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不止|王甘:对汶川震灾中志愿服务的若干观察和思考

【本文原发表在《奥运2008特刊——抗震救灾专刊》。作者:王甘,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

摘要

1.千万志愿者自发参与救灾和灾后重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契机,亟待肯定和支持;

2.NGO的加速发展是有效组织志愿者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条件,也是在我国进入矛盾多发期后促进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3.灾民参与灾后重建的决策和全程是避免形成灾难依赖心态的一个有效方法。

创新不止|王甘:对汶川震灾中志愿服务的若干观察和思考

2008年5月28——6月2日,我作为志愿者,在四川省绵竹市参与了友成之家儿童活动中心的建设。在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以下简称友成)的组织下,相关企业和众多志愿者仅用八天时间,把一片麦地变成了儿童活动中心,开始接收受灾群众安置点的孩子,成为“地震灾区里的天堂”(灾区志愿者语)。

作为一个人类学研究人员,我曾参与中国社科院A类课题“公共服务社会化”,对我国NGO组织与志愿者进行了长期的人类学参与式研究。此次参与友成的志愿服务,有机会进一步观察救灾活动中的志愿者,以友成之家儿童活动中心的建立为个案,作了下列思考。

志愿者发挥重大作用

5月24日,友成之家儿童活动中心正式开始动工,6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建设速度之快,设施之精良完善,创造了一个奇迹。在这个创造奇迹的过程中,志愿者发挥了重大作用。

建设友成之家的志愿者大致有以下几类:

1.由企业家和专家组成的志愿者:

企业家志愿者小李和小邱的故事:

小李是名年轻的企业家。在得到友成之家建设总指挥的召唤后,立刻怀揣十万现金飞往原料产地,一路征用自己企业家朋友的私车,星夜兼程,为友成之家抢购到高质量原料。动工后,他成了“工头”,带领从大学生到普通工人的各路志愿者搭建棚屋。小邱是名女企业家,她镇守办公室,协调工地的供饭供水、保卫清洁等工作,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开展。

这些企业家和专家志愿者主要来自友成基金会的良好人脉。这些志愿者有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专业知识与专业精神,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因此可以在得到召唤的第一时间奔赴现场,通过私人社会网络迅速调配稀缺资源。无论是棚屋材料的寻找采购,工程的规划与实施,还是儿童活动中心的玩教具生活设施配置,企业家专家志愿者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办事能力,亲力亲为,保证了工程的高水准落成。

2.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志愿者:

电工小林的故事:

小林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电工,在成都市工作,靠微薄的工资养母亲和幼子。地震后,他来到灾区,参加了友成之家的建设。他工作到凌晨,给所有棚屋安装电线和吊扇。在同来的志愿者陆续撤回时,他坚持留下来,原因很简单,自己的活儿还没干完。

这些志愿者或是跟随小型NGO,或是个人自发地来到四川,希望参加救灾工作。但是由于缺乏有效渠道,不少人在街上焦急地寻找,不知如何能找到为灾区人民奉献的机会。当他们因为各种机缘来到友成之家的工作现场、得知这是一个为孩子们建设的项目时,欣喜若狂,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工作当中。他们不惜力,不挑拣,唯恐工作不够苦;友成之家落成后,他们却一无所求,谢绝任何酬劳,认为那样会有违远道而来的初衷,十分令人感动。

3.来自本地的志愿者:

友成之家之所以能够开办,最关键的是有一大批当地志愿者投入其中。

他们了解当地情况,有当地人际网络,便于协调各种关系。特别是来自绵竹市幼儿园的老师,志愿成为儿童活动中心的老师,她们长驻本地,有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经过与当地教育局协调,她们的志愿服务也得到当地领导的认可,保证了儿童活动中心的顺利开办。

NGO等社会组织在社会需求与企业及志愿者之间搭设桥梁:

友成之家的建成,是多方努力的结果。友成把众多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的支持汇集起来。例如,广东博奥鸿基公司捐助了部分活动板房,北京物美集团捐助了从家具到儿童用品等大量物资,万科(成都公司)派出施工队伍连夜捐献并实施完成了1700平米的混凝土地基工程,四川省律协和部分律师事务所捐助了全套厨房设备,友邻的参与安置房建设的外省市建筑施工单位还提供了无私的工程协助。

创新不止|王甘:对汶川震灾中志愿服务的若干观察和思考

在危机关头,社会组织把企业和志愿者的力量通过项目的形式组织起来,起到了政府难以起到的作用,同时,关注了政府来不及反应的社会需求。在这次震灾中,我们看到了社会组织能够发挥的巨大作用。

志愿精神在全社会各阶层的传播:

在我们过去的研究中,我们国家参加志愿服务的人群,以大学生、白领等人群为主。但是此次友成之家的建设中,我发现,大灾面前,志愿精神在全社会各阶层中得以迅速传播。

以参与友成之家的志愿者为例,他们当中既有教师、学生,也有普通劳动者,比如电工、建筑工人、退伍军人等。他们可能说不出什么是志愿精神,但他们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他们的专业技能也在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起了关键性作用。

和打工志愿者小王聊天

小王,本来是由棚屋公司从珠海派来负责安装的工人。来到现场后,他发现这里几乎所有的工人都是志愿者,非常惊讶,也深受感动。结果,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来这里,是商业行为。可是现在,我也成了志愿者。”他不仅负责安装,还干了很多很多份外的活儿。因为他有施工经验,在建设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聊天时,当他得知我做过志愿者研究时,马上对我说:“王老师,你们应该给我们打工仔好好宣传一下,什么是志愿者。我们那里有几万打工仔,没几个人知道当志愿者,最多也就是做做当老板的梦。如果我们打工仔都来当志愿者,你们保证能省工省料!”

我说:“小王,你们不用我去宣传,你,现在就成了一颗种子,回去后,就可以告诉周围的弟兄们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而且,大家做志愿者,不光是为了我们省工省料,对你自己也有好处,你会发现,我有能力,我也能够帮助别人,即使我不当老板,我仍然是个顶天立地的人!这一点更重要!”小王非常激动,说:“对!我照了好多照片,回去就给大家讲!”

志愿精神在全社会各阶层的传播,有助于打破以金钱为唯一成功标准的心理,建立多元的成功评价标准。也能够帮助青年人认识社会各层面,发挥自己的作用,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受灾人员参与志愿者服务是重要的心理辅导手段,对重振灾区人民精神有重大意义:

在过去的志愿者研究中,我们发现,参与志愿服务,不仅对服务对象产生影响,对志愿者自身也具有教育、培训的功能。这次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志愿服务对灾区人民的心理疗伤影响。

当地志愿者张园长的心里话:

友成之家开办后,当地志愿者张园长和我一边收拾图书,一边聊了起来。她说,这是自5月12号以来,感觉最充实、最有希望的一天。地震不仅摧毁了很多家庭辛苦半生积累的财富,也动摇了当地经济,打破了以前安逸的生活。在帐篷里吃着单调的饭菜,很多人都在抱怨。张园长说,来到友成之家的建设工地,发现这里有这么多的志愿者,吃住和我们一样差,还远离家人,干着繁重的活儿,可是他们不抱怨,一心帮助我们,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抱怨?于是,她鼓励家人和同事,要积极面对未来。随着友成之家的活动开展,连过去工作中不是很主动的老师,思想也发生了转变,主动来申请当志愿者,让她颇为意外。

大量的志愿者出现在灾区,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心理安慰,也起到正面的心理示范作用。志愿者都是普通人,但普通的人在为灾区做出无私奉献,这对灾区的普通人有更现实的示范作用。

在友成之家的建设中我发现,一些受灾人群尽管情绪低落,但对个体心理辅导比较排斥,认为对方居高临下,把自己当成病人,心里不舒服,也不容易产生信任,是浪费时间,起不了太大作用。但是对和他们并肩工作的志愿者,他们有较多的信任和认同,认为互相之间的关系更平等,在共同的生活中,更愿意、也更有机会去倾诉和交流。因此我感到,对心理工作者来说,除了关注受灾严重的重点群体的心理辅导外,下一步可以对志愿者开展培训,或者自己作为志愿者与当地群众共同劳动,而不是单纯把心理诊所搬到灾区,效果会更好一些。

千万不要以为当地人比我们笨

友成之家开办后,当地志愿者张园长和我一边收拾图书,一边聊了起来。她说,这是自5月12号以来,感觉最充实、最有希望的一天。地震不仅摧毁了很多家庭辛苦半生积累的财富,也动摇了当地经济,打破了以前安逸的生活。在帐篷里吃着单调的饭菜,很多人都在抱怨。张园长说,来到友成之家的建设工地,发现这里有这么多的志愿者,吃住和我们一样差,还远离家人,干着繁重的活儿,可是他们不抱怨,一心帮助我们,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抱怨?于是,她鼓励家人和同事,要积极面对未来。随着友成之家的活动开展,连过去工作中不是很主动的老师,思想也发生了转变,主动来申请当志愿者,让她颇为意外。

外来的援助者,往往主观弱化被援助对象,不了解当地具体情况,就把自己的主观想象强加于被援助对象。这样,不仅得不到好的援助效果,也剥夺了当地人的主观能动性。

目前的救灾工作,特别要注意的是,尊重和考虑当地人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多地发动当地力量,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完成救灾工作,也振作了灾区人民的精神。

友成之家儿童活动中心的落成,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让家长们看到了希望,也让情绪低落的幼儿园教师们看到了自己的价值,重新振作,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根据对志愿者的研究,志愿服务有心理治疗作用。参与志愿服务的人,重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从帮助别人中得到自我实现。因此,在对灾区的救助中,特别需要那些鼓励当地人和灾民参与的项目。

(全文完)

创新不止|王甘:对汶川震灾中志愿服务的若干观察和思考

执行主编 | 张羽漫

顾问 | 葛继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