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代,我們卻活得越來越謹慎?

導讀:

新世紀的到來,法治社會已深入人心,男女平等已是常識,法律維權工具人人都可使用。在諸多良好變化出現的同時,“出租車不做前排”“王大偉教授四個不打”等關鍵詞卻頻頻出現,似乎看上去我

們越活越謹慎了呢?

自由時代,我們卻活得越來越謹慎?

去年 “十九大”的召開,“中國特色”“ 偉大夢想”“新徵程”等關鍵詞的出現讓民眾們充滿希望、得到鼓舞,規劃將來,期待明天,然而今年頻頻出現的負面新聞,把人們打了鎮靜劑的“防備之心”給放出來了…...

開個車不得放鬆

《碰瓷新手法!男子製造現場事故》

《專盯酒駕司機,故意製造交通事故敲詐》

坐個車不能丟以輕心

《女子稱白天遭滴滴司機摟抱騷擾》

《繞路宰客!無良司機何時才不猖狂?》

工作賺錢戰戰兢兢

《求職大學生疑入傳銷溺亡,

通過BOSS直聘進“李鬼”公司》

《校園貸刷單騙局 連坑近千大學生》

《電話"領導"讓幫辦事,員工被騙數千元》

愛不再是感情的護航

《十年夫妻相愛相殺!

離婚路上妻子選擇跳車逃生》

《離婚大數據:女性敢說離,家暴仍然多發》

《網戀公司詐騙78萬,嫌犯均為90後00後》

......

自由時代,我們卻活得越來越謹慎?

說網絡時代,信息會被快速地更迭,但在人們心中留下的負面影響卻不會少,感覺每個人都得了“輕度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人們對潛在的危機過度反應,損害了人與人之間寶貴的信任,同時也可能失去了對勞動者該有的尊重

自由時代,我們卻活得越來越謹慎?

(截圖為微博評論)

阿cat---:大學時火車人販子事例沸沸揚揚,到現在都不敢坐火車,滴滴也不安全,以前沒少抱怨家人管的多,以後要更加註意。

想和你在一起是真的:現實一點好嗎?改變生存環不是一時半刻可以做到的,當務之急就是教會女孩如何自保啊!

由此,我們不禁發問:隨著新世紀的到來,“法治社會”已深入人心,“男女平等”已是常識,法律維權工具人人都可使用,在諸多良好變化出現的同時,我們是否越活越謹慎了?

時代進步使得信息傳播透明化,好消息和壞事情同時傳播,人們懂得吸收好的、積極的一面,同時對於負面信息的處理也逐漸變得成熟。因此,我們在懷有希望的同時,調整好心態,做好預防措施,做到“遇事有防範,心中有希望” 即可。

以下是小法

給大家的小貼士:

安全意識

房子沒有起火,滅火器卻不能缺少,無論世界多麼太平,總有些不測風雲。“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到”,多留個心眼是對自己和對家人的負責。

保留證據

社會活動中,凡涉及到與別人民事交往的行為,都要留意保留證據。例如購物的發票保修卡、簽訂的協議合同文本、付款憑證、借據、承諾書委託書,甚至通話錄音等等。

至於如何保留,首先要樹立法律意識,留意哪些材料可視為證據,其次採取有效的不同的技術手段予以保留。已經保留的資料最好也做定期清理,剔除已失效的資料。

法律護航

愛和信任是基礎,法律是護航。新時代我們要用懂得善用法律來捍衛我們的權利。但首先你要懂法,每天關注我,每天懂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