和親名單,快看看你都認識多少?

十六國

北燕太祖馮跋女樂浪公主嫁柔然可汗斛律

南北朝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之女始平公主嫁夏帝赫連昌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之女武威公主嫁北涼王沮渠茂虔

北魏宗女蘭陵公主嫁柔然可汗阿那瓌

北周趙王宇文招女千金公主嫁突厥沙缽略可汗

隋朝

和親突厥

隋文帝宗女安義公主嫁突厥啟民可汗染干

隋文帝宗女義成公主嫁突厥啟民可汗、始畢可汗、處羅可汗、頡利可汗

隋煬帝宗女信義公主嫁西突厥泥厥處羅可汗

隋煬帝宗女淮南公主嫁突厥突利可汗

和親吐谷渾和高昌

隋文帝宗女光化公主嫁可汗世伏、伏允

隋煬帝宗女華容公主嫁高昌十二任王麴伯雅

中國史上最全最細的和親名單,快看看你都認識多少?

唐朝

共20女,皇女3位,宗室女4位,具皇室血統的異姓女7位,異族將領女3位,姓氏不明女3位。下嫁回鶻者6位、契丹4位、奚3位、吐谷渾3位、吐蕃2位、拔汗那1位、南詔1位被唐朝拒絕:

和親回紇

756年,唐將僕固懷恩女嫁回紇可汗少子(後為英義可汗,僕固氏)

758年,寧國公主嫁回紇英武可汗(唐肅宗幼女,皇女李氏)

758年,小寧國公主陪嫁回紇英武可汗,後嫁英義可汗(榮王李琬女,親王女李氏)

769年,崇徽公主嫁回紇英義可汗(唐將僕固懷恩女,僕固氏)

787年,鹹安公主嫁回紇長壽天親可汗(唐德宗女,皇女李氏)

820年,永安公主嫁回紇保義可汗(唐憲宗女,皇女李氏)未成

821年,太和公主嫁回紇崇德可汗(唐憲宗女,皇女李氏)

和親契丹、奚

715年,固安公主嫁奚王李大酺(宗室出女辛氏)

717年,永樂公主嫁契丹首領李失活(東平王外孫女楊氏)

722年,燕郡公主嫁契丹王李鬱於(宗室出女慕容氏)

726年,東華公主嫁契丹王李邵固(唐玄宗侄甥女陳氏)

726年,東光公主嫁奚王李魯蘇(成安公主女韋氏)

745年,靜樂公主嫁契丹王李懷秀(因唐將安祿山對其部侵掠被殺,唐玄宗外孫女獨孤氏)

745年,宜芳公主嫁奚王李延寵(因唐將安祿山對其部侵掠被殺,唐玄宗甥女楊氏)

中國史上最全最細的和親名單,快看看你都認識多少?

和親吐蕃

641年,文成公主嫁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宗室女李氏)

709年,金城公主嫁吐蕃贊普遲德松贊(雍王李守禮女,親王女李氏)

和親吐谷渾

640年,弘化公主嫁吐谷渾可汗諾曷缽(淮陽郡王李道明女李氏)

664年,金城縣主嫁吐谷渾王子蘇度摸末(會稽郡王李道恩第三女李季英)

664年,金明縣主嫁吐谷渾王子闥盧摸末(宗室女李氏)

和親突厥

642年,新興公主嫁薛延陀真珠可汗(唐太宗女,為贖唐將契苾何力,皇女李氏)未成

712年,金山公主嫁後突厥默啜可汗(宋王李成器女,親王女李氏)未成

717年,交河公主嫁突騎施可汗蘇祿(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懷道女,阿史那氏)

和親拔汗那和南詔

744年,和義公主嫁寧遠國王(拔汗那)阿悉爛達幹(告城縣令李參之女,親王女李氏)

883年,安化公主嫁南詔皇帝隆舜(唐懿宗女,皇女李氏),未成,唐朝拒絕了這個聯姻。

中國史上最全最細的和親名單,快看看你都認識多少?

元朝

共38女,其中皇女10位、同姓宗室女22位、身份不明6位,下嫁汪古部16位、畏兀兒9位、高麗9位、吐蕃4位,元朝和親列表:

和親汪古部

阿剌海別吉公主嫁汪古部首領不顏昔班,後嫁其侄鎮國與弟孛要合(成吉思汗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獨木幹公主嫁汪古部首領聶古臺,後嫁其弟察忽(拖雷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月烈公主嫁汪古部首領愛不花(忽必烈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葉裡迷失公主嫁汪古部首領孛要合之子君不花(貴由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忽答迭迷失公主嫁汪古部首領闊裡吉思(太子真金女,孛兒只斤氏)

愛牙失裡公主嫁汪古部首領闊裡吉思(元成宗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亦憐真公主嫁汪古部首領孛要合之孫囊家臺(不詳)

回鶻公主嫁汪古部首領孛要合之孫丘鄰察(宗王阿只吉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阿實禿忽魯公主嫁汪古部首領術忽難(宗王奈刺不花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葉綿幹真公主嫁汪古部首領術忽難(宗王兀魯歹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速哥八剌公主嫁汪古部首領馬札罕(宗王晃兀帖木兒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竹忽真公主嫁汪古部首領孛要合之孫火思丹(宗王卜羅出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奴倫公主嫁汪古部首領闊裡吉思弟阿里八斛(宗王完澤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阿刺的納八刺公主嫁汪古部首領術安(晉王甘麻剌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吉刺實思公主,封趙國公主嫁汪古部首領阿剌忽都(不知)

難公主嫁汪古部首領馬札罕(宗王晃兀帖木兒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中國史上最全最細的和親名單,快看看你都認識多少?

和親畏兀兒

也立安敦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阿爾忒的斤(成吉思汗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阿剌真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怯失邁失(窩闊臺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巴巴哈兒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火赤哈兒的斤(貴由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不魯罕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紐林的斤(窩闊臺孫女,孛兒只斤氏)

八卜叉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紐林的斤(窩闊臺孫女,不魯罕公主妹,孛兒只斤氏)

兀剌真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紐林的斤(安西王阿難答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雪雪的斤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雪雪的斤(不詳)

朵兒只思蠻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帖睦爾普化(宗王闊端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也先忽都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帖睦爾普化之子不答失裡(不詳)

和親高麗

忽都魯揭裡迷失公主,封安平公主嫁高麗忠烈王,封莊穆王后(忽必烈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寶塔實憐公主,封薊國大長公主嫁高麗忠宣王為王妃(甘麻剌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也速真嫁高麗忠宣王,封懿妃(不詳)

亦憐真八刺公主,封濮國長公主嫁高麗忠肅王,封靖和宮主(營王也先帖木兒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金童公主,封曹國長公主嫁高麗忠肅王(魏王阿木哥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伯顏忽都公主,封慶華公主嫁高麗忠肅王(宗王伯顏忽都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亦憐真班公主,封德寧公主嫁高麗忠惠王為王妃(鎮西武靖王焦八(搠思班)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寶塔失裡公主,封徽懿魯國大長公主嫁高麗恭愍王為王妃(魏王阿木哥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納論公主,封國公主嫁高麗沈王王皓(梁王松山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和親吐蕃

墨卡頓公主嫁八思巴弟吐蕃白蘭王恰那多吉(宗王闊端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貝丹公主嫁吐蕃白蘭王恰那多吉之子達瑪巴拉(宗王闊端子啟必帖木兒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門達幹公主嫁吐蕃白蘭王達尼欽波桑波貝(元成宗姐,孛兒只斤氏)

布達幹公主嫁吐蕃白蘭王鎖南藏卜(不詳)

中國史上最全最細的和親名單,快看看你都認識多少?

清朝

努爾哈赤第三女莽古濟嫁蒙古敖漢部長瑣木諾杜稜

太宗皇太極第一女固倫公主嫁蒙古敖漢郡王班第

太宗皇太極第二女馬喀塔嫁蒙古察哈爾親王額哲

太宗皇太極第三女延慶公主嫁蒙古科爾沁親王奇塔特

太宗皇太極第四女雅圖嫁蒙古卓哩克圖親王弼爾塔哈爾

太宗皇太極第五女阿圖嫁蒙古巴林郡王色布騰

太宗皇太極第八女嫁蒙古土謝圖親王巴雅斯護朗

聖祖康熙帝玄燁第三女固倫榮憲公主嫁蒙古巴林郡王烏爾滾

聖祖康熙帝玄燁第五女和碩端靜公主嫁蒙古科爾沁杜稜郡王噶爾臧

聖祖康熙帝玄燁第六女固倫恪靖公主嫁蒙古喀爾喀親王敦多布多爾濟

聖祖康熙帝玄燁第十五女和碩敦恪公主嫁蒙古科爾沁臺吉多爾濟

恭親王常寧第一女固倫純禧公主嫁蒙古科爾沁臺吉班第

怡親王胤祥第四女和碩和惠公主嫁蒙古喀爾喀親王丹律多而濟之子多爾濟塞布騰

莊親王胤祿第一女和碩端柔公主嫁蒙古科爾沁郡王齊默特多爾濟

高宗乾隆帝弘曆第三女固倫和敬公主嫁蒙古科爾沁親王色布騰巴爾珠爾

仁宗嘉慶帝顒琰第三女莊敬和碩公主嫁蒙古科爾沁親王索特納木多布濟

仁宗嘉慶帝顒琰第四女莊靜固倫公主嫁蒙古土默特貝勒瑪尼巴達喇

宣宗道光帝綿寧第四女壽安固倫公主嫁蒙古奈曼部札薩克郡王德穆楚克扎布

看到上面列出的榜單,相信一定有細心的小夥伴們發現。在上面的榜單裡,唯獨缺失了宋朝和明朝。只因這兩個朝代並不奉行和親的政策。其實,在中國古代,和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政治外交手段,是用來聯結外國並示好的手段。明粉們總說明朝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什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可是縱觀明朝歷史,邊患不斷,也先差點攻下北京,俺答寇掠邊塞十數年,以及最後女真吞併整個遼東,比較相像的宋朝,也是不和親,國勢更是衰敗,開封被人攻破,皇室女眷都被金兵凌辱至死。漢唐盛世,但確是和親不斷,漢朝嫁到匈奴和西域的公主為漢朝作出巨大貢獻,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更是千古美談。強盛的國勢難道就靠像朝鮮那樣不識時務、不知死活就能換來嗎?國家需要對外強硬的時候,就使用強硬的手段,需要對外緩和示弱的時候,就使用示弱的手段,甚至有時需要忍受屈辱,必要的時候也必須忍受,國家衰弱是一種罪惡,國家衰弱還不承認衰弱反而橫挑強鄰就是不可饒恕的罪惡!如果當初劉邦拒不和親,反而要傾盡國力挑戰匈奴,會有什麼後果?好面子不單能害人,還能害國。

所以,這兩千多年來為我們古代中國做出和親犧牲的那麼多女性,她們是值得我們每個後世中國人緬懷和銘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