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不再!共享單車生產第一鎮陷倒閉潮 200多家商鋪關門

曾經被資本瘋狂追逐的風口——共享單車,如今的日子可不好過,然而更不好過的還有自行車生產企業。一年之前,天津市王慶坨鎮,還被稱為中國共享單車生產的第一鎮。在共享單車的資本狂歡之後,曾經紅火的自行車生產企業陷入了倒閉潮。

瘋狂不再!共享單車生產第一鎮陷倒閉潮 200多家商鋪關門

圖/經濟之聲

位於天津市的王慶坨鎮,是中國的自行車之鄉。早在2010年,王慶坨全鎮的自行車年產銷量,佔據全國產銷量1/8。共享單車火爆時,這裡曾經有500家商鋪,而如今已經不到300家。

無論是整車生產企業,還是零部件生產企業,經過一輪洗牌後,倖存下來的企業,已經不敢輕易接共享單車的訂單。

瘋狂不再!共享單車生產第一鎮陷倒閉潮 200多家商鋪關門

圖/經濟之聲

天津捷易達自行車廠總經理楊清亮說,很多企業都是被遲遲不能到賬的尾款拖垮了。

押尾款的拖住之後,影響相當大,自己內銷的客戶已經沒有了,已經生存不下去了,自動就不幹了。

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共享單車全行業累計投放單車2300萬輛、覆蓋200個城市,市場已經飽和。另有研究機構統計稱,目前國內廢棄的共享單車數量已超百萬輛。這其中,有很多是還是嶄新的。

瘋狂不再!共享單車生產第一鎮陷倒閉潮 200多家商鋪關門

圖/經濟之聲

風靡一時的共享單車變成了“過剩單車”。對生產企業而言,市場已經飽和,能轉型的紛紛轉型,無法轉型的,就是關門停業。某車架廠的負責人也說出了眼下的實際情況。

工人沒地方用,老闆也就那樣待著,老闆沒錢掙,工人哪有活幹!

雖然偶爾也還有訂單,但對於經歷過一場洗禮的自行車生產企業來說,哪怕是再艱難,也不願意冒險接單,尤其是來自共享單車的訂單。

因為一般來說,共享單車企業簽訂的是框架合同,沒太大約束力。這意味著,一旦單車企業的資金鍊出現問題,供應商們很難通過合法的渠道拿回貨款。

不僅如此,據明州自行車總經理李樹恆說,共享單車的零部件與普通自行車的零部件不通用,如果作廢,只能當廢鐵。

零部件都不通用,只能當廢鐵給處理了,沒有用。

瘋狂不再!共享單車生產第一鎮陷倒閉潮 200多家商鋪關門

圖/經濟之聲

2017年1到5月,正是共享單車最火的時候,天津市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當時,天津市自行車產量2622萬輛,同比增長25.4%,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1%,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5%。

火爆一時的共享單車讓逐漸沒落的自行車行業徹底火了一把,也讓王慶坨鎮感受了站在風口上的力量。如今,風停了,自行車行業和王慶坨鎮需要多久才能緩過來?誰也不知道。

來源|經濟之聲

題圖|經濟之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