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纏論中樞|纏論走勢終完美的進一步探討、揭祕纏論趨勢的奧祕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也是一個特別經典的案例。裡面包含了走勢必完美、級別、區間套、走勢的不同組合觀察視角、筆段對走勢的不同分解等纏論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應用。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感悟纏論中樞|纏論走勢終完美的進一步探討、揭秘纏論趨勢的奧秘

在深入探討這個問題之前,先插一句:任何一門理論或者一套交易方法,如果都不能對已有的、靜態的走勢進行有效和恰當的分析,那就更談不上對動態的、當下的走勢進行把握了,那這理論和方法就不應該學、也談不上用了。當然會不會用理論解釋和理論能不能解釋,又是兩個不同層面的問題,請注意區分。

接著進行該問題的探討。先上一張當時的走勢圖。

感悟纏論中樞|纏論走勢終完美的進一步探討、揭秘纏論趨勢的奧秘

一、我們先看看走勢必完美這句話,在纏論中的闡述。

1、任何走勢,無論是趨勢還是盤整,在圖形上最終都要完成。另一方面,一旦某種類型的走勢完成以後,就會轉化為其他類型的走勢,這就是“不患”而有其位次。(走勢必然在圖形中完成,等價於一個走勢類型必然至少形成一個走勢中樞。

2、分型、走勢類型的本質就是自相似性,同樣,走勢必完美的本質也就是自相似性。(走勢是分級別的,任意級別的走勢都具備相同的內在走勢邏輯結構。)

3、所謂走勢必完美,就是本ID所給出的分型、筆、線段、不同級別走勢類型所對應的遞歸函數,能將行情的任何走勢唯一地分解。(任意一個級別的走勢,都可以使用特定的完全分類的方法進行完全的唯一的分解。)

感悟纏論中樞|纏論走勢終完美的進一步探討、揭秘纏論趨勢的奧秘

4、區間套的方法,就是走勢必完美的一個重要的應用。(當然還可以有其他應用。)

二、針對纏提及的2007年1月的這個上證指數走勢,纏的回答不是那麼嚴謹,下面進行分析。

(一)觀察走勢,可以單純用走勢中樞分析,也可以按照走勢類型來分析,但是更有效的是在不同級別中綜合運用。

1、對於5分鐘上這個ABC三段走勢,站在走勢中樞角度分析:

(1)對於該段走勢,在30分上恰好是中樞完成後向上離開的過程,對於30分的次級別走勢完成來說,至少要有明確的3段結構(一個次級別的走勢類型),因此ABC段走勢在30分剛開始上漲時就有了必然的預料。

而結合到當時日線上漲趨勢背景,30分中樞完成後向上離開中樞的走勢上破高點完全是大概率事件了。(注意這裡說的是走勢的可能性經驗,不是理論絕對保證的。)

(2)對於A段走勢,形成了一個趨勢上漲,隨後的背馳,形成了B段,也就是中樞形成了。(走勢必完美:走勢中樞的必然形成。)

(3)站在B這個走勢中樞的角度,前面的A和後面的C都可以看成圍繞該中樞的震盪。

(4)C中的第一段上漲,內部是個小的趨勢,背馳的高點還達不到所以B段的高點,所以就有了對B中樞的回拉,而實際上跌回B的中樞裡,相當標準的走勢。

隨後再次離開到了1的位置,這個地方就是很多人爭議的地方。從5分鐘這個單一級別中樞震盪的角度,1的地方當然可以直接轉折向下。但是在不同級別和不同視角的觀察下會有不同的結論,後面再接著分析。

然後一個小的回調,纏說這裡是形成C段的中樞,確切的講,這個回調,不是形成C的中樞,而是形成C中次級別走勢的中樞。接著的新高使得C中的次級別結構也完美了,這個時候相對A還是盤整背馳,所以就有了後面再次快速跌回B的中樞裡。

感悟纏論中樞|纏論走勢終完美的進一步探討、揭秘纏論趨勢的奧秘

(5)整個ABC的走勢,是一個盤整背馳的走勢,站在走勢中樞角度,A/C段是同級別的,都是圍繞B這個中樞的次級別震盪,盤整背馳後回拉到B中,這個是很標準的走勢了。

2、站在5分鐘走勢類型的角度:

(1)ABC三段合起來就是一個走勢類型,構成了30分鐘向上的一段。

(2)但是還可以進行同級別的分解,就是把A/B/C分別看成三段走勢類型:A是個上漲走勢,B是個盤整,C也是一個盤整走勢。

由於B的低點沒有跌破A的低點,所以C的向上升破B的高點完全是可能的。而且C要完成,也同樣至少是A和B的級別。所以C段內部也是上下上的走勢結構,而C升破B的高點,且結構完整後,動力盤整背馳,所以其後必然回跌。

3、站在筆段的角度:

(1)筆的劃分就不說了。

(2)站在線段的角度,其實ABC合起來就是一個向上的線段,其中B只是第二種情況的破壞,並不形成一個向下線段,所以後面C接著走出線段延伸結構就是很正常的了。

(二)回到1分鐘圖上分析,為什麼1的位置不是最終定位的下跌點。

前面在5分上已經分析了,C中至少要走出一個對A的同級別走勢,也就是至少要有上下上的三段。在1分鐘上就是表現為abc三段。

1、abc段的分析方法完全和在5分鐘上的分析一樣,請各位自己去研究一下。

2、站在走勢類型的角度,c也要走出來一個和a/b同級別的走勢,所以1的位置出來,後面還有一個上。

站在線段分解的角度,a構成一個向上線段,b構成一個向下線段,由於b沒有跌破a的低點,所以c這個向上線段也是必然可以預見的,而c要形成一個向上線段,一個是從2的位置延伸出3筆,可以不破1的高點,也可以直接一個上筆升破1的高點。而實際上是走出3筆升破1的高點。

這個時候0-3這個線段/走勢類型也完整了,所以構成了5分背馳段中的背馳段的區間套的最終定位。

感悟纏論中樞|纏論走勢終完美的進一步探討、揭秘纏論趨勢的奧秘

(注意這個例子中,唯一有點遺憾的就是這最後c的轉折是一個小轉大的轉折,區間套的不是那麼完美,但是至少在5分的視角上是可以處理掉一部分倉位了。)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1的位置雖然在5分鐘上對應著紅柱子更小的一段,但是在結構上並沒有完成,所以綜合分析可以知道,1處不是最終下跌的開始點。

提醒一下,注意觀察C中的內部結構abc,其實和5分上的ABC幾乎有著完美的近似結構,而且都可以使用同一套理論方法進行有效合理的解釋。體現了走勢必完美的自相似性。

三、綜述

1、從上面的分析可以,走勢必完美中涉及到的走勢中樞的必然形成、自相似性、走勢的唯一分解、區間套的應用,在這個例子中都有著相應的體現。走勢必完美,並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有著具體的邏輯和內容的。

2、1處不是最終定位的下跌開始點,從上面的分析中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這裡又體現了纏一直強調的:判斷走勢的背馳,MACD只是輔助,而走勢分解才是根本!

3、分析走勢,有不同的視角,也有不同的級別性。把握動態當下的走勢必須是綜合的立體的,這樣才能真正有效的應用好纏論,解出聯立方程中當下最合理最可能的唯一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