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擁有,莫過於小溪慢流

最好的擁有,莫過於小溪慢流

一個行者向老和尚學習“道”——

於是問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麼?”

老和尚:“砍柴、挑水、做飯。”

行者問:“那得道後呢?”

老和尚:“砍柴、挑水、做飯。”

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

老和尚:“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挑水即挑水,做飯即做飯。”

行者豁然開悟。

我們寄希望於更厲害的道理來過好一生,殊不知真理往往簡單,只是需要用一生去領悟。

而人生最好的擁有,莫過於小溪慢流。

- 01 -

古人云:“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最高境界的品行,就像小溪的水流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謙卑虛靜,此即柔。

最好的擁有,莫過於小溪慢流

一位年輕的商人被搭檔出賣,人財兩空,痛不欲生,碰上了一位觀水靜坐的智者,便將自己的境遇逐一細述。

智者微笑著將他帶回家中,令其從地窖裡搬出一塊偌大的堅冰,商人雖然百思不得其解,但還是照做了。

冰塊搬出來後,智者吩咐:“用力砍開它!”

商人找來斧頭便砍,不料猛烈的重擊,只能在冰面上劃下一道細微的印記。

商人又掄起斧頭,全力劈鑿。一會兒,對著掉落的冰屑,他氣喘吁吁地搖頭:“這冰實在太硬了!”

智者不語,將冰塊放在水缸裡,這時,冰塊慢慢融化了。

正如餘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所說:

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氣勢滾滾,波湧浪疊,無比強大;看似無色無味,卻能揮灑出茫茫綠野,累累碩果,萬紫千紅;看似自處低下,卻能蒸騰九霄,為云為雨,為虹為霞……

漫流是一種柔,不僅是生命的特徵,更是一種強大的力量,至堅至剛。

- 02 -

小溪漫流,從高到低,是一種巧妙的智慧,沉穩的成熟。

最好的擁有,莫過於小溪慢流

蒙田說過,真正的學者就像田野上的麥穗——

麥穗空癟時,它總是高傲地昂著頭;麥穗飽滿而成熟時,它總是低垂著腦袋。往往越是道行深厚的人越懂得沉靜謙卑。

葉聖陶成名後去教書,經歷欄只寫了四個字“小學教師”。

季羨林一生自稱教書匠,“我的工作主要是爬格子”。

楊絳低調至極,面對出版社的力邀時,她風趣回絕:“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

真正的修養正如小溪慢流,心懷萬千丘壑卻從不張揚,低調處事謙和為人。

- 03 -

當一個人能透過紛呈的世相,探知到內在的本源時,那種真正大徹大悟的心境,便是小溪慢流。

最好的擁有,莫過於小溪慢流

周敦頤拒絕官場腐敗,才有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潔身自好。

王冕淡泊名利,留下了“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的佳話。

陳道明從影20多年,事業到達頂峰,卻喜歡一個人蝸在家裡用毛筆抄寫唐詩,坐在雕花的中式座椅上彈琴、閱讀古書,窗外的天空藍得彷彿要流淌出來。

最深刻的道理就如同小溪慢流,看上去沒什麼大不了,但正是大智所在。

所以,在歷經千山萬水後,三毛髮出感嘆:“我不求深刻,只求簡單。”

- 04 -

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小溪慢流,簡單質樸當中,卻蘊含著更為豐富的力量。

最好的擁有,莫過於小溪慢流

正如最動盪的美是安靜的,最深刻的道理是簡單的,最動人的味道是樸素的。

拋卻浮華,唯有單純明淨的心才能發現,對世界的領悟才能流深。

真正的安寧來自沉靜自足的專注,真正的藝術源於用心打磨的純粹,真正的修養在於不顯山露水的品格,遠離浮躁,自我的造詣才能流深。

因此,一個人最好的擁有莫過於小溪慢流。

無言中氣質盡顯,清靜中歡喜自生;

風流不在談鋒勝,袖手無言味最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