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台灣海軍——成功級護衛艦


該護衛艦由臺灣參照美國“佩裡”級護衛艦設計製造。首艦1990年開工,1992年下水,1993年服役。計劃第一批生產7艘“成功”級護衛艦,自第8艘後的第二批5艘被稱作“田單”級護衛艦,計劃改為裝備“宙斯盾”系統SPY-1相控陣雷達小型化、臺灣化版本的ADAR-2N,但後因技術和經濟雙重原因而下馬)。1995年5月,第八艘“田單”號造艦計劃取消

截止於2000年1月,已經有7艘艦建成服役,用於取代部分“陽”字號驅逐艦

中文名稱 成功級護衛艦 服役時間 1993年 主尺度 138.1米×13.7米×4.5米 滿載排水量 4100噸 最大航速 29節

1989年5月8日,中國臺灣宣佈新的導彈護衛艦將由“中國造船總公司”製造,設計方案由美國吉布斯·科克斯公司提供,同年,在美國巴斯造船廠協助下,“光華一號”艦,也就是成功級的第一艘在“中船公司”高雄船廠開工。首艦“成功”號單艦造價6.5億美元,從訂貨到交付使用共40個月

武器。反艦武器是臺製雄風Ⅱ型,綜合作戰能力較之於現役老式軍艦有了大幅度提高,電子設施較先進,採用全燃動力系統,操縱性能良好

成功號1101、鄭和號1103、繼光號1105、岳飛號1106、子儀號1107、班超號1108、張騫號1109、田單號1110

動力裝置 2×燃氣輪機,38兆瓦 續航力 4500/20海里/節 人員編制 206人 直升機 2×S-70CM1或S-60B 導彈 2×4聯雄風Ⅱ發射裝置;1×標準MK-13-4 火炮 1×76毫米;2×40毫米;1×密集陣

反潛武器 2×3聯MK-32魚雷發射器 雷達 1×SPS049對空;1×STIR火控;1×SPS-55對質海 聲納 1×艦殼;1×拖曳陣 電子戰 工蜂無源干擾,電子偵察干擾 導航 塔康 指揮 海軍技術數據系統,MK-92-6火控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