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陽:在田野里放聲歌唱

丁陽:在田野裡放聲歌唱

她從城市來到鄉村,把10年的青春歲月獻給農村的教育事業,把快樂的音符和動人的旋律沁入學生的心田,讓歌聲從田野裡飛出,飛向藍天,飛向遠方,她就是牡丹區都司鎮明德小學教師丁陽。

丁陽畢業於長春師範學院音樂學專業,2008年被招錄到都司鎮明德小學工作。她把音樂藝術的種子帶進了這所偏僻的農村小學,讓校園裡飛揚著歌聲,充滿了生機和活力。丁陽也因出色的工作成績被評為菏澤市骨幹教師,牡丹區教學能手等 。

丁陽:在田野裡放聲歌唱

五線譜上的和聲

丁陽來這所小學之前,學校沒有專業音樂教師。學生沒有音樂基礎,她就從最簡單的知識教起,她總是一絲不苟,精心準備每一堂課,從備課到上課,從來不應付了事,把每一堂課都讓得力求完美,在她的堅持和努力下,學生們都慢慢喜歡上了音樂課。一次,侯國麗老師聽了丁陽的課後說:“你每節課都是這麼上嗎,太精彩了。這些孩子跟你上課太幸福了。”

在丁陽看來,每個學生都是個音符,這些音符組合在一起才是完美的樂曲。她用女人特有的細心和責任心關心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她在一年級上課的時候,發現一個叫小智的學生課堂上老是神情木木的,並且坐不住,老是上室外跑。她去其他班上課,又發現小智常趴在窗臺上看她上課。一打聽才知道,這個學生智力有障礙,經常上課往外跑,讓老師到處找。丁陽此後每次上課時都特別關注小智,放學後主動給他打招呼。一天,小智突然喊了一聲“老師”, 聽到這發音不太準備的兩個字,丁陽既驚訝又感動,她抓住小智主動開口說話的時機鼓勵他叫“老師--好!”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中,小智漸漸放下了戒備的心理,麻木的眼神中也煥發出喜悅的目光。再後來小智每次見了老師都能主動地叫一聲“老師好!”在她看來,這三個字就是最動聽的語言。

丁陽還教過一個叫李沐的女生,品學兼優,就是沉默寡言,課堂上有時還暗自垂淚。打聽後得知,她家裡遭受變故,跟著姑姑上學,缺乏關愛。丁陽就經常課餘飯後找李沐談心,給她講貝多芬的故事、莫扎特的堅韌,激勵李沐克服困難,勇於挑戰自我,並鼓勵她在六一節上表演節目,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李沐變得開朗起來了。還從家裡拿來衣服送給李沐,讓李沐十分感動。

丁陽:在田野裡放聲歌唱

校園奮進曲

音樂教學,在常人眼裡,是一門副課;在許多家長的心中,也不那麼重要。但丁陽並不這麼認為,只要是教育教學工作,音樂與語文、數學等其他學科同等重要,因為音樂同樣有詩和遠方。

丁陽儘自己的最大努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搭建舞臺,發現和培養學生的藝術特長。她把學生課間操換成自己創編的韻律操,讓學生在愉悅身心的同時得到藝術的薰陶。她帶領學生參加第一屆牡丹區中小學生才藝大賽和課本劇比賽,都獲得了農村組一等獎的好成績,讓學生在一次次展示中增強了自信心,得到了鍛鍊。

2016年,丁陽聽說牡丹區要舉辦學生鼓號隊比賽,她向校長主動請纓,成立了建校以來的首支鼓號隊。她每天課餘時間帶領幾十名隊員訓練,腿累抽筋了,噪子喊啞了,她依然堅守。這年國慶節7天假期,她沒有休息一天,和學生一起刻苦訓練。功夫不負有心人,學校鼓號隊在比賽中終於取得令人驕傲的成績。

有一個叫尹思琦的女孩,現在正在湖北某舞蹈學校學習,已經常常參加演出了。她曾是丁陽的學生,至今念念不忘的是丁老師讓她走上這條藝術道路。她說:“感謝丁老師2015年六一節鼓勵我第一次登上舞臺,從此讓我愛上了舞蹈,讓我今天登上了更大的舞臺。”

丁陽:在田野裡放聲歌唱

歌聲裡的微笑

“來到郊外去採山,小小腳丫跑得歡,採呀採蘑菇,採呀採木耳,採來山菜嫩又鮮……”伴著輕快、清新的音樂,丁陽和同學們一起歡快活潑地唱著《採山》這首歌,伴隨著音樂和歌詞,同學們彷彿走了大自然,臉上充滿了愉悅和幸福,這就是音樂的魅力,這就是丁陽的課堂。

丁陽用音樂讓學生感受真善美,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讓他們自覺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她看到一個個孩子在她的努力下健康成長,心裡也感到很欣慰。

丁陽對工作負責在整個都司鎮是出名的,所以全鎮的教師節文藝演出、學生運動會文藝表演等,都常常交給她來排練,她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她說只要把她所學的教給了學生,讓學生成長,就是最大的快樂。每次學校組織文藝節目,她總是利用晚上,節假日義務為學生排練,沒有半句怨言。2012年鎮裡要舉行慶祝教師節文藝聯歡會,已請假在家待產的丁陽聽說中心校正在為找不到合適的人排練節目而發愁,丁陽沒有多想就把它接了下來。她每天挺著大肚子帶領學生排練,每天都累得腳腫手麻,硬是堅持了下來,大家都為她的工作精神所打動。

陳翠燕老師和丁陽接觸比較多,認為丁陽善良、美思和善為,是個有人格魅力的人,能從她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幫助自己成長。並講她親眼看到的一件小事。有一天放學後,一個學生突然對丁陽說:“老師,我想抱抱你。”抱了丁陽一下,然後臉上掛滿幸福的走了。

丁陽2015年參加了為期一年的全區農村音樂教師培訓,授課教師都是全省高校和中小學的志願者。她很珍惜這次學習提高的機會,認真學習,進步很快。不久,她被選為種子教師,作為“助教”幫助授課教師組織培訓活動。

通過這次培訓,丁陽深切感受到農村學校音樂教師素質急待提高,她也為那些教師志願者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於是自己也加入了教育志願者團隊,2016年在汶上縣做了一年的音樂教師培訓志願者。培訓活動都安排在雙休日,她每個週五下班就要趕到培訓地,週日很晚才能回到家。本來就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的丁陽陪孩子的時間就更少了,但是為了事業和做好志願者工作,她只能委屈孩子了。

丁陽的兒子今年才五歲,正在上幼兒園,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媽媽能來接他一次,可是就是這樣的小小願望,丁陽也總是不能滿足他。有一次,丁陽的丈夫有事把接兒子的事交給了丁陽,結果丁陽一忙起來把這事給忘了,下午等到趕到幼兒園接孩子時,已經遲到一個多小時了,幼兒園老師埋怨她太粗心了,丁陽只能以苦笑應之。

“我喜歡清晨的花香,我喜歡正午的驕陽,我喜歡日升月落中看你成長的模樣……”丁陽沉醉在這首《我喜歡》的旋律中,走過初為人師的青澀與迷惘,堅守傳道授業中不變的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