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教育,是讓孩子成爲長不大的「大人」

失敗的教育,是讓孩子成為長不大的“大人”

失敗的教育,是讓孩子成為長不大的“大人”

別讓孩子成為長不大的“大人”

文 | 阿 景

◆◆

“不想讓爸媽失望,一定要有所成績,要做個聽話的孩子,我要快快長大,這樣……”

——孩子的心聲

“我們都是為了你好,你要爭氣!”“你能考個好學校,我們就放心了……”

——家長的心聲

中國的很多家長可能是世界上最捨得花時間、最不計成本、最不惜餘力培養孩子的家長。

他們也可能是世界上最望子成龍,最專治專管的家長。

你的舐犢情深,你的所謂都是“為你好”,最終會讓孩子永遠長不大。

我們不要著急把孩子變成“大人”,迎合他人的成長連成年人都做不到,又何必強求孩子快點長大呢?

孩子的成長世界如同成人的生活世界,不是隻有“我能”才是全部的生活寫照。

1

讓孩子學做自己,而不是要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長

找自己、做自己是一個持續不斷、顛簸的過程,絕對沒有快捷方式。

“做自己”,大概可以在青少年的標語口號排名中擠進前三,是這幾年流行到浮濫的一個詞,也是我最常聽見學生們掛在嘴邊的一個詞。

“做自己就好,不要想那麼多!”早已成為孩子們安慰自己或者彼此慰藉的一句話。

而我認為,“做自己”有兩種不同的類型:

感官類

這一類型的“做自己”,把“做自己”當作掩護自己放任的藉口,打開“做自己”的大傘,肆意傷害他人、顛覆規則,隨心所欲地自我沉溺,不經大腦的說話叫“做自己”,對規則不屑一顧的作風叫“做自己”,尖酸刻薄的自戀叫“做自己”,百無禁忌的舉止也叫“做自己”。

思維類

這種類型的“做自己”,是明知自己所做的與社會期待相悖,但經過審慎思考、掂量利弊後,仍選擇聆聽內心的聲音,以對他人最低的影響為原則,決定要做自己。

那麼,你什麼時候才要開始做自己?曾經和一個學生的談話,令我至今印象深刻。

“升學,當然是升學!老師,我從一年級開始就想好了!”他說起話來,每個字都加了重音,彷彿刻意讓人感受他不可小覷的決心。

我問他,為什麼要升學。

他說,如果不升學,爸媽就會看不起他,自己將來找工作的時候更會碰壁。他要證明給爸媽看,要拿世界第一。

做自己的內在阻礙——懼怕,怕搞砸、怕他人眼光、怕被說閒話、怕無法融入、怕人失望、……

然而,怎麼怕,怎麼錯。

除了內在的恐懼外,讓我們無法做自己的阻礙之一常常來自我們最熟悉的親人。

在嘗試踏上“做自己”這條路的時候,也許我們能夠無視那些無關緊要、僅僅靠動動嘴就批判他人的人,但面對家人的關心與愛的呢喃、不管你喜歡與否的循循善誘,才讓人格外為難。

“大家都這麼做,為什麼你……”

“早就告訴過你了……”

“這樣很不正常!”

“我們為了你好……”

所以,在放手“做自己”之前,父母能和孩子有一次真實的交流,聽聽彼此的心聲,一定會更好。

2

什麼才是孩子真正的成長?

當你是個孩子的時候,你常常被問道:

“你贏了嗎?”

“你考了多少分?”

“你有沒有得獎?”

“你考了第幾名?”

長大以後,你會發現:“你學到了什麼?”才是一個更好的問題。

成長是什麼?

所謂的長大到底是什麼?

我發現,成長不是一個外在的數字。

當你滿十八歲的那一刻,也許你“成年”了,但你不會突然就“成長”了。

成長,是經歷過一些事後,有了一些領悟,獲得了一些啟發,並對生命的認知提高到另一個高度。

世界的中心,顯然不是你自己

有一天,你會恍然大悟,沒有人會圍著你轉,忙著討好你;也沒有人有義務安慰你,照顧你的情緒,聽你無休止的牢騷。

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沒有什麼是你說了算。

你所盼望的事情,不管是有形或無形,都必須自己爭取。

標準答案不復存在

答案不會握在某個人的手中,每一個擲地有聲、對自己有意義的解答都得靠自己去尋找。

小時候,父母是我們的“神”,他們說過的話就是不容質疑的標準答案。長大後,我們有了各自崇拜的男神、女神,他們的言詞、舉止令我們追求、奉行;但再過一些時候,你終究會發現,他們也不過是有偏見、會犯錯的血肉軀體。

成長,是一條迴歸自我的路

在領悟標準答案不存在之後,你會開始脫離盲從,試圖尋找自己的聲音,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讓真實世界裡發生的事成為最生動的教材,讓每次的成功經驗成為你獨有的秘密,讓每次跌倒的失敗經歷成為你的成長手冊。

能夠看見自己的有限

長大,意味著看著自己的身形越來越大,卻發現自己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中存在感越來越小。

因此,必須擺正自己的心態,學習觀察人群中每個人的優點與缺點,並且找到一個夾縫,把自己塞進去。在驕傲與謙卑的情緒中找到平衡,探尋出一個自己在人群中的定位。

你將明白,這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其實是一面展開在你眼前的明鏡。你所遇見的每個人,都能讓你更透徹地認識自己。

找到抱怨的底線

一個孩子的人格養成,不在於他取得好成績、成功、開心的時候做了什麼,而在於他考試失敗、人際關係受挫、情緒低潮、憤怒的時候做了什麼。

抱怨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抱怨最大的殺傷力會中斷人的思考,讓人停止理解事物背後深層的原因。嚴重的話,甚至會阻斷孩子的行動,讓他變成“動口不動手”的問題少年。

表面往往只是偽裝

一個令人不太愉快的成長事實,在發生事與願違的情況時,要學著承受,而不是靠撒嬌、耍賴、討好去扭轉事情的走向。

要學著一步步承認,有些事情並不是表面看起來的那樣,要學著接受一些事物的黑暗面。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就不會這麼容易受騙,不再以表象來推斷結論了。

學到的比贏得的更可靠

贏得的會失去、分數會被遺忘、獎盃會被雜物淹沒,名次也終將歸於虛無。但,那些從失敗、困境、憂傷、眼淚中學習到的東西,是沒有人可以從你的內心偷走的。

而且,最值得慶幸的是,這樣的學習並不需要建立在別人的失敗上,而是建立在自我的超越上。

高曉松教育女兒的態度非常灑脫,不期望女兒有多成功,只願她一生溫暖純良:“其實沒幾個孩子長大真成功了,而且成功是命,無法教育。所以最實用的教育是:家長要讓孩子懂得成功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坦然面對生活,無論遇到什麼,都能平靜淡然。

哪怕平凡,也要不甘於平凡的腐爛,依然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面對非議和磨難,希望每個孩子如《無問西東》裡所說:“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 ;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要擁抱自己的“不能”,告別拔苗助長式的“偽成長”。

失敗的教育,是讓孩子成為長不大的“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