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今天你吃糉子了嗎?

端午节——今天你吃粽子了吗?

端 午 安 康

01

端午節簡介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端午节——今天你吃粽子了吗?

又到了吃粽子的時候了

今天你吃了嗎?

02

端午節“十說”

一說認為端午節是龍的節日。聞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證端午節是古代吳越民間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認為端午節實際上是一個龍的節日。

二說認為端午節是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逝世。據《續齊諧記》記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三說是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

四說認為據東漢時期蔡邕《琴操》中載端午節係為紀念先賢介子推。

五說認為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於是日操練水軍。

六說認為梁宗懍《荊州歲時記》轉述端午是為迎“濤神”伍子胥。《後漢書》中也寫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後來江浙一帶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舉行各種儀式以悼念伍子胥。

七說認為在《道書》中載有五月初五是為祭祀先祖日。

八說是據《會稽典錄》一書記載端午是為紀念尋父投江而死的曹娥。

九說認為端午起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其時仲夏之日萬物方盛夏至日陰氣廕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為門戶飾以懲惡氣。

十說是民間有一傳說認為端午源於湖北沔陽沙湖曾有四位豪傑專門劫富濟貧後遭當地官兵突襲圍困而於五月初五投江而亡。當地民眾萬分悲哀將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示悼念。

粽情一夏

五月五,過端午

端午节——今天你吃粽子了吗?

03

民間習俗

端午节——今天你吃粽子了吗?
端午节——今天你吃粽子了吗?端午节——今天你吃粽子了吗?
端午节——今天你吃粽子了吗?

賽龍舟

端午食粽

佩香囊

懸艾

懸鐘馗像

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點雄黃酒

吃五毒餅,畫五毒圖

端午节——今天你吃粽子了吗?
端午节——今天你吃粽子了吗?端午节——今天你吃粽子了吗?
端午节——今天你吃粽子了吗?

氹氹轉,菊花園

炒米餅,糯啊糯米糰

五月初五系龍舟節啊

阿媽佢叫我去睇龍船

說到吃粽子,南北大戰好像又要開始了

肉粽?甜粽?

對於南北方在吃粽子時截然相反的口味偏好,有網友發問:“為什麼平常南方人吃甜,北方人吃鹹,到了粽子的問題上卻恰恰換了過來呢?”這個接近於哲學命題的問題,暫時還沒有答案。

肉粽屬江浙一帶的最具代表性,即以新鮮豬肉浸泡醬油,挑揀肥瘦肉各一片包入粽中,根據喜好還可以加入鹹蛋黃。在北方,除了只有糯米的白粽子,蒸熟後蘸白糖吃,另外比較普遍的是加入紅棗或者豆沙。

除了常見的粽子,還有一些只存在個別地區的“特色”粽子。比如,像遼寧的鮁魚粽子,黃米、芸豆加上一塊當地產的鮁魚塊,極具沿海特色。貴州鎮遠的灰粽,就混入了稻草和芝麻桿灰,他們認為草灰的鹼性可以中和胃酸,有利於消化。

其實粽子吃甜吃鹹不重要,重要的是包裹著我們對於端午文化的繼承和對家鄉味道的認同,我們雖然吃著不同口味的粽子,但是我們同樣地愛著自己的家鄉。

端午节——今天你吃粽子了吗?
端午节——今天你吃粽子了吗?端午节——今天你吃粽子了吗?

五月五

過端午

就這樣了,

我要去吃粽子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