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大動盪,那你更該學會全球配置

在投資界有句聖經——大類資產配置決定了你90%的收益,成敗取決於大類資產配置。

什麼是大類資產配置?你買茅臺還是買騰訊,這不叫大類資產配置,頂多叫戰術配置,是具體標的的選擇,大類資產配置屬於戰略配置,一句話總結: 是該重倉買股票,還是該重倉買債券,還是該重倉買黃金或石油基金?定下了大的資產品類,再具體進行標的的篩選,這就叫大類資產配置。

打個比方,如果你在2016年四季度,債災之後,通過分析(我們開發了獨有的技術),得出股票要走好,債券要走壞,那你就成功了一半,如果還在今年年初的股災之後,根據趨勢投資法及時撤退(還是我們開發的交易技術,前文有免費介紹),那你就成功了七成。這個時候,哪怕買最簡單的指數基金,也是屬於表現最好的了。

歷史已成過往,現在最要緊的,是如何進行下一輪的資產配置?

筆者作為一名基金經理,也經歷了牛熊的洗禮,在這裡說一下未來半年對市場的看法:

一,A股跌出了投資價值,但未必就能起漲,下週反彈可能繼續,但是空間有限,創業板估值底遙遙無期,不建議抄底小票。中國以後會出現很多低價垃圾股,便宜無好貨的時代到來了。從大類資產角度看,未來半年,最大的機會肯定不是股市,債市會超過股市。

二,債券類資產表現會繼續向好,個人投資者可以關注純債基金(去天天基金網或者螞蟻聚寶,一搜就行),在熊市持有債券,起碼能關注抄底的手,保值增值,等股市市場趨勢走好,我們自然會通知你。

三,關注全球配置。任何一個時間點,哪怕金融危機,總有表現好的資產,不要老侷限於A股股票,要有全球配置的思路,這是讓你資產分散風險的關鍵!比如現在股票類資產,全球都在動盪,美國都不例外,但是你不知道,美國的REITs基金卻能表現超過股市。比如這個基金:

A股大動盪,那你更該學會全球配置

這個基金跟蹤的是發達國家的房地產租賃相關的資產,總體而言穩健性好,和A股關係不大,最近漲幅也不錯,可以逢低關注。

再比如,最近儘管股市跌,但是場內交易的南方原油基金和黃金ETF,表現就超過A股,這些大類資產指數基金,跟蹤的是國際油價和金價,最近國際油價漲勢如虹,遠遠超過A股,而且這些基金的交易費不高,能像股票一樣T+1交易,很方便,適合作為全球資產配置的工具。(不過原油基金漲幅過大,我們不建議追漲,畢竟美國與沙特達成了油價下調協議,現在買已經晚了)。

再比如,如果你覺得美股十年大牛市,比A股強,那你也可以買標普500指數基金(513500),也是場內交易,像股票那樣能買賣,看看這個基金持有的股票,你就知道有多靠譜了:

A股大動盪,那你更該學會全球配置

今天說這麼多,主要是想說,資產投資不要老盯著A股,A股牛短熊長,在A股走熊的時候,多關注全球外部市場,包括其他個大類資產,這些資產國內基本都有跟蹤的基金,交易也方便。

最後,說一下我們的持倉吧:滬深300佔比20%(熊市把股票倉位降下來,同時保留部分品種跟蹤),貴州茅臺和美的5%,黃金ETF5%,十年期國債40%,標普500指數基金5%,大宗商品期貨10%,發達市場REITs5%,剩下的是現金。

這個組合,和A股相比,儘管A股前期劇烈下跌,我們幾乎沒有什麼回撤,這就是全球分散配置的好處。

最關鍵的是,普通人也可以買賣這些品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