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漂找底并不难,但是别被误导!

“钓鱼先找底”,这句话大家应该已经听过很多遍了,但是还是有很多的钓友在作钓时会出现找底不准的情况,钓完一天下来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钓到底或者钓过底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关于钓鱼找底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找底?找底说白了就是测量水的深度,以找底的方式来探测钓点的水深和周边的水下地形,让我们对钓点的水下地形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给我们的作钓提供一个基础。

找底的误区:

一、调漂之后钩上挂橡皮泥或铅皮找到我们的真实钓目

这个方法是万万不可取的。橡皮泥或者铅皮的体积和重量跟我们使用的饵料的体积和重量相差甚远,无法正确的体现出我们在作钓时的浮漂目数,也无法将钩带至我们挂饵作钓的真实水深。当遇到浆层较厚的淤泥底时,这种方法带来的误差甚至可以达到10cm以上。当我们使用拉饵时,饵团较小,饵料容散性很强,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不会容散且比重很大的橡皮泥和铅皮找底带来的误差很有可能导致我们的作钓过底。

调漂找底并不难,但是别被误导!

二、找底可以找到我们的钩饵状态

在“调四钓二”的时候,当我们下钩挂重物找底,找到2目的时候,上钩是空钩悬浮的,此时上钩无配重,很明显,挂饵后我们钓的一定会低于2目,因为上钩有了饵料带来的配重。那我们如果保持了2目作钓,我们的上钩就无法悬浮起来。可见这种方法是非常荒唐的。在挂上钩配重时,我们双钩到底,但是如果饵料比重轻的话,很有可能上钩的一个饵料无法将目数下拉至我们既定的目数,此时挂饵作钓的目数也是不对的。如果双钩挂配重找底,此时配重和饵料体积比重都有误差,找到钩饵状态也就无从说起了。

钩饵状态是要求我们在作钓时根据我们的调目钓目和饵料的下拉目数来综合调整的,而不是单单通过找底就能够完成的。

调漂找底并不难,但是别被误导!

正确的认识找底

一、初到一个新的钓场,首先要大致了解一下水深,以便选择钓位、钓组。调漂前先粗略找底以便在离底较近的水深调漂,减少误差。

二、确定钓点后在钓点前后左右多找几次底,以便了解水底结构,确认此处是否适合作钓,精确的确定具体钓点。

三、个别特殊钓法需要双钩躺底或双钩离底时,精确找底有助于我们减少误差,避免出现钩饵不到位或未达到既定作钓水层的情况出现。也能给我们后期的灵顿调整带来方便。

四、在双钩挂饵无法将调目完全拉入水中或饵料容散过快时,找底的精确度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钩饵在水底的具体位置和状态。

五、找底之后再调漂,找底是测量水深,只有知道了钓点的水深,才能给我们的调漂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前提。

六、空钩调漂确定空钩调目后,在双钩离底前提下正常上钩挂单饵,确定所压下目数后,根据实际水深和饵下压的目数就可以上推浮漂确定钓目了。

调漂找底并不难,但是别被误导!

正确找底调漂方式方法

一、确定钓点后重铅使浮漂没入水中,上推至浮漂出水67目。

二、前后左右各个点多抛几竿确定水下地形,选一处理想的位置作为钓点。(此时选点处浮漂目数到铅坠的长度为铅找底水深,而非饵找底水深)

三、下拉浮漂至平水后再下拉浮漂一个子线过5到10公分的长度,以便挂子线后双钩离底。

四、不带钩调漂可直接操作,需带钩调漂的先不带钩调至平水或12目后再挂钩调漂至既定调目。(粗调后挂钩微调可以有效避免一定程度的铅皮削减过度和子线缠绕)

五、正常上钩挂饵抛竿测试单饵下压浮漂目数值,这样可以让我们知道饵的重量,以便调整双饵在水下的状态。

六、上钩搓稍大的饵料使浮漂能没入水中后上推浮漂至我们的既定目数。(此时露出水面目数到上钩距离为搓饵水深)

七、正常挂饵后微调浮漂,直至到达既定钓目即可。(根据搓饵水深的标记太空豆可以确定我们的实际作钓的双饵在水底的状态)

调漂找底并不难,但是别被误导!

以上就是作钓时找底调漂的一些小知识!感谢您的阅读

您的每一次打赏、转发、留言、收藏都是对我的认可!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