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稅制打擊借漏洞逃稅,民間煉油廠陷入困境

中国新税制打击借漏洞逃税,民间炼油厂陷入困境

英媒稱,中國獨立煉油廠的命運有了戲劇性的轉折,因新稅制上路、柴油需求減少以及原油價格上漲等,對業者近三年來的獲利熱潮構成挑戰。

據路透社6月19日報道,行業高管及分析師多表示,近40%的民間煉油廠處於虧損,市場佔有率節節敗退。多家業者關閉工廠進行維修,藉以減少面對市場的風險,若這樣的情形持續下去,部分煉油廠恐怕得永久歇業。這些民間煉油廠通常被稱為“茶壺”煉油廠,中國近1000萬桶/日的原油進口中,有兩成流向這些“茶壺”煉油廠。

卓創資訊原油分析師高健表示,“近幾周來零售價格雖上漲,但已被原油成本升高以及高額消費稅給完全抹消。”

“我們預期6月及7月的利潤率下滑,因油價處於高點下訂的原油陸續到貨,”高健稱。

報道稱,亞洲煉油廠利潤變少,因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主導的減產以及委內瑞拉供應中斷,加上美國即將對主要原油出口國伊朗實施制裁,導致原油價格大漲。

報道還稱,但新稅制對中國獨立煉油廠的衝擊尤深,更進一步侵蝕其獲利。根據Zibo Longzhong Information Group數據,上月“茶壺”煉油廠每處理一噸原油,就會虧損300元人民幣。而在2016年初時,每噸原油的加工利潤還有900元人民幣。

報道指出,中國政府在3月出臺對汽油、柴油徵收消費稅新規,以應對許多“茶壺”煉油廠違法使用成品油發票偷稅漏稅的問題。

報道還指出,在“茶壺”煉油廠陷入困境的同時,國有煉油廠的表現則有了很大改觀,雖然國有煉油廠也須繳納消費稅,但他們擁有的龐大國內銷售網絡,幫助抵消了國內市場的壓力。

自從2015年開始取得原油進口許可以來,“茶壺”煉油廠的影響力和規模都有了明顯增長。2017年的表現更是驚人,他們收穫了創紀錄的獲利,進軍石化領域,並壯大了交易團隊。

報道稱,與之相比,“茶壺”煉油廠今年卻深陷困境,有幾家甚至停產維護以止損。山東一家“茶壺”煉油廠的銷售經理表示,該公司在5月進行了一個月的維護,因為自3月底以來一直因原油價格攀升而虧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