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美國肝病學會實踐指導:肝細胞癌的診斷、分期和管理

美國肝病學會於2018年1月更新了肝細胞癌(HCC)治療實踐指南,並於2018年4月在線發表了該實踐指南的指導文件。作為實踐指南的補充部分,指導文件旨在更新有關臨床管理HCC患者的信息。該指導文件適用於大多數患者,但無法取代臨床決策。

2018年美国肝病学会实践指导:肝细胞癌的诊断、分期和管理

1

監測

(1)成年肝硬化患者發生HCC的風險最高,故應監測HCC。

(2)若HCV相關肝硬化患者經直接抗病毒藥物(DAAs)治療後達到持續病毒學應答,則HCC發生風險將會降低,但並未被消除。因此,DAAs治療後的HCV相關肝硬化患者應繼續監測HCC。

(3)無肝硬化的丙型肝炎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較伴有肝硬化的丙型肝炎或NAFLD患者發生HCC的風險更低。因此,不建議這些患者監測HCC。

(4)Ⅱ期(病例-對照)研究顯示,AFP以外的新型生物學標誌物監測HCC的效果佳。然而,臨床常規使用前,仍需進行Ⅲ期和Ⅳ期生物學標誌物研究加以驗證。

(5)不推薦CT和MRI作為肝硬化患者監測HCC的首選方式。然而,若超聲確診的可能性較低或超聲檢查無法確診,則應考慮CT或MRI。

2

診斷

(1)若超聲提示結節直徑>1 cm,則應啟動HCC診斷流程;AFP聯合超聲檢查時,若AFP>20 ng/ml,則應啟動HCC診斷流程。

(2)HCC高危患者中,應採用嚴格的多期影像學診斷標準,以實現無創診斷HCC。多期CT和MRI的典型影像學特徵包括:①結節≥1 cm;②動脈期強化;③根據結節大小,聯合其他影像學表現,如靜脈期洗脫、病灶增長超過閾值和邊緣強化。若考慮HCC或其他惡性腫瘤可能性大,但缺乏上述影像學標準,則應考慮肝活組織檢查。

(3)儘管非肝硬化患者的影像學檢查提示動脈期強化、靜脈期洗脫,但亦無法憑此確診HCC,仍需肝活組織檢查。

(4)若常規病理組織學檢查無法確診HCC,則可通過評估組織學標誌物磷脂酰肌醇聚糖3(GPC3)、熱休克蛋白70(Hsp70)和谷氨醯胺合成酶(GS)鑑別重度不典型增生與HCC。

3

分期

(1)BCLC分期應用於HCC患者的評估。

4

(1)肝切除術適用於:①無肝硬化的侷限性HCC;或②伴有肝硬化、肝功能正常、無臨床顯著性門靜脈高壓的可切除性HCC。

(2)肝移植術適用於伴有臨床顯著性門靜脈高壓和(或)失代償期肝硬化的早期HCC,但受到肝供體極度匱乏的限制。

(3)肝移植後HCC復發的監測應包括胸腹部CT,以更充分地評估軟組織。然而,監測的最佳時機、間隔和效果仍不確定。

(4)熱消融優於無水乙醇注射。

(5)對於腫瘤最大直徑<3 cm的HCC,熱消融技術的療效最佳。微波消融可能比射頻消融具有更高的腫瘤應答率。

(6)立體定向人體放射治療是熱消融的替代方案,但仍需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加以驗證。

(7)消融治療後的HCC復發風險較高,推薦每隔3~6個月進行1次增強CT或MRI檢查以監測HCC復發。

BCLC B期患者

(1)不適合治癒性治療的中期HCC患者,應考慮局部治療。研究需進一步比較經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與經肝動脈放射性栓塞術(TARE)的療效。

(2)不適合TACE/TARE或經TACE/TARE治療後發生腫瘤進展的HCC患者,應考慮全身治療。

BCLC C期患者

(1)索拉非尼是晚期HCC患者的一線治療藥物。

(2)目前,尚無研究數據證明TARE治療晚期HCC患者的效果優於索拉非尼。試驗仍需進一步探討微球TARE是否可作為晚期HCC患者的治療選擇。

(1)TACE術後發生腫瘤進展的BCLC B期HCC患者,應考慮索拉非尼或蘭伐替尼的全身治療作為一線治療方案。

(2)BCLC C期HCC患者,應考慮索拉非尼或蘭伐替尼作為一線治療方案。

(3)若HCC患者經索拉非尼治療後影像學提示腫瘤進展,則應考慮瑞伐非尼和尼伐單抗作為二線治療方案。然而,當HCC患者經蘭伐替尼治療後發生腫瘤進展,尚無數據明確支持改用瑞伐非尼或尼伐單抗,但可考慮序貫性應用具有相似作用機制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2018年美国肝病学会实践指导:肝细胞癌的诊断、分期和管理

引證本文:鄭可心, 韓冰, 祁興順, 等. 《2018年美國肝病學會實踐指導:肝細胞癌的診斷、分期和管理》摘譯[J]. 臨床肝膽病雜誌, 2018, 34(6): 1181-1182.

點擊"閱讀原文"免費閱覽、下載本文PD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