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之道,勤谨和缓|读书《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适

云书领读 | 文学 |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适


治学之道,勤谨和缓|读书《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适

这是胡适的一本杂文集,谈论“容忍与自由”只是其中一部分,书中还收录了其他方面的文章,比如政府、世界观、做学问的方法论等。为什么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这源自胡适一位老师80岁时跟他的一次对话。

“有一天我到费城去看我的一个史学老师白尔教授(George Lincoln Burr),他平生最注意人类争自由的历史,这时候他已八十岁了。他对我说:"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这句我至今不忘记。为什么容忍比自由还更要紧呢?因为容忍就是自由的根源,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可说了。”

治学之道,勤谨和缓|读书《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适


关于自由主义

胡适说的自由主义,第一个意义是自由,第二个意义是民主,第三个意义是容忍——容忍反对党,第四个意义是和平的渐进的改革。

举个例子,我不信这个宗教,但信这个宗教的人容忍我,这是我的权利,这就是我的自由。“自由”可说是一个倒转语法,可把它倒转回来为“由自”,就是“由于自己”,就是“由自己作主”,王安石有首白话诗: 风吹屋顶瓦,正打破我头。我终不恨瓦,此瓦不自由。

治学之道,勤谨和缓|读书《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适

“因为争自由的唯一原理是:"异乎我者未必即非,而同乎我者未必即是;今日众人之所是未必即是,而众人之所非未必真非。"争自由的唯一理由,换句话说,就是期望大家能容忍异已的意见与信仰,凡不肯承认异己者的自由的人,就不配争自由,就不配谈自由。”


关于政府

胡适认为好政府主义,既不把政府看作神权的,亦不把政府看作绝对的有害无利的,只把政府看作工具。比如《西游记》里的妖怪,很多都是工具,太上老君的扇子、青牛、童子,如果主人稍为大意,工具变成妖怪,就要害人。人民是主人,如果放任政府,不好好看守,这种工具也有作怪。

“好政府主义有三个基本观念:(1)人类是造工具的动物,政府是工具的一种。(2)这种工具的特性,是有组织,有公共目的的权力。(3)这种工具的效能,可促进社会全体的进步。”

治学之道,勤谨和缓|读书《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适


关于世界文化

东方的文明的最大特色是知足。西洋的近代文明的最大特色是不知足。

“人世的大悲剧是无数的人们终身做血汗的生活,而不能得着最低限度的人生幸福,不能避免冻与饿。人世的更大悲剧是人类的先知先觉者眼看无数人们的冻饿,不能设法增进他们的幸福,却把"乐天""安命""知足""安贫"种种催眠药给他们吃,叫他们自己欺骗自己,安慰自己。”

“到现在是有那些世界文化共同的理想目标呢,总括起来有三:第一,用科学的成绩解除人类的痛苦,增进人生的幸福。第二,用社会化的经济制度来提高人类的生活,提高人类生活的程度。第三,用民主的政治制度来解放人类的思想,发展人类的才能,造成自由的独立的人格。”

治学之道,勤谨和缓|读书《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适


关于治学之道

胡适自嘲自己为裹了小脚的女人,“我们很惭愧,我们这一辈子因为从古文里出来,所以作白话文作不好。”“把脚裹小以后,要放脚,是不容易的了,所以我们这一辈子从古文古诗里出来的人只能替后代开一条路,希望不要走我们的路。你们是天足,自然的脚最美,最好看,千万不要裹了小脚再解放,我可以告诉诸位,裹了小脚之后是放不大的,说我白话文作的好。”

治学之道,勤谨和缓|读书《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适

他赞同培根的比喻,把做学问的人比作蜘蛛式、蚂蚁式和蜜蜂式。

“在三百多年以前,英国有一位哲学家叫做培根(Francis Bacon)。他可以说是鼓吹方法论革命的人。他有一个很有趣的譬喻;他将做学问的人运用材料比做三种动物。第一种人好比蜘蛛。他的材料不是从外面找来,而是从肚里面吐出来的。他用他自己无穷无尽的丝做成很多很好看的蜘蛛网。这种人叫做蜘蛛式的做学问的人。第二种好比蚂蚁。他也找材料,但是找得了材料不会用,而堆积起来;好比蚂蚁遇到什么东西就背回洞里藏起来过冬,但是他不能够自己用这种材料做一番制造的工夫。这种做学问的人叫做蚂蚁式的学问家。第三种人可宝贵了。好比蜜峰。蜜蜂飞出去到有花的地方,采取百花的精华;采了回来,自己又加上一番制造的工夫,成了蜜糖。培根说,这是做学问人的最好的模范——蜜蜂式的学问家。”

治学之道,勤谨和缓|读书《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适

“我在台湾大学讲《治学方法》时,讲到一个故事;宋时有一新进士请教老前辈做官的秘诀,老前辈告诉他四个字:"勤谨和缓"。这四个字,大家称为做官秘诀,我把它看作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秘诀。”

最后以勤谨和缓与君共勉:

勤,是勤奋;谨,是小心求证;和,是虚心,不武断;缓,是不轻易下结论。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云卷读书云舒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